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五、敦煌、吐鲁番文献研究方面

近年来,我国历史学界研究敦煌、吐鲁番文献的氛围相当浓厚。北京大学中国中古史研究中心编《敦煌吐鲁番文献研究论集》,就是其中重要成果之一。该论集共收论文17篇,敦煌文献影印原件7幅。王重民《敦煌写本跋文(四篇)》是作者生前对敦煌本文选残卷、唐人选唐诗残卷、籯金残卷和敦煌写本辩才家教所写的跋文。左景权《敦煌文书学(汉文篇)发凡》提出了有别于现今通行的“敦煌学”的名称——“墩煌文书学”,并分析了研究工作中的一些弊病。作者还对敦煌文书的内涵和外延等,作了概要的论述。周一良《敦煌写本书仪考(之一)》论述了书仪的性质和渊源。作者通过对伯3449号册子写本的研讨指出,所谓书仪是供人模仿和套用的写信程式和范本。写本书仪虽用骈文,但较为通俗,是当时习用文体,有些词语则常见于唐人文献中。结合唐代历史考察《书仪》内容,有一些反映当时政治社会经济状况的材料值得注意。王永兴《唐天宝敦煌差科簿研究——兼论唐代色役制和其他问题》,是作者1957年发表的《敦煌唐代差科簿考释》一文的姊妹篇。他通过多年搜集资料,不仅解释了过去遗留的疑点,而且进一步探讨了差科簿所反映的一些问题。全文分三部分:四件敦煌文书录文和校注;三个名词(遮收、平水和傔)解释;四个问题:(甲)差科簿体现了杂徭制和色役制的特点和征发这两种徭役的需要,(乙)关于勋官荫子制的一些意见,(丙)土镇兵役沉重与中女问题,(丁)色役制研究。张广达《吐蕃飞鸟使与吐蕃驿传制度——兼论敦煌行人部落》根据藏汉文文献认为,吐蕃飞鸟使相当于汉地驿骑,它不仅限于传递紧急军情,而且还驰报重大政情。唐代吐蕃能从容地统辖一个庞大国家,除依靠强有力军政机构外,就在于拥有一套完备而有效的驿传制度。尽管行人部落性质尚待探索,但它并非吐蕃攻陷沙州后编组工商行会而成的部落。马世长写了有关联的三篇论文:《敦煌县博物馆藏地志残卷——敦博第五八号卷子研究之一》、《地志残卷中的“本”和唐代公廨本钱——敦博第五八号卷子研究之二》、《敦煌县博物馆星图、占云气书残卷——敦博第五八号卷子研究之三》。它们是作者对敦博第五八号卷子的地志、星图和占云气书进行十余年精心研究的成果,比较全面地论述了这一重要卷子地志录文校勘、抄写年代、星图内容与特点、占云气书内容考校以及史料价值等。

散见于其他报刊的敦煌吐鲁番文献研究论文还有不少。如杨际平《从唐代敦煌户籍资料看均田制下私田的存在》(《厦门大学学报》1982年第4期)认为这种私田在各户中世代相传,从而使绝大多数农户均有私田。由于各户不断分家析籍,私田又逐步分散;又由于逃亡等原因这种私田又可能与永业、口分田一起收归政府,故私田不会过多。确认这种私田存在,对研究均田制实施状况等有很大意义。孔祥星《唐代前期的土地租佃关系》(《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82年第4期)依据吐鲁番出土文书对唐前期西州土地租佃关系进行剖析后指出:(1)流行以契约形式维系的土地租佃关系,立契双方主要是小土地占有者,租佃目的是以交错出租土地方式促使更好地进行生产。(2)租佃种类、质量是决定契约支付方式、租额高低的重要原因之一;而支付方式不同又造成主佃双方承担义务的差别。(3)预付租价与后付租价契的租额大致相同,预付货币在当时租佃关系中占重要地位,后付粮食契中主要流行定额租,极少分成制。 or24hHmpR1Da0oC3zrco6E2xIPSAaCXu2aFoSB8Fb0+2neNUg6KmUIs4LwpO1zD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