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历史人物评价空前活跃

魏晋南北朝时期,英雄辈出,人才济济。过去论者多着眼于曹孟德、诸葛亮与北魏孝文帝等寥寥数人。今年大不相同,对孙权、石勒、苻坚、王猛、张轨、刘裕、北周武帝等人物都有专文讨论。

施守全、施建伟《重评孙权的历史地位》(《辽宁师院学报》1981年第3期)指出,孙权不是一个“性多嫌忌,果于杀戮”的暴君,而是一个“聪明、仁智、雄略之主”。作为一个雄才大略的政治家,他促进了东吴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开发江南卓有贡献。作者认为,评价孙权功过的准绳是他治理吴国的卓越成就和早年良好的政治风格,决不能由于他晚年的过失而将先前的功勋一笔抹煞。

韩国磐《谈谈石勒》(《社会科学战线》1981年第3期)与张秀平《关于石勒的再评价问题》(《民族研究》1981年第3期)高度评价了石勒的历史地位和作用。韩文认为,石勒是十六国割据政治中的佼佼者。他的统治,固然有凶残的一面,但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的成就还是较大的。张文指出,对石勒其人,史家历来贬黜极甚,把他说成十六国时期最著名的暴君。这样评论是极不公正的,应予推翻。该文对石勒在中原的立国经过及在其统治时期所采取的各项封建性政策作了具体分析,认为石勒不愧是具有相当军事和政治才能的历史人物。

汪敏芬《评王猛》(《浙江师范学院学报》1981年第2期)是以王猛为例,针对贬低古代知识分子的观点而写的一篇专论。作者指出,综观我国古代知识分子,常在两种情况下大显身手,一是大治之年,二是动乱之世。王猛属于后者。由于他所处的时代,更增加了对他评价的复杂性和分歧性。这是因为:第一,他在所谓“五胡乱华”的时代,从政于氐族豪酋建立的一个割据政权,有“助乱”之嫌;第二,他是贫寒人家出身的汉族士人,却去辅佐一个氐族豪酋、割据之主,有丧失民族气节和背叛劳动人民之嫌;第三,他理政时,经常置“仁义”、“忠贞”观念于不顾,有非“雅德君子”之嫌。该文从这些问题出发,考察了王猛的所作所为,肯定他辅佐苻坚治秦达20年,功绩卓著,非“助乱”书生,乃治乱功臣。

刘裕是南北朝历史上值得重视的杰出人物,许辉《刘裕与“元嘉之治”》(《南京师院学报》1981年第3期)一文,就刘裕实施的政策与“元嘉之治”的出现,充分肯定了刘裕的历史作用。作者认为,刘裕父子当政的近半个世纪,是我国南朝历史上政治相对安定、经济向上发展的小康时代,江浙、两湖地区变成鱼米之乡,手工业和商业也发达起来,这些事实表明我国历史上经济发展的重心正在逐渐南移。

张祥光《论北周武帝》(《贵州社会科学》1981年第1期)从勇于改革,增强国力;禁断佛教,提高皇权;灭掉北齐,统一北方三个方面,实事求是地评价了北周武帝的历史业绩。董克昌《北周武帝的统一》(《北方论丛》1981年第5期)则着重分析了北周武帝为实现统一而作的努力。 GMcqOl8GOYR4BOF/W2k935H5nyU4FpYnUMVgNfF5b7CeSOztFChvrAhKpxBmKXz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