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五、关于政治史、农民战争史和军事制度史的研究

在政治史和农民战争史方面发表的文章不多,前者如尹韵公《谈蜀国灭亡的原因》(《文史哲》1982年第5期),陈汉平与陈汉玉《崔浩之诛与民族矛盾何干》(《民族研究》1982年第5期)等。陈汉平、陈汉玉的文章对传统的看法提出了异议。他们不同意把崔浩之诛看作民族矛盾不可调和的典型事例,因为这一事件几乎不带有民族矛盾的色彩。崔浩被诛的真正原因只是他平时树仇太多,与同僚之间私人矛盾不可调和的结果。农民战争史方面的论文比较重要的有龙显昭《西晋末年荆湘地区流民起义的一些问题》(《南充师院学报》1982年第2期)、张泽咸《西晋末年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农民起义》(《中国农民战争史论丛》1982年第4辑)、刘精诚《北魏末年人民起义与六镇豪强》(《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82年第2期)及柯友根《浅析刘渊起兵反晋的性质》(《光明日报》1982年12月8日史学版)等文。刘文认为,六镇豪强既与二镇广大被压迫的军民有矛盾,又与门阀贵族和中央政权有矛盾。这种态度促使他们在阶级斗争上发生分化,在起义中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作用。无论是从当时,还是从对隋唐史的影响来说,六镇豪强的兴起都有不可忽视的历史意义。柯友根不同意全盘否定刘渊起兵反晋。他认为,应当区分刘渊反晋与刘聪反晋的不同性质。前者客观上属于西晋末年各族人民反晋斗争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反抗民族压迫的正义的民族战争;只是在他死后,他的后继者才把民族斗争引向民族仇杀,从而改变了战争的性质。此外,关于三国士家制度,陈玉屏在《三国士家制度商榷》(《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82年第4期)一文中提出了一些新看法。他认为,把曹魏士家从一开始就视为一个特殊的低贱阶层的看法,实在是一种误解。他还指出,孙吴也确实存在过士家制度,蜀汉则没有实行这一制度。 egXVZ7PVaMtlUFQFFtqqiJDR42Ovb9EkMaNilkjLyDF7EzpiU6f+KmWMsTL5JYr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