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手记6
山岳型景区如何淡季不淡

国内山岳型景区普遍淡旺季突出,产品的优势和劣势明显,比如华东六省山岳型景区春秋季节景色秀丽、气候宜人,春季踏青赏景,游人摩肩接踵,秋季赏花郊游,游人如织,夏季炎热、冬季寒冷,游人不多,三三两两。如何让山岳型景区淡季不淡成为各个山岳型景区面临的难题。山岳型景区多年来不断探索实践,也闯出了不少路子。总结起来看,景区要实现淡季不淡,要做好“旅游+”“+旅游”双轮驱动全时全域旅游发展的文章。比如黄山和张家界景区是典型的山岳型旅游景区,黄山主景区黄山风景名胜区和张家界主景区武陵源近十年来购票人数大概都稳定在350万左右,而黄山和张家界景区全域的旅游人数却在1000多万人。黄山和张家界景区的业态发展就注重了“旅游+”“+旅游”双轮驱动全时全域旅游发展,春秋两季开发了丰富多彩的景观,夏季开发了漂流亲水项目,冬季开发了温泉、冰雪项目,还有乡村文化项目。黄山景区春秋时节主景区看奇、险、秀、美的自然风光,乡村旅游看西递宏村、南屏古村建筑群,冬天泡朱砂温泉,夏天有夹溪河漂流,夜间看徽韵演出、逛屯溪老街。张家界春秋也有主景区武陵源,次景区天门山、大峡谷、九天峰恋,三级景区黄龙洞,夜间看魅力湘西、千古情、天门狐仙演出,逛溪布街、土家风情园,冬有万福温泉,夏冬季有华中最大室内滑雪场,马儿山、禾田居山谷、琵琶洲各种业态全时全域组合。黄山和张家界主景区旅游人数只占景区全域旅游人数的40%左右,其他全时全域旅游产品占60%左右。从这两个景区淡季不淡的发展经验看,山岳型景区要做到淡季不淡,旅游产品开发不能光盯住主景区这一块,而要做好“旅游+”“+旅游”双轮驱动全时全域旅游发展。要做好山岳型景区“旅游+”“+旅游”双轮驱动全时全域旅游发展的文章,从产品开发的角度有以下两方面建议。

一、景区要做好“旅游+”全时旅游的文章

一般来说一年四季中,春秋两季是山岳型景区的旺季,冬夏两季是淡季,寒冷和炎烈会降低游客的出游欲望,要想消除烈日和寒冷的因素,使景区有人气有客流,景区就要做好“旅游+”全时旅游的文章。

(一)景区夏季要做水和高山避暑的文章

俗话说大山大水,山岳型景区大多数有河流或者溪流,因此夏季亲水项目由需而生,如河上竹筏漂流、溪流皮艇漂流、浅水湾泼水狂欢等项目产品,实在无水的景区也可以打造水上乐园弥补夏季产品的不足。

海拔高的景区夏季避暑产品也很受欢迎,比如重庆武隆仙女山旅游景区、庐山景区等都是夏季避暑胜地。有的景区打造室内冰雪项目,也是夏季避暑好去处。

(二)景区冬季要做温泉、滑雪的文章

根据景区资源优势的不同,景区可以勘探温泉资源,没有温泉资源的景区可以研发中药药泉养生产品等。景区也可以借冬季雪资源建滑雪场,雪资源不丰富的景区可根据气候条件建人工室内滑雪馆。例如黄山朱砂峰下有“朱砂温泉”,明月山有含硒温泉,庐山有滑雪场,张家界有冰雪世界室内滑雪馆,等等。

(三)要做好景区晚上产品的文章

从全时角度看,一段时间以来,景区一般以白天产品为主,晚上产品比较少。景区要做好全时文章,打造晚上的产品必不可少,需打造具有地域风情特色、演艺文化体验、秀美灯光演出、酒吧餐饮、娱乐、购物、住宿等夜间体验产品,以满足游客和当地居民夜间游览体验的需求。

二、要做好“+旅游”全域旅游的文章

景区所在地的县或有行政管辖权的景区管委会政府各部门和乡村要做好“+旅游”全域旅游文章。随着国家全域旅游发展战略的推进,使县域或有行政管辖权的景区管委会旅游发展摆脱了以单一主景区开发为重点,以观光旅游产品为重心的旅游供给现状,旅游供给形态从原先单一的观光旅游方式逐渐转向观光旅游、休闲旅游、度假旅游、户外运动、研学旅游、技术旅游、自驾旅游等多种旅游形态,与此相对应,旅游空间形态也形成了多样化发展的态势,比如农业、林业、教育、文化、交通、信息、卫生、体育、乡村等部门可以分别在“农业+旅游”“林业+旅游”“教育+旅游”“文化+旅游”“交通+旅游”“智慧+旅游”“乡村+旅游”“康养+旅游”“体育+旅游”等方面发力,形成度假区、休闲街区、露营区、旅游小镇、体育旅游基地、旅游综合体、旅游购物区、旅游风景道、旅游绿道、低空旅游、自行车道等“+旅游”全域多种空间形态的旅游业态,为大众化旅游需求的满足创造新的可能。各景区政府管理部门应主动将“+旅游”全域旅游作为景区淡季不淡的抓手,为游客提供淡季产品服务,成为景区淡季产品业态丰富的重要组成部分,让游客既可以感受景区旺季产品的丰富多彩,也能体验到淡季产品的别样特色。下面简单介绍五种“+旅游”。

(一)文化+旅游丰富淡季产品

景区文化产品特别是室内文化产品一般不受淡旺季影响,可以助力淡季游客流量,文化产品要朝大众化、显性化、体验化方向打造。首先,通过挖掘和研究,提炼景区文化特色内涵,然后找到特色文化内涵创意创新展现的方式,开发成大众都可以参与的文化产品。其次,可以着力建设一批彰显景区文化的载体,比如加快推进景区文化特色小镇、文化古镇、文化古村等文化项目建设,让景区文化显性化落地生根。另外景区文化所蕴含的内涵思想,很多都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用好文化素材,讲好文化故事,普及文化知识,出一批文化书籍,开发一批文化文创产品,拍摄一批文化影视作品,培训一批文化讲解员,挖掘一批文化美食,形成一条文化精品线路,打造一批文化精品民宿,让文化产品能被体验感受得到。文化产品体验化不仅是提升文化传播力度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推动景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抓手。

(二)乡村+旅游助力淡季产品

乡村在旅游淡季有休闲娱乐的传统文化习俗,充分利用乡村民俗风情文化、农业、林业等资源,打造丰富多彩的沉浸式的体验活动,让游客在乡村从看田吃饭体验到度假旅居,使游客回归到自然生活场景,感受到心中的诗和远方。

1.乡村旅游遇上国家政策红利风口。 中央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支持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建设。《十四五规划建议》中专门提到“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开发休闲农业和加快特色旅游产业发展,推出一批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和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完善配套设施”。2021年中央将在乡村旅游方面继续发力,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支持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建设。融合第一、二、三产业,助推乡村振兴。随着消费需求的变化,乡村旅游也在持续升级:第一阶段是看田和吃饭的“农家乐”,第二阶段是游玩和放松的“乡村休闲”,第三阶段是民宿和体验的“乡村度假”,第四阶段是居住和生活的“乡村旅居”。乡村旅游正吸引更多年轻人、艺术家走进乡村,让乡村更有活力。

2.针对景区淡季创新方法。 在打造小规模、自组织、家庭型小团深度游体验产品和开发乡村研学旅行产品上下功夫。

首先,现在的游客喜欢小规模、定制化、家庭型的团队出行,淡季景区可以围绕景区特色资源来创新打造小规模、自组织、家庭型、个性定制化、户外休闲等小团深度游产品,比如夏季农耕捕鱼、夜晚表演、婚礼风情、冬季美食和纵林穿越等系列开放性户外休闲和个性化定制小团深度游体验产品。

其次,以乡村研学旅行实践教育为切入点,开发四季乡村研学旅行产品吸引学生流量,让学生在旅行中学习文化知识,在劳动中获得实践知识和经验。比如在研学课程中让学生在看山看水中陶冶情操;班级认领菜地,在劳动研学课程中种、采四季蔬菜瓜果,获得劳动体验;住农村自己动手烧菜做饭……形成村村有学生、户户有收益的乡村研学实践场面。

(三)康养+旅游助推淡季产品

老年人成为康养旅游消费生力军,“爸妈康养游”、老年旅行团成了康养旅游市场新热点。全国老龄委调查数据显示,当前老年康养旅游人数已占据旅游总人数的20%以上,送父母去康养旅游也逐渐成为子女尽孝的重要方式。《“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突出解决好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的健康问题,要积极促进健康与养老、健康与旅游、健康与健身休闲相融合,催生健康新产业、健康新业态和健康新模式。老年康养旅游不仅能够满足愉悦身心的需要,还能够促进身心健康,缓解和消除身心疲乏。老年康养旅游不仅仅是看山看水,更要深度休闲,兼顾娱乐健康,景区康养产品恰好适宜老年群体的需求。

景区康养旅游产品的开发不仅有利于提高老年人的幸福感,而且由于老年康养游客群体时间充裕,所以景区可以推出周一至周四的非周末康养产品满足老年康养游客的需求,同时也补充景区周一到周四的客流。

景区要真正做好“老年人康养旅游”市场的开发,首先应该配合旅游部门针对老年康养旅游做供给端改革。创新针对老年人康养旅游的产品体系;增加适合、符合老年人身体特性的个性化的康养旅游产品;增加老年人康养旅游中的康养旅游行程、休闲、保健等附加服务功能;打造适应老年人的兴趣、爱好和追求的休旅生活和文化体验产品;联合旅行社根据老年人的生活特点,在行程、餐饮、住宿等多方面设置适合老年人生活习惯的安排,满足老年人的不同需求,不断提升老年人到景区康养旅游的幸福感。

(四)林业+旅游丰富淡季业态

充分利用景区乡村丰富的山地林竹生态资源发展森林旅游,大力开发森林浴、登山览胜、天然氧吧、中医药疗养康复、竹林疗养等生态养生体验产品,以及避暑度假养生和生态夏令营项目,鼓励开发森林度假、中医药健康旅游主题游线,打造具有乡村文化特色的山地森林健康旅游业态。

依托“乡村彩色森林工程”,丰富红枫、乌桕等秋季红叶树种,完善观景平台、徒步道路、旅游公厕、游憩亭椅等配套设施,精心打造彩林康复型森林疗养社区,即以“五觉共鸣”为理念,借助彩林凝视及多感官体验设计,帮助人们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并建立连接,进一步激发并提升触觉、平衡觉、运动觉、温暖觉、生命觉等各种感知体验,从而起到感官康复作用。充分挖掘香榧、红豆杉等适种名优树种的植物精气作用,推出精气养生产品。建设森林木屋、精品民宿,开辟森林浴场,在林中设置小型健身场地、吊床等,为游客提供适宜开展森林浴的环境,在森林浴中进行登山观景、林中逍遥、荫下漫步、郊游野餐等深度体验森林环境的活动。完善生态标识系统以形成布局结构合理,主题有特色、有文化、有差异的休闲度假产品业态。

(五)智慧+旅游赋能淡季产品

1.组建景区信息和融媒体中心。 依靠科技赋能加强景区信息化,使景区信息化由数字和互联网阶段向智能化阶段发展,整合景区媒体资源,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规划设计和建设管理景区信息化阵地,融合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打造新型媒体宣传矩阵、协同景区平面媒体宣传,实现景区信息传播多渠道全覆盖。

2.推动景区智慧旅游数字化和网络化向智能化发展。 从注重“面子”向注重“里子”转变。要解决资源再现以提供体验式场景或沉浸式场景,形成不受季节影响的VR、云旅游等技术体验产品,优化供求匹配机制以提升交易效率,沉淀用户数据以精准推送和生产。

3.利用融媒体手段加强景区淡季产品品牌宣传力度。 打响景区淡季产品品牌。抓住微信、微博、短视频等社交媒体的电子商务化进程,加大景区文化和山水资源淡季内容创意策划生产的力度,打造自带流量的淡季网红产品,让景区淡季产品品牌搭上这些平台入口流量效应的旅游价值空间开发和释放的快车,解决景区淡季产品品牌从内容生产到商业价值生产的有效转化。把景区淡季产品品牌宣传流量转化为销量,让淡季产品品牌内容实现客流转化价值。 vJaUeNo3jhfuqY28CWPtI5Bu3YmQdlcqq5EaLQQYTNHrO58QATPHstk6LWPdMIx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