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案社会工作理论是社会工作最早的专业方法理论,形成于1917年,以美国社会工作学者玛丽·里士满的专著《社会诊断》出版为标志。个案社会工作理论在西方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现已成为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不同学制学历教育的核心课程。根据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规定,个案工作系社会工作本科专业的必修课。
个案社会工作的职业实践历史久远,可追溯到1814年,当时一个叫查默斯的英国牧师在总结救助贫苦民众的工作实践时告诉人们,个案工作是一门专业,个案工作者必须具备一定条件并通过训练方可上岗。19世纪中期,开启了个案工作的职业化时期,出现了专门做个案服务的实务机构和带薪的职业个案工作者,形成了较系统而固定的工作内容,包括收集信息、给予建议、解决困难、行为训练、提供救济、联络协调、直接服务和员工训练等。
随着个案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实践和发展,理论界和实务界均形成共识,认为社会个案工作的内容是专业社会工作者遵循基本的价值理念,运用科学的专业知识和技巧,以个别化的方式为个人和家庭提供物质和心理方面的支持,以帮助其减轻压力、解决问题、激发潜能,不断提高个人和社会的福利水平。
在运用西方个案工作方法理论的同时,我国社会工作学界提出了本土化的概念。个案工作方法理论本土化是重大的理论研究课题,更是实践实务的过程,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并指导实践。同时,总结实践经验,不断丰富和完善理论,创新理论。就个案社会工作课程教学而言,要求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和社会工作者比较系统地掌握个案社会工作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并将其运用于个案社会工作实践为服务对象解决困难,对个人或家庭遇到的社会心理和环境适应等问题提供心理调适和环境改善等方面的支持和服务,以实现助人的目的。同时,针对大学生和社会工作者自身成长不断提升其自我认识、增强自我价值感,形成健康人格,达到身心健康。因此,个案社会工作课程教学既要讲怎么做,为什么做,还要让学生和社会工作者边学习、边成长,实现自助、助人。
我在社会工作本科教学和社会工作实务领域耕耘十年有余,坚守助人自助初心,探索适合国情乡情的个案社会工作专业理论和实践。一方面,不断学习社会工作学科理论,内化社会工作价值伦理,并将其运用于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实践,装满自己的一桶水;另一方面,教授学生掌握更多的社会工作理论、知识和方法,协助学生在专业学习中成长为有价值感的人。在个案社会工作课程教学和个案服务中,我发现绘画疗法十分管用和实用。
接触绘画心理学,得益于刘佩珍老师引荐,有感于她对绘画心理的痴迷、坚持实践和推广。我发现绘画心理学与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心理相契合,用绘画表达思想情感与中国汉字象形表意思维一致,这是中国的心理学,是适合于中国人心理习惯的治疗方法。我开始不断学习和实践,上绘画疗法培训课程,学习了严虎老师的《绘画曼陀罗》视频课程、《21天疗愈焦虑》课程,研读《绘画分析与心理治疗手册》、《大学生心理画》(严虎等著)、吉沅洪的《树木-人格投射测试》等绘画心理学专著,对绘画心理学理论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感悟。开展教学实践,用添加画帮助大学生认识自我,以房树人画引导学生分析心理投射,在个案工作实验课上介绍绘画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并进行操作练习,指导学生将绘画用于个案访谈。在个案服务中,用绘画作面谈工具和预估的手段,在青少年个案和留守儿童个案服务中的效果格外好。
2013年,根据民政部的《民政部关于推动民办社会工作机构发展的通知》(民发〔2009〕145号)文件规定,鼓励社会工作专业教师依托专业资源创办民办社工机构。在郴州市民政局领导鼓励下,我带领湘南学院社会工作专业的教师发起创办郴州启辰恒福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是本地区第一家专业的民办社会工作机构。陆续承接政府购买的社区矫正服务、农村困境未成年人服务、农村留守儿童服务、社区青少年服务、城市流浪人员服务等十多项服务。同时,我对社会组织孵化项目、湖南省乡镇(街道)社工站项目、农村及少数民族地区的反贫困行动进行督导、指导。在社会工作实务中,我将绘画疗法与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模式相结合,相得益彰。一是用于接案建立专业关系环节。良好专业关系的开端需要社会工作者了解案主前来求助的心理反应,仅仅靠来访者有限的语言表述尤其是对羞于表达或表达能力有限的儿童和社区矫正对象,很难了解其真实的需求,运用绘画,以画为题解析画或测验,可让沟通更顺畅,沟通内容更聚焦,互动交流效果更好,有利于更全面深入地把握来访者的问题和需求。二是适用于预估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确定来访者问题,要求诊断问题的形成、延续的主客观因素,以及与环境的关系,决定适合来访者问题的个别化服务。在预估面谈中,让来访者按要求进行自画像、房树人组合画、添加画等,社会工作者通过绘画解析,评估来访者的认知、情绪、压力、人格和人际关系情况,更准确、更客观地诊断问题的影响因素。三是运用于服务效果的评估。通过社会工作者的服务,来访者的改变和成长会投射于绘画中。效果直观、一目了然,还可利用前后画对比,让来访者心服口服。
本书是绘画心理学在婚姻家庭关系领域的运用实践成果,集结了作者的典型咨询个案。根据婚姻类型、爱情价值观和人的气质类型匹配不同绘画种类,以来访者的问题和需求选择不同的绘画主题,这是创造性的咨询工作,也是咨询方法的创新。评估时用画房树人或者自画像;如是情绪、情感和经济纠纷就用完型添加画;对于家庭关系引发的纠纷,就用家庭动态图等等。从绘画投射原理解读爱情、婚姻关系、亲子关系、人际关系密码,理清来访者自我意识和明确的自我需求,指导其自我调适关系障碍。本书的最后部分为绘画读心指导图典,系绘画疗法创始人严虎老师的多年研究成果,感谢严虎老师对本书的支持和关心。
本书让读者面对婚姻家庭关系的烦恼,按图索骥,读而解之,思而化之。更希望读者通过与家人的绘画游戏,画画、解析画,建立亲密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形成和谐的家庭关系。同时本书也可作为社会工作专业教师和学生的个案社会工作课程、家庭社会工作课程参考书。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帮助师生掌握个案服务的新方法、适合于中国国情的个案工作方法,提高个案教学质量和专业实操能力。
周桂英于王仙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