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每次憋屈,都是往身体里埋了一颗地雷

身体内的圆圈运动最容易被什么东西破坏呢?

答案是不良情绪。什么是不良情绪呢?要理解这一点,先要弄清楚情绪是什么。情绪就是你内部的主观感受和心理反应,包括喜悦、悲伤、嫉妒、恐惧和愤怒等。情绪拥有自己的力量,时刻都在影响我们的身体,例如害羞时,我们会脸红,恐惧时,我们会心脏狂跳,愤恨时,我们会咬牙切齿。

人有任何情绪都是正常的,必需的。关键时刻,愤怒可以捍卫我们的尊严,不至于随意被欺辱。亲人去世,我们悲伤哭泣,这是最真挚深沉的情绪。恐惧可以警示危险,让我们避免灾难……所以,这世上不存在没有情绪的人,难就难在任何情绪都必须适量,以便于我们能够承受、排解,从心中流过,从身体中流走。

身体与情绪的关系,就像河床与河水的关系,正常的情绪应该是:流淌但不郁结,经历但不压抑,感受但能放下。流水不腐,无论是喜悦、忧伤、愤怒,还是思虑和恐惧,只要能够从身体的河床中流走,都不会造成问题。但如果情绪一下子来得太多、太猛、太激烈,狭窄的河道无法及时通过,憋住了,洪水失控、泛滥,便会冲毁身体的河床。

所谓不良情绪,就是指那些被压抑、憋屈在心里和身体中,没有排解出去的情绪,心理学称之为“压迫性情绪”,这些情绪很不稳定,总是失控、乱窜,会严重破坏身体内部气的圆圈运动。由于憋屈的情绪各不相同,所以对气的影响也不一样。

一、怒则气上。人为什么会发怒?因为感觉自我遭受了压制和破坏,感觉尊严被别人践踏。有一个成语叫“恼羞成怒”,说明愤怒背后,很可能隐藏着很深的羞辱、委屈和伤害。

“怒则气上”中的“气”,是指整体的气机,但是,表现最突出的是肝气,肝气应该像三月的草木一样,不疾不徐,在春风春雨中按照自己的节奏向上生长,但如果遭受抑制,感到憋屈,就会疯狂飙升,所以中医说“怒伤肝”。

肝气飙升,打破了身体内原本平稳的圆圈运动,血液会突然上溢,表现为面红目赤,头痛头晕,甚至吐血或晕厥。更重要的是,当大量气血突然冲向大脑和面部时,一方面容易引起脑出血,另一方面还会使供应心脏的血液减少,造成心肌缺血。研究表明,暴怒的人容易中风,也容易猝死。

二、喜则气缓。人们通常认为喜悦这种情绪应该多多益善。实际这里应该细分,那种自然而然的、和煦的快乐,我们叫愉悦,这是对身体有益的。可是,那种狂喜,那种放纵的开心,对身体则有害。人高兴过了头,会心气涣散,神不守舍,让圆圈运动变得迟缓,出现少气无力、心悸怔忡的症状,这很容易引发心脏病。

成都曾经有位76岁的老太太,在打麻将自摸时,一时太兴奋,导致心脏病发作。还有位中年男士,成功谈成一大单生意,高兴地请一帮朋友去马场玩,结果跨上马背,刚喊了一声“冲啊”就突然瘫软下来,当场身亡。所以中医里有“喜伤心”的说法,我们常说的“乐极生悲”也有这层意思。

三、悲则气消。这里的“消”不是指“气消了”,而是说气变得“消沉”“低落”“颓丧”。过度悲伤会抑制肺气的宣发和肃降,使身体圆圈运动的上半部处于关闭状态,上下不通,人就会有气无力,萎靡不振。这就是中医所说的“悲伤肺”。

我认识的一个女孩,因为失恋而伤心欲绝,绝望中患上了肺病。她来找我的时候,身上带着吸氧机,走路都非常吃力。交谈中,我能明显感觉到她内心的憋屈,于是给她疏肝理气,一度调理得很好,都可以正常上班了。但后来听说,她总是过不了失恋的坎儿,病情反反复复,回老家后不久就去世了。可见心病不除,身上的病是很难治愈的。

四、思则气结。中医说“思伤脾”,是指人思虑过度,要么在一件事情上反复琢磨,要么就是操心的事情太多,无论哪种,都会让脾脏之气郁结,停止上升。脾脏之气不升,运化失调,气血不能生化,就会出现食欲不振、气短、精神疲惫等症状。文人们说:“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就是说女性在多思多虑后身体弱不禁风的样子。

五、恐则气下。在身体圆圈运动中,肾水肾气原本是应该上承的,但恐惧这种情绪,本身是一种退缩下行的力量,所以,恐惧如果太多,就会硬拽着肾水肾气下陷,让气血无法向上运行,所以中医说“恐伤肾”。一个人在极度恐惧时,是会大小便失禁或遗精的,俗话所说的“吓尿”就属于这种情况。我一位北京的朋友,他特别害怕坐飞机,每次坐飞机时都会不停地上厕所,他告诉我,两个小时的飞行时间,他起码要上四五次厕所,这就是典型的因为恐惧而肾气不固、不能上行导致的尿频。

六、惊则气乱。人在突然受到惊吓时,会心气紊乱,心神失常,导致身体圆圈运动失灵。有位女士曾在我的公众号上留言:“在我孩子4岁之前,每次与老公吵完架的第二天,孩子都会准时发烧。”她觉得这不是巧合,但又不明白其中的原因。其实原因就在于惊吓。孩子受到惊吓后,小小的身体内气到处乱窜,很容易就生病了。还有一位老人在留言中表示,她的高血压就是被吓出来的。在她年轻时,有位同事逮到了一条蛇,于是拿来吓唬单位里的女孩子,偏偏她是最怕蛇的,看见蛇之后一下子就晕过去了,直到第二天,还觉得天旋地转,去医务室一量,血压明显高了。她的家族并没有高血压病史,但从那以后,她就一直高血压,现在已经70多岁,必须天天服用降压药。虽然,我无法断言这位老人高血压的原因一定是被蛇吓出来的,但可以肯定的是,惊吓无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七、忧则气郁。忧愁苦闷,会导致圆圈运动变得迟缓,人会因此感到胸闷、气短、不思饮食、腹胀、大小便不爽等。很多女性一到中年,就觉得身体明显在走下坡路,喘不上气,吃不下饭,连大小便都没有以前痛快,这固然有年龄的因素,但最大的原因是担忧发愁的事情太多,房贷车贷、父母养老、孩子学习、夫妻关系,再遇上些工作上的难题,一个消解不及时,气就会郁结在一起。

这七种情绪虽然各不相同,但如果太多,憋屈在身体内,没有及时排解出去,就会变成不良情绪,影响气的圆圈运动。所以,不憋屈,情绪通畅,气就稳定;心理平衡,圆圈运动就平稳。而只要任何一种情绪被憋屈,圆圈运动就会遭到破坏,身体内的气一旦乱了,疾病自己就会找上门来。

很多人认为,心理与身体是两个系统,独立运行。憋屈虽然令心里很不舒服,但不会对身体造成多大伤害,之后便忘得干干净净,但其实不然,身体是有记忆的,即使争吵的小两口和好了,手拉着手愉快地去看电影了,但他们的身体却并未忘记刚才情绪激烈的那一刻。我们这一生,所有被憋屈的情绪,都会被身体如实记录下来,日积月累,最终在某个时候爆发。

可以说,我们每憋屈一次,就是在往身体里埋了一颗地雷,你不知道它们此刻在哪儿,但可以肯定的是,某一天,它们会在你身体最薄弱的地方炸响。正如《丹溪心法》中所说:“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人身诸病,多生于郁。”朱丹溪所说的“怫郁”,就是心情不舒畅,也就是感到了憋屈。 gJ4XgfjsL8+On3O9d0L5mU2eAhBwxKd66aSrMXXjADhD/NE4leYBjBTc28vJ3ri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