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身体内的六种郁结,每一种都很要命

儿童心理教育家海蓝博士,最初是一名眼科医生,她经常遇见患视网膜变性和青光眼的病人,许多病人反反复复发病,异常痛苦,最终走向失明。为了帮助病人们免除病痛,她开始寻找疾病背后的原因。

渐渐地,她发现很多疾病在出现症状前,组织器官就已经发生了病变,比如当你感到肝区不适、恶心、厌食之前,肝组织就已经病变了。接下来,她发现组织器官的病变,是因为细胞先发生了改变,可以说,是细胞的变化导致了组织器官的变化。

细胞为什么会变化呢?继续研究下去,她发现,早在细胞发生变化前,分子就已经发生了变化。再后来,她去美国读博士后,而这个阶段,她发现了身体内分子化学变化最重要的因素,竟然是情绪。这一结果,让海蓝博士下决心转而去学习心理学。

海蓝博士所说的情绪,指的是长久憋屈在身体中的情绪。比如,小时候你算不对1+1=2,这件事本身不会对分子有什么影响,但如果你因此而受到老师或爸爸妈妈的指责,甚至羞辱,这样的经历和感受,就会让你身体内的分子发生化学变化。如果你长期被羞辱,又一直没有得到排解,那么这些积压的情绪就会改变你的细胞,让组织器官发生病变。正因如此,有心理学家认为,羞辱是天底下第一负能量。

所有人群中,女性是最容易憋屈的。女人本身是情感动物,情绪容易波动,而现在社会中,对于女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女性需要操持家务,需要上班挣钱,需要承担孩子的教育任务,还需要时刻担心自己没有了昔日的容颜。而女性天生的忍耐力,则让很多女性习惯了将不良情绪默默吞进肚里,藏在心里,因此她们也最容易被7种憋屈的情绪所伤害,进而引发各种疾病。

对女性健康而言,憋屈是最可怕,也是最隐蔽的力量之一,会引发多种疾病。针对这一点,中医也早有论述,朱丹溪将其总结为六郁:气郁、血郁、火郁、湿郁、痰郁和食郁。

六郁,是中医里的六大疾病模型,追根溯源,其原因都是憋屈。

气郁——憋屈的情绪,憋屈的气

六郁里,气郁要排在首位。身体内气的圆圈运动被卡住,该下降的不下降,该上升的不上升,该转化的不转化,统统塞在一起,造成“交通”瘫痪,这就是气郁。

引发气郁最主要的原因,是憋屈的情绪。

朱丹溪说,情志受挫,或暴怒,或悲哀,或思念太过,都会导致气郁。也就是说,憋屈的情绪,或者转化为暴怒,或者转化为过分的悲伤和思虑等,都会破坏身体内的圆圈运动,让气郁结。所以,情绪憋屈,会导致气的堵塞。

在中医里,气郁是首屈一指的疾病模型,主要是指肝气郁结,会导致高血压、心脏病、月经失调、乳腺增生、乳腺癌、甲状腺结节、糖尿病等。吉林出版集团一位副总经理很多年前患了糖尿病,他对我说,他感觉对血糖影响最大的因素有两个,饮食只能排在第二位,第一是情绪,只要一生气,血糖立马升高。在中医里,糖尿病叫消渴,《临证指南医案》说:“心境愁郁,内火自燃,乃消症大病。”身体内憋屈的火太多、太大,开始燃烧,就会口干口渴,多饮多食,疲乏无力,这是患糖尿病的原因之一。

我曾经出差时,遇到一位银行的行长,他患有糖尿病,请我给看看舌象、诊诊脉,我一看舌象,就说他是明显的肝气不舒、情绪不好,于是就说您要注意情绪,这个糖尿病,是和不良情绪密切相关的。他听了以后,连忙说太对了,他说自己的糖尿病就是若干年前的一次刺激引起的。当时他贷款给一个客户,他当时认为这个人特别诚信可靠,所以非常相信他,甚至成了非常好的朋友,结果突然有一天,这个人携款逃跑了!他说当时觉得犹如晴天霹雳,他都开始怀疑人生了,这么好的朋友,怎么能这样?然后,就觉得身体不适,去医院检查,血糖就开始升高了。

我曾经与北京中医院的副院长王国玮一起做节目,我说80%的人得病都与情绪有关。王院长表示认同,还补充说,90%女性的病都与情绪有关,是不良情绪引起的。

最初,对于这一说法,我还有点儿忐忑,担心是不是夸大了情绪对身体的影响,但随着接触的病人和病症越多,越发觉得这种说法十分准确。美国亚特兰大疾病控制中心发现,90%的疾病都和精神压力有关,而情绪会带来深层次的压力效应,尤其是被刻意压制的情绪,即憋屈的不良情绪。现在无论是西医,还是中医,都越来越重视情绪对身体的影响,你到医院看完病,医生在叮嘱注意事项时,都会让你调整好情绪,告诉你,不生气,就不容易生病,情绪好了,病就好得快。

很多人喜欢研究长寿秘诀,但仔细观察那些百岁老人,他们的生活习惯各不相同,有些听起来还不怎么健康,比如有的人抽烟,有的人喝酒,有的人一直吃素,有的人无肉不欢……但相同的是,所有百岁老人都不憋屈。跟他们聊天,你会发现他们内心坦荡,不纠结、不虚荣、不抱怨、不斤斤计较、不记仇、不憋屈,即使到了期颐之年,依然怀有一颗赤子之心。有一次我看到一位老人放风筝,玩得跟小孩一样开心,一问他年纪,90多岁了。

我认识两位著名的老中医,他们的医术都很高超,其中一位家里富丽堂皇,好像宫殿一样,我坐在里面都有些惶恐;另一位家中就简陋得多,但满屋子都是书,一进他家门,就给我一种平静舒服的感觉。第一位老中医不到70岁就去世了;第二位90多岁了,还在给别人看病,精力旺盛,满面红光,脸跟婴儿一样。两个人最大的区别,就是后者心态平和,一直与世无争。

在南京,有一位中医耳鼻喉名医叫干祖望,他也是我非常崇拜的人,我的很多经验都是从干祖望老先生那里学来的。老先生活了100多岁,是真正长寿之人。他养生的秘诀,就是八个字,叫:童心、龟欲、蚁食、猴行。拥有童心不仅活泼、可爱、单纯,还能够让身体内的圆圈运动畅通无阻,不气郁,所以才很少生病,容易长寿。相反,那些精于算计的人,特别容易因一时得失而生气,通常情绪憋屈,气机郁结。

血郁——憋住了气,堵住了血

中医认为“气为血之帅”,气郁必定导致血郁,出现胸胁痛、四肢无力、月经不调、痛经等症。朱丹溪说:“情志致郁,初起伤气,继而及血。”意思是,憋屈的情绪最先伤害气,接着伤害血。

气与血,是滋养身体最重要的养分,它们一旦郁结堵塞,就会导致一系列疾病。

气滞血瘀,是中医另一个重要的疾病模型。瘀血会加快衰老,由内而外全面损害女性的身体。血流不畅,有害物质慢慢淤积在脸上,就会形成各种各样的斑。淤积在身体内,则容易患上子宫肌瘤、乳腺增生、宫颈炎、乳腺癌、宫颈癌和子宫癌等。

很多女性拼命去美容院祛斑,却依然没有什么效果,因为瘀血没有祛除,不仅对外人很显老,对内还容易让身体长瘤。

火郁——情绪上火,身体上火

火郁,通俗的说法叫“上火”。当憋屈的情绪太多,太强烈,身体内的圆圈运动就会被卡住,各种气郁结在一起,相互堵塞、挤压、摩擦,就像用硬木去摩擦另外易燃的木材,很容易转化为火。

朱丹溪说:“气有余便是火,气不足便是寒。”

情绪上火会直接导致身体上火,不管是肝火、心火、胃火,还是肺火等,都与憋屈的情绪有关。

情绪上火,表现为急躁、易怒、紧张、担心和恐惧等。身体上火,表现为眼睛红肿、口角糜烂、牙痛、脸上长痘、咽喉痛、口苦泛酸、头昏脑涨、尿黄等。

湿郁——身体中的水牢

古装片里我们常能见到水牢,那是一种让人生不如死的刑罚,而在生活中,我们的身体也常会因湿郁,遭受类似的痛苦。当身体出现气郁后,脾脏之气就会被阻滞。脾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是负责运化水湿,脾脏之气受阻,水湿不能通过正常的渠道运送和排除,淤积在身体中,这就是湿郁。

湿郁,是身体中的水牢,幽禁其中,会让人感觉胸闷、胃胀,头昏昏沉沉,食欲不振,周身走痛或关节痛,遇寒则发。一些女性的眼袋很大,也是因为湿郁水肿,这种情况下,再名贵的眼霜也难有效果。

痰郁——痰郁怪病多

气血郁结导致水湿郁结,而水湿凝聚成痰,便会形成痰郁。

中医认为,痰分为两种:一种是有形之痰,也就是我们咳出来,肉眼可见的痰;一种是无形之痰,也就是滞留在我们身体内部的痰,我们看不见它们,却能感受到它们的危害。无形之痰会阻塞血管和经络等通道,让人患上各种意想不到的疾病。

食郁——食物卡住了身体

气郁导致脾脏之气不升,胃气不降,这会降低消化功能,让食物淤积在身体内,出现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感觉从胃里往上直冒酸水等症状。

食郁的原因除了吃了太多或不干净的食物之外,还与憋屈的情绪紧密相关。因为肠胃不受大脑的支配,却会直接受情绪的影响。许多女性一生气,就胃痛胃胀,或拉肚子,就是这个原因。

食郁会引发许多消化系统疾病,甚至一些严重的疾病,包括胃溃疡、肠道溃疡,甚至胃癌、肠癌等,都有它的影子在里面。

看了上面的介绍,相信你也了解到,很多时候,疾病的形成就跟一个连环锁一样,一环套着一环——

不良情绪→气郁→血郁→火郁→湿郁→痰郁→食郁

在这个连环锁中,每个环节彼此都纠缠在一起,互为因果,排在第一位的是不良情绪。但如果追根溯源,我们还会发现,不良情绪之所以产生,在于我们所想的不能实现,看一切都不顺眼,不称心,不如意。换言之,是我们的想法不通导致了情绪憋屈,如果我们的想法变好后,情绪就会变好,而情绪变好后,就能做到不憋屈,不上火,不生病。 kMPXV/73PWGhasPGt/dpunEnDuGu1018n2V3SlMThW91e7d0iN0tms3USvWdOKM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