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9章
和平发展空间

在中国解放战争中,美国支持了国民党蒋介石集团,站在了中国人民的对立面。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后,国民党退居台湾,美国仍然与国民党台湾保持着外交关系。同时,美国政府并未承认中国政府的合法地位,也未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两国保持着半敌对关系。

国际环境中,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阵营与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阵营之间的冷战已经开始,中国与苏联、朝鲜关系友好,与美国、南朝鲜(韩国的前身,1992年,中韩两国正式建交后,中国官方才将“南朝鲜”的称呼改成“韩国”)关系紧张。

新中国建立之初1950年,积贫积弱的中国百废待兴,拥有世界最多人口的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2399亿元,占世界经济总量4.5%,只有美国的16.5%,全国财政收入仅为62亿元。

这一年,中国曾经的藩属国朝鲜爆发内战,初期朝鲜占有优势,韩国领导人李承晚向美国求救。美国从其自身战略利益出发于6月26日下令美海空军入侵朝鲜,6月27日美国在苏联代表缺席情况下要求联合国安理会讨论“亟需采取紧急军事措施”的提案,获得非法通过。随后16个国家的军队先后开进朝鲜半岛,军事介入朝鲜内战。

从6月26日起,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开始支持韩国李承晚军队作战。到9月15日,麦克阿瑟指挥了著名的仁川登陆战,朝鲜人民军腹背受敌,不得不向后撤退,朝鲜战局发生重大变化,朝鲜国家领导人金日成请求中国出兵援助。

对于是否出兵朝鲜,中国决策层出现了分歧。有人认为,中国当时面临的困难太多了,如:战争创伤尚未痊愈,国家和军队亟需休整;我海、空军均处于初创阶段;国内土匪、特务尚未完全肃清;部分军民有厌战情绪;土地改革工作尚未完成等。更为关键的是,美军作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在武器装备、后勤补给、战场机动能力等方面实力均大大超过我军。与美军作战,中国军队能赢吗?由此,主张不出兵或缓出兵。

彭德怀指出:“出兵援朝是必要的,打烂了,等于解放战争晚胜利几年。如美军摆在鸭绿江岸和台湾,它要发动侵略战争,随时都可以找到借口。”

东北是全国解放最早的地区,东北地区的经济恢复和建设在全国具有示范作用。周恩来指出:“中朝是唇齿之邦,唇亡齿寒。朝鲜如果被美帝国主义压倒,我国东北就无法安定。我国的重工业半数在东北,东北的工业半数在南部,都在敌人轰炸威胁的范围之内……如果美帝打到鸭绿江边,我们怎能安定生产?”

毛泽东指出:“我们对朝鲜问题,如果置之不理,美帝必然得寸进尺,走日本侵略中国的老路,甚至比日本搞得更凶……我们抗美援朝就是不许它的如意算盘得逞。‘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我们抗美援朝,就是保家卫国。我是不打无把握之仗的。这次派志愿军出国,我们中央一些同志经过周详的考虑研究,制定了持久战的战略,胜利是有把握的。”

抗美援朝是中国领导人在科学分析战争态势和敌我力量情况下慎重作出的决策。毛泽东将美国军事优劣概括为“一长三短”。“一长”是指“铁多”,“三短”是指“第一,战线太长,从德国柏林到朝鲜;第二,运输路线太远,隔着两个大洋,大西洋和太平洋;第三,战斗力太弱”。因此,美军“并不是不可战胜的”。与此同时,尽管中国面临的困难较多,却具备较多有利条件。如:经过多年战争洗礼,官兵战斗力凝聚力大大提升;各级指挥员经历多次战斗,具有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之敌的经验;东北边防军做了充足的准备,在军队人员数量上占据了绝对优势;加之全国人民的支持以及苏联的援助,中国参战是有胜利的把握的。

经过3年艰苦卓绝战斗,中、朝军队连续进行5次战役,把美国为首的15国联合国军队从鸭绿江边逐回三八线附近。1953年7月27日双方在板门店签署了停战协定。

从1840年到新中国成立,先后25个殖民主义国家入侵中国,朝鲜抗美援朝一战,打服了当时世界最强阵容的15国联军。

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对中国和世界都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实践证明,出兵朝鲜这一决策是十分正确的。

出兵朝鲜来自“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的战略思想。新中国建立之初积贫积弱,列强环伺,在西方列强眼中,中国仍是清末时期任人宰割的东亚病夫。中国通过抗美援朝一战让世界不再敢小觑中国,让列强不敢再觊觎我中华大地,抗美援朝的胜利为后期中国的和平发展赢得了重要的空间和时间。 OZuVrtHim++snxPiENJbgyewNBLMJdii1kUabOO+UfvRA3IQ7ynJR4njonM+PJc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