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 ① 无敌 ② 。
【注释】
①〔仁者〕有仁德的人。
②〔无敌〕没有可以和他对抗的,没有可以和他比拟的。
【提要】
有仁德的人是无敌于天下的。孟子主张以仁义而不是以功利为指导治理天下。他认为,只要这样坚持下去,弱国也可以变成强国,就是拿着木棒也可以抗击“秦、楚之坚甲利兵”。所以,从长远看,施行仁政的国家也是不可战胜的。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① ;幼吾幼 ② ,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③ 。
【注释】
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尊敬我自己的长辈,从而延伸到尊敬别人的长辈。前一个“老”:动词,尊敬(老人、长辈)。后两个“老”:名词,老人、长辈。及:延伸到,推广到。
②〔幼吾幼〕爱护我自己的儿女。前一个“幼”:动词,爱护(晚辈、儿女)。后两个“幼”:名词,晚辈、儿女。
③〔运于掌〕运转在手掌之中。比喻容易。
【提要】
如果一切政治措施都从恻(cè册)隐之心出发,推己及人,以仁爱之心治国,那么,统一天下便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权 ① ,然后知轻重;度 ② ,然后知长短。物皆然 ③ ,心为甚。
【注释】
①〔权〕秤锤。引申为测定重量。
②〔度〕计量长短的标准。引申为计量长短。
③〔皆然〕都是这样。然:如此,这样。
【提要】
称一称,才知道轻重;量一量,才知道长短。人心更需多方考察,才能知道其善恶。儒家考察君心善恶的标准,就看他是否施行仁政。
明君制民之产 ① ,必使仰足以事父母 ② ,俯足以畜妻子 ③ ,乐岁 ④ 终身饱,凶年 ⑤ 免于死亡 ⑥ 。然后驱而之善 ⑦ ,故民之从之也轻 ⑧ 。
【注释】
①〔制民之产〕规定民众的产业。孟子提出应保证农民一夫一妻有五亩(五亩合现在一亩二分多。周朝田制,六尺为步,百步为亩)宅地、百亩农田。
②〔仰足以事父母〕对上足以赡(shàn 善)养父母。仰:对上。事:服侍,赡养。
③〔俯足以畜妻子〕向下足以养活妻子儿女。俯:向下。畜:同“蓄”,养活。子:儿女。
④〔乐岁〕丰年。
⑤〔凶年〕荒年。
⑥〔死亡〕死去和流亡。
⑦〔驱而之善〕引导(他们)走上善良的道路。之:动词,往,向……走去。
⑧〔民之从之也轻〕百姓很容易服从领导。前一个“之”:结构助词,没有实在意义。后一个“之”:代词,他,指君主。轻:轻易,容易。
【提要】
“得民心者得天下”是儒家政治学说的核心。孟子“制民之产”的主张,使这一政治理念变成了切实可行的政纲,极大地丰富了“保民而王(wànɡ旺)”的思想内容。这一主张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乐民之乐 ① 者,民亦乐其 ② 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 ③ 者,未之有 ④ 也。
【注释】
①〔乐民之乐〕以民众的快乐为快乐。前一个“乐”:动词,以……为快乐。后一个“乐”:名词,快乐。
②〔其〕他的。
③〔王(wànɡ旺)〕动词,称王。
④〔未之有〕即“未有之”。没有过这种情况。之:代词,指“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的情况。
【提要】
作为君主,顺民心,从民意,与天下百姓同忧同乐,必然会获得天下。作为领导者,以民心为重,以民意为准,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就一定会得到人民的拥护和爱戴。
左右 ① 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 ② 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左右皆曰不可,勿听。诸大夫皆曰不可,勿听。国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见不可焉,然后去之。左右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
【注释】
①〔左右〕近臣,侍从。
②〔大夫(fū肤)〕古职官名。周代在国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等。
【提要】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领导者或管理层任用或处分下属,必须多方面听取意见,才能综合考量、明辨是非;偏听偏信某一方面的话而据以决断,就可能导致错误的结果。
虽有智慧,不如乘势 ① ;虽有镃基 ② ,不如待时 ③ 。
【注释】
①〔乘势〕趁势,借助有利的形势。
②〔镃(zī姿)基〕锄头。
③〔待时〕等待时机。时:特指农时。
【提要】
要干成一项事业,即使有足够的聪明才智,也不如抓住合适的时机,借助有利的形势。如果时机不成熟、形势不允许却贸然行事,那就是盲动,离失败也就不远了。这和耕作不看农时,农具再好也不会有收获是一个道理。
昔者曾子谓子襄 ① 曰:“子好勇乎?吾尝闻大勇于夫子 ② 矣:自反而不缩 ③ ,虽褐宽博 ④ ,吾不惴 ⑤ 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
【注释】
①〔子襄〕曾子的弟子。
②〔闻大勇于夫子〕从老师孔子那里听到关于“大勇”的教导。于:从。夫子:老师,指孔子。大勇:异于常人、超乎寻常的勇敢。
③〔自反而不缩〕反躬自问,自己是不占理的。自反:自我反省,反躬自问。缩:直。这里指正直,不理亏。
④〔褐宽博〕古代贫贱者所穿宽大的粗布衣服。借指贫贱者。褐:粗布或粗布衣服。
⑤〔惴(zhuì 坠)〕既忧虑又害怕的样子。此处是使动用法,“使之惴”,使之惧怕。
【提要】
这是孟子转述曾子从老师孔子那里听到的关于什么是“大勇”的一段话。遇事首先反躬自问:如果自己理亏,即使是贫穷低贱的人,我也不去恐吓(hè 贺)、凌辱;如果正义在我一边,那么即使面对千军万马的拦挡,我也会勇往直前。这种基于理性和道义的勇气是值得肯定和发扬的。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 ① 也;以德服人者,中心 ② 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 ③ 之服孔子也。
【注释】
①〔力不赡(shàn 善)〕力量不足以抵御。赡:充足。
②〔中心〕内心,心中。
③〔七十子〕即“七十二子”。指孔子门下才德出众的七十二个弟子。七十,举其成数而言。
【提要】
孟子对诸侯国的君主们动辄(zhé 哲)炫(xuàn 渲)耀武力、攻城略地,十分反感。他指出,以强大的武力压服别人,别人可能一时服软,但是口服心不服;只有以德待人、感化人,才能使人口服心服。大至一国之君,小至一般官员,都必须牢记:人心欺不得、压不服,只有以诚相待,以德感化,才能使人心悦诚服,和谐相处(chǔ楚)。
无恻隐 ① 之心,非人也;无羞恶 ② 之心,非人也;无辞让 ③ 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注释】
①〔恻(cè 册)隐〕同情,怜悯。
②〔羞恶(wù 勿)〕对自己或别人的坏处感到羞耻、厌恶。朱熹《四书集注》:“羞,耻己之不善也;恶,憎(zēnɡ增)人之不善也。”
③〔辞让〕谦逊推让。
【提要】
孟子认为,具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是做人的起码要求。恻隐之心,是感慨天地万物皆有物极必反、荣枯盛衰而萌生的悲悯之情,这是大仁的开端;面对缺陷与不足,感到羞愧,勇于承认,对丑恶的行为表示厌恶,这是义的开端;不居功、不矜(jīn 今)能,懂得辞让,这是礼的开端;明辨是非善恶,坚持正义正道,这是智的开端。以上种种,就是孟子超越前人之处。孟子的“四端”之说是儒家学说的重要范畴,极为重要,后来西汉董仲舒再加上孔子所说的“信”,就成为儒家纲常名教的“五常”。
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 ① 。大舜有大焉 ② ;善与人同 ③ ,舍己从人 ④ ,乐取于人以为善 ⑤ ;自耕稼、陶、渔 ⑥ ,以至为帝,无非取于人者。取诸人以为善 ⑦ ,是与人为善 ⑧ 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注释】
①〔禹闻善言,则拜〕禹听到好的意见就拜谢(提意见的人)。禹:也称大禹、夏禹,夏朝建立者。原为夏后氏部落领袖,后因治理洪水有功,被舜确定为继承人,舜死后继位。
②〔大舜有(yòu 幼)大焉〕大舜更为突出。有,通“又”。
③〔善与人同〕自己有优点,愿意别人也有这些优点;别人有长处,肯于向别人学习。
④〔舍己从人〕放弃自己的见解而接受别人的意见。
⑤〔乐取于人以为善〕愿意从别人那里学习善言善行,自己来加以实践。于:从。
⑥〔耕稼、陶、渔〕据《史记·五帝本纪》载,虞舜曾在历山耕田,在河滨制作陶器,在雷泽打鱼。稼:种植谷物。陶:制作陶器。渔:捕鱼。
⑦〔取诸人以为善〕吸取别人的优点来做善事。取诸人:取之于人。诸,“之于”的合音。
⑧〔与人为善〕原意为偕(xié 协)同别人一起做好事。后多用作善意地与人相处或帮助他人的意思。与:和,及,偕同。为善:行善,做好事。
【提要】
子路闻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大舜“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且“与人为善”。这些古圣先贤身上的优良品德,彰显了他们博大的胸怀和过人的胆识。正因为如此,虞舜才能从耕稼、陶、渔的一介平民登上帝位;影响所及,还形成了淳朴的社会风尚、良善的道德习俗。作为领导者和管理者,每个人都应从中得到教益。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① 。
【注释】
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天时、地利、人和”是战国时期常见的概念,《荀(xún 寻)子》和《孙膑(bìn 摈)兵法》等书中均有提及,其内涵并不相同。孟子这里所说的“天时”,可能是指宜于攻战的阴阳寒暑等自然气候条件;“地利”,当指利于防守的山川险阻、高城深池等地理优势;“人和”则当指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提要】
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天时、地利与人和缺一不可。“不如”不等于不重要,只不过是说三者有先后及主次之分,“人和”是第一要素。
得道 ① 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 ② 之;多助之至 ③ ,天下顺之。
【注释】
①〔得道〕符合道义。
②〔畔〕同“叛”。
③〔之至〕到了顶点。之:动词,往,到。至:顶点。
【提要】
符合道义,就会万众相随,即便是星星之火,也能成燎原之势;违背道义,则无人相助,即使是天纵之才、九五之尊,照样会众叛亲离,落得个孤家寡人的悲凉下场。
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 ① 矣。“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草尚之风 ② ,必偃 ③ 。”
【注释】
①〔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在上位的人爱好什么,下面的人必定对此更加爱好。甚:过分;超过。
②〔草尚之风〕即“草尚之以风”。风吹在草上。尚:上,加于……之上。
③〔偃(yǎn 演)〕倒。
【提要】
君子的德行好比是风,风向哪边吹,草就向哪边倒。孟子引用孔子的话(《论语·颜渊》:“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借以说明,当政者的言行举止具有很大的示范性,只要他们身体力行,臣下也一定更加努力地去效法。孔孟对两边倒的墙头草并不鄙(bǐ笔)视,也不排斥,而是认为可以引导他们倒向正义一边。
民事不可缓 ① 也。
【注释】
①〔缓〕延缓,推迟。
【提要】
这是“滕文公问为国(如何治理国家)”时,孟子回答他的话。此处所说的“民事”,主要指的是与民生密切相关的农事。“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民事不可缓”即不违农时,“顺应天时,以尽地利”的意思。当然,推而广之,一切与民生密切相关的事,都“不可缓”,不可拖,必须抓紧办,办得快,办得好。
民之为道也,有恒产 ① 者有恒心 ② ,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 ③ ,无不为已。及陷乎罪 ④ ,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 ⑤ 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贤君必恭俭礼下 ⑥ ,取于民有制 ⑦ 。
【注释】
①〔恒产〕指土地、田园、房屋等不动产。
②〔恒心〕常存的善心。
③〔放辟(pì 譬)邪侈〕放纵违法,为非作歹。辟:通“僻”,偏颇。
④〔陷乎罪〕陷于罪。即犯了罪。乎:于。
⑤〔罔(wǎnɡ往)民〕布下罗网陷害百姓。罔:通“网”,指布下罗网。
⑥〔恭俭礼下〕恭谨谦逊,对下属以礼相待。俭:谦逊的样子。
⑦〔取于民有制〕按一定的规制(如税率十分抽一分的什一之制)从百姓那里征收赋税。于:从。
【提要】
百姓有固定产业或收入,就有安分守己之心。相反,穷困潦倒、饥寒交迫,他们就可能铤(tǐnɡ挺)而走险、违法乱纪。这时再将他们治罪,就无异于陷害他们。所以,使百姓安居乐业才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大计。
居天下之广居 ① ,立天下之正位 ② ,行天下之大道 ③ 。得志,与民由之 ④ ;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 ⑤ ,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⑥ 。
【注释】
①〔广居〕宽大的住所。儒家用以喻仁。
②〔正位〕中正之位。儒家用以喻礼。
③〔大道〕正道。儒家用以喻义。
④〔与民由之〕跟民众一起沿着大道前行。由:循着,沿着。之:代词,指大道。
⑤〔淫〕乱。
⑥〔大丈夫〕指有志气或有作为的男子。
【提要】
孟子主张以德服人,统一天下,反对武力征伐。他认可的大丈夫应该是:居于仁,立于礼,行于义;得志时,率众前行,不得志时,坚守原则,独善其身;富贵不能乱其心,贫贱不能变其志,威武不能屈其节。孟子道出了具有高尚节操、人格尊严,并且勇敢无畏的大丈夫真谛(dì帝),昭示了天地间的浩然正气。
非其道 ① ,则一箪食 ② 不可受于人;如其道,则舜受尧之天下不以为泰 ③ 。
【注释】
①〔道〕指道义。
②〔一箪食〕见第 22 条注②。
③〔泰〕过分。
【提要】
如果不合道义,即使是一竹筒饭也不能接受;如果合乎道义,那么,就像舜接受尧的禅让而得到天下一样,也不算过分。可见,能否“受于人”,应以是否合于“道”为标准。“临财毋(wú 无)苟得”“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说的都是一个意思。
离娄 ① 之明、公输子 ② 之巧,不以规矩 ③ ,不能成方员。
【注释】
①〔离娄〕传说为黄帝时人,视力特强,“能于百步之外见秋毫之末”。
②〔公输子〕即公输班〔班,也作“般”或“盘(bān 搬)”〕,因为他是鲁国人,所以也称鲁班,是春秋时著名的巧匠。
③〔规矩(jǔ举)〕画圆形和方形的两种工具。引申为礼法、法度。
【提要】
即使有离娄那样的视力、鲁班那样的巧技,没有规和矩,也画不出圆形和方形。礼制和法制就是治国的“规矩”。德治和法治双管齐下,就可以维护国家秩序和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
城郭不完 ① ,兵甲 ② 不多,非国之灾也;田野不辟 ③ ,货财不聚,非国之害也。上无礼,下无学,贼民 ④ 兴,丧无日矣。
【注释】
①〔城郭不完〕城墙不坚固。城:指内城的墙。郭:指外城的墙。完:坚固。
②〔兵甲〕兵器和铠(kǎi 凯)甲。泛指武器、军备。
③〔不辟〕未加开辟。
④〔贼民〕指犯上作乱之民。
【提要】
维护国家安全,城郭、兵甲、田野、货财并不是最重要的因素。当政者不依礼行事,百姓失去教化,这才是最可怕的。因为此时,违法乱纪的人会趁机而起,铤(tǐnɡ挺)而走险,国家灭亡之日也就临近了。孟子在这里再次强调仁政、礼教是强国的基础。
爱人不亲,反其仁 ① ;治人不治,反其智 ② ;礼人不答,反其敬 ③ 。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 ④ ,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注释】
①〔反其仁〕反思自己所行仁爱足不足。
②〔反其智〕反思自己施政的智慧多不多。
③〔反其敬〕反思自己对人的敬意够不够。
④〔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任何做法如果没有达到预期效果都要反躬自责。诸:“之于”的合音。
【提要】
我爱别人,别人却不亲近我;我管理别人,却管理不好;我礼貌待人,却得不到相应的尊重。诸如此类的事情发生后,“不怨天,不尤人”,而是反躬自省:自己的仁爱足不足?智慧多不多?敬意够不够?这是何等博大的胸襟、何等高尚的品格!这就是孔子所说“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的精神。有了这种精神,何愁下属和百姓不拥戴、天下不归心!
天下之本 ① 在国,国之本在家 ② ,家之本在身。
【注释】
①〔本〕根本,根基,基础。
②〔家〕这里指家庭,非指卿大夫的采(cài 蔡)地食邑。
【提要】
天下的根基在于国,国的根基在于家,家的根基在于人自身。只有自己严于修身,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因此,加强每个社会成员的思想修养,不断提高人的素质,是达到家庭和睦、社会和谐、国家兴旺、天下太平的必由之路。
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 ① ;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 ② ,而后人伐之。
【注释】
①〔夫(fú 扶)人必自侮(wǔ午),然后人侮之〕人一定是先有了自取侮辱的行为,别人才会侮辱他。夫:用在句首的语气助词,没有实在意义。然后:这样做了以后。然,这样,如此。
②〔伐〕征伐。
【提要】
先哲孟子在这里有意无意地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了“人、家、国”由盛变衰的道理: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则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实际上在告诫人们,不论是个人、家庭、家族还是国家,只要自尊自爱、自强不息,外人就不敢欺负。这也正是我国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方针的哲学理论依据。
桀纣 ① 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 ② ,所恶勿施 ③ ,尔也 ④ 。
【注释】
①〔桀(jié节)纣(zhoù 咒)〕夏、商两代的亡国之君。夏桀暴虐荒淫,商纣暴敛重刑,百姓怨声载道。
②〔所欲与(yǔ宇)之聚之〕百姓所想得到的东西,替他们积聚起来。与:为(wèi 卫),替。前一个“之”:代指“民”,即百姓。后一个“之”:代指“所欲”,即想要得到的东西。
③〔所恶(wù 物)勿施〕百姓所厌恶的,不强加于他们。
④〔尔也〕如此而已,如此罢了。
【提要】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孟子不仅指出得民心的重要性,还提出赢得民心的具体做法:“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
人之患 ① 在好 ② 为人师。
【注释】
①〔患〕指毛病。
②〔好(hào 耗)〕喜好,喜欢。
【提要】
孟子指出,一些人的毛病在于自以为是,总想卖弄学问,指手画脚,硬充别人的老师。这种人与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真正的老师有天壤之别,与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和“子入太庙,每事问”的态度大相径庭。
声闻过情 ① ,君子耻之 ② 。
【注释】
①〔声闻过情〕名声超过实情。声闻:名声,名誉。闻,旧读 wèn。情:实际情形,真实情况。
②〔耻之〕以之(声闻过情)为耻。
【提要】
这是“知耻”的另一境界,需要克服虚荣心和物质方面的双重诱惑,很不容易做到。
万章 ① 问曰:“敢问友 ② 。”孟子曰:“不挟长 ③ 、不挟贵 ④ 、不挟兄弟 ⑤ 而友。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挟也。”
【注释】
①〔万章〕战国时人。孟子的弟子。
②〔敢问友〕(我)冒昧地问一下怎么交朋友。敢:斗胆,冒昧地。
③〔不挟长(xié zhǎnɡ协掌)〕不倚仗年岁大。挟:依仗,倚仗。
④〔贵〕(自己)地位高,有权势。
⑤〔兄弟〕(自己的)兄弟才高位显。“兄弟”后承上省略“贵”字。
【提要】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交友应该彼此看重对方的道德情操,平等相待。唐·李白《少年行》:“府县尽为门下客,王侯皆是平交人。”平交最是难能可贵。
鱼,我所欲 ① 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②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 ③ 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注释】
①〔我所欲〕我想得到的,我所喜欢的。
②〔得兼〕即“兼得”,同时得到。
③〔义〕道义。
【提要】
孟子以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时,“舍鱼而取熊掌”为喻,说明在生与义不可兼得时,应该“舍生而取义”。从古至今,无数的志士仁人“舍生取义”,为正义事业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如南宋文天祥,坚守气节,从容就义。死前,他写好了“赞”藏在衣带中:“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jī机)无愧!”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 ① 也,必先苦其心志 ② ,劳其筋骨 ③ ,饿其体肤 ④ ,空乏其身 ⑤ ,行拂乱其所为 ⑥ ,所以动心忍性 ⑦ ,曾益其所不能 ⑧ 。
【注释】
①〔是人〕这个人。是:这。
②〔苦其心志〕使他的心意苦恼。
③〔劳其筋骨〕使他的筋骨困乏疲劳。
④〔饿其体肤〕使他的肠胃饥饿。
⑤〔空(kònɡ控)乏其身〕使他受到穷困之苦。空乏:穷困,资财贫乏。
⑥〔行拂(fú 福)乱其所为〕违背他的意愿,搅乱他的行为,使他做事不顺。拂:逆,违背。
⑦〔动心忍性〕使他的心受到惊动,使他的性情坚忍起来。
⑧〔曾(zēnɡ增)益其所不能〕增长他原不具备的才干。曾:同“增”。益:增加。
【提要】
所有要干一番大事业的人,都必然会在精神和身体各方面经受痛苦与曲折的考验,并以此来坚定自己的意志,增长自己的才干,使自己成长为处(chǔ楚)变不惊、临危不惧、百折不挠、无往不胜的栋梁之材。
入 ① 则无法家 ② 拂士 ③ ,出 ④ 则无敌国 ⑤ 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注释】
①〔入〕指在国内。
②〔法家〕严守法度的大臣。
③〔拂(bì 必)士〕辅弼(bì 必)的贤士。指能够直言劝谏、矫正君主过失的臣子。拂:通“弼”,辅弼,辅佐。
④〔出〕指在国外。
⑤〔敌国〕力量相与匹敌的邻国。
【提要】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一个蕴含辩证思维的命题。逆境和忧患激励人们奋发向上,自强不息;优游安乐的环境,容易使人怠惰,人心涣散,从而使国家走向衰落。因此,对于一个人、一个单位、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来说,忧患意识不仅仅是盛世危言,它还应该是预警系统里的一个重要环节。
仁言 ① 不如仁声 ② 之入人深也,善政 ③ 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注释】
①〔仁言〕仁德教化的言论。
②〔仁声〕具有教化作用,能使风俗变得淳厚的音乐或乐声,如古代乐曲《雅》《颂》的演奏声。一说,“仁声”指仁德的声望。朱熹《四书集注》引述程颐的说法:“仁声,谓仁闻,谓有仁之实而为众所称道者也。”
③〔善政〕清明的政治;良好的政令。《尚书·虞书·大禹谟》:“德惟善政,政在养民。”
【提要】
仁德教化的言论不如具有教化作用的淳美的音乐那样深入人心,良善的政令不如良好的教育那样赢得民心。良善的政令,百姓畏服它;良好的教育,百姓喜爱它。良善的政令能得到百姓的财富,良好的教育能赢得百姓的拥戴。
君子有三乐 ① ,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② 。父母俱存,兄弟无故 ③ ,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 ④ 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注释】
①〔三乐〕三种高兴的事。
②〔王(wànɡ旺)天下不与存焉〕称王于天下是不在其中的。(称王于天下属于君王之乐,而不是君子之乐。君王可以称王于天下,但不一定有君子之乐。君子有如下三乐,而君王未必有。)
③〔故〕事故,指灾患丧病。
④〔怍(zuò 坐)〕惭愧。
【提要】
父母健在,兄弟们没有灾患丧病,这是孝悌之乐;抬头无愧于天,低头无愧于人,这是自律的结果,应属修身之乐;而得到天下的优秀人才,对他们进行教育,使他们成为“治国平天下”的栋梁,这是育人之乐。这“三乐”均属深层次、高境界的君子之乐,而不是浅层次、低俗化的小人之乐。
其进锐 ① 者,其退速。
【注释】
①〔锐〕迅速,急切。
【提要】
前进太猛,做得过了头,退起来也会很快,结果还是达不到目的。这就应了孔子的话:“欲速则不达”(《论语·子路》),“过犹不及”(《论语·先进》)。
贤者以其昭昭 ① 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 ② 使人昭昭。
【注释】
①〔以其昭昭〕用他的清楚明白。以:用。其:他的。昭昭:明白。
②〔昏昏〕糊里糊涂。
【提要】
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作为领导者或管理者,大到路线、方针、政策和治国方略,小到本行业的名物、制度乃至细则等,都应了然在胸,然后才有资格去管理下属、指导工作。否则,自己糊里糊涂,也绝不可能让下属和群众清楚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