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董卓:第一大反角

在《三国演义》里,临洮(今甘肃岷县)人董卓是第一大反角,他与曹操是同一类型的人物,而且是曹操的政治楷模。

某种程度上说,董卓是东汉末年仅有的几个善于把握历史机遇的人。曾几何时,他不过是一个区区颍川郡轮氏县尉的次子(轮氏县治在今河南登封西南),最终竟然成了开创三国时代的一个叱咤风云的人物,这在讲究出身门第的当时尤其难得。要不是后来身败名裂,董卓应该是东汉一代由草莽武夫成长为政治领袖的样板。

董卓,字仲颖,少年时曾遍游羌人部落,结交了很多羌族头领。回乡后,有些头领去他家拜访,为了款待这些无肉不欢的朋友,董卓将自家的耕牛宰掉请客。耕牛是汉人家中一笔不小的固定资产,董卓这一举动让羌人觉得他很讲义气。回到部落后,头领们便凑了一千多头牲畜送给董卓。凭借这件事,董卓“以健侠知名”。

边章、韩遂勾结羌人反于凉州,董卓奉司空张温之命进讨先零羌,在望垣北被羌胡包围。当时董卓军在河边立营,董卓假装想要捕鱼的样子,命兵士在渡口筑坝,将那里壅成一个数十里的人工湖,夜间悄悄带领军士从坝下过河。军士渡过后,将堤坝毁坏。等到羌胡发觉要追击时,水已很深,无法渡河。

当时出击的六支军队,只有董卓全师而还,朝廷论功,升任他为并州牧。董卓不愿放弃军权,拒绝上任,带领军队屯于河东。此时恰好大将军何进命令各地将领带兵入京,董卓带着兵士驻于洛阳附近的夕阳亭。袁术放火焚烧宫殿的火光被董卓看见,于是他挥军疾进,在北邙山遇见了落难的少帝刘辩和陈留王刘协。

骑都尉鲍信在董卓未进京前,劝袁绍趁其新至疲劳,发兵掩袭。袁绍畏惧董卓,不敢先发。事实上,董卓在进京前根本没有料到洛阳会发生如此变化,他的兵力总共不过三千人,大部分人马都留在了河东。为了迷惑洛阳的官员,董卓隔四五天就派出他的军队趁着夜色悄悄潜伏在洛阳附近,次日再鼓噪入城。人们不清楚董卓的虚实,都以为他的士兵不可胜数。何进、何苗手下的禁军将领此刻群龙无首,看到这种情况,便归顺了董卓。当时洛阳附近还有执金吾丁原的部队,董卓诱使丁原部将吕布杀掉了他,将这支部队吞并。这样,洛阳周围已经没有能够和董卓抗衡的人了。

当初董卓在北邙山遇见刘辩兄弟时,刘辩大概受惊过度,竟然连话都说不清楚。而年龄只有八九岁的刘协却毫不惧怕,董卓问起祸乱原因时,他口齿伶俐,自始至终,无一失言。董卓很喜欢刘协,当他在洛阳站稳脚跟后,便想废刘辩,立刘协为帝。这个想法遭到众多大臣的反对。

董卓的这次废立似乎不是篡位前的行动,他大概是想仿效霍光废昌邑王的故事,用废立这个手段来专总朝政。况且,董卓立献帝后的所作所为并不像一个篡位者的行为。史载刘辩为人“轻佻无威仪”。这样暗弱的皇帝是每个想篡位的权臣都喜欢的,但董卓偏偏要改立刘协。董卓心里肯定清楚,这两个小孩子难对付的是谁。他如果这时就想篡位,还不至于蠢得要先为自己制造障碍。他这次废立的目的大概是为了建立霸府政治,通过自己的凉州集团控制政局。

董卓掌权后,接连任命了好几位名士担任关东的刺史、郡守,如尚书韩馥出为冀州刺史,侍中刘岱出为兖州刺史,即使曾经得罪过他的袁绍,董卓也将其封为勃海太守。朝廷的官员当时也有一批名士,对待这些名士,董卓火箭般提用。如蔡邕,三日之内历任三台,接着官居侍中;荀爽先被辟为平原相,上任的路上又被拜为光禄勋,刚干了三天,又被提拔到司空的位置。

不过,名士们非常不喜欢投奔这个凶暴的家伙。蔡邕极不想为董卓装点门面,但他刚刚试图加以拒绝时,董卓便阴险地告诉他:“信不信我把你全家砍了!”于是,可怜的蔡邕只好屈服。

董卓擢拔贤良的举动并未使得天下归心。他本以将领起家,不属于士林一类,根不正,苗不红,无法领导士林出身的名士。同时,董卓的军纪也是个问题,当时洛阳极其繁华,董卓不思好好治理,反而放纵部下掠财劫色,他还给这种抢劫行为起了个名称:“搜牢”。如此行为,自然得不到百姓的拥护。

董卓让袁绍等人出任州郡牧守的举措,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助长了地方割据势力,从此覆水难收,统一的东汉皇朝最终因此寿终正寝。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董卓是东汉皇朝的终结者。

初平元年(190年)先后兴兵声讨董卓的关东诸侯,除了袁绍,还有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勃海太守袁绍等。他们歃血盟誓,一致推举并不在场的袁绍为盟主。

董卓被关东联军击败后,于初平二年四月到达长安。此时的董卓已明白大势不可挽回,于是,他在长安附近的郿建造了郿坞,里面储存了够吃三十年的粮食,又对家人大封官爵,甚至襁褓中的婴儿也被封侯。董卓此时意气骄盈,但万万没有想到,他认为最可靠的王允此时正将手放在背后,悄悄磨着刀子。

董卓迁居郿坞后,王允开始联络其他官员,策划除掉董卓的方案。然而,王允等人都是文官,要杀董卓这样将领出身的人不太容易,此时他迫切需要一个剑客类的人物,这个人就是吕布。

历史中的董卓确实死于吕布之手,但故事经过并非是《三国演义》所写的那个样子。貂蝉纯属子虚乌有的一个人物,王允也用不着使什么“连环计”。

初平三年四月,献帝有疾新愈,召百官会于未央宫。当时有童谣传道:“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犹不生。”千里草,即董字;十日卜,即卓字。又有道士在布上写了一个“吕”字,在董卓进宫的路上歌道:“布乎!”董卓不悟。进宫前,董卓的马忽然停止不前,他有些疑虑,想要返回,吕布则力劝董卓进宫,在掖门将董卓杀死。

董卓的废立之举通常被人们认为是企图建立董家天下的一个重要步骤。其实,至少在《三国志》及《后汉书》董卓本传中,并无有关董卓图谋不轨的记载。董卓此举是着眼于巩固和扩大自己的政治权势,但结果却给予政敌以强有力的借口,这无疑是他一生之中最大的失误。

董卓虽有才华,却严重缺乏政治家的头脑和胸怀;他迷信武力,滥施淫威,全然不明白人心向背的重要性,从根本上忽略了长期执政所需要的社会基础。因而,尽管史书中有关董卓横行不法的部分记载不无可疑之处,但他最终还是被人们认定是《三国演义》中最大的反派人物,这完全是咎由自取。 2YGyCOCubUUNOFZlu/fSmWIkQrSuLbSBC1riBOOKxGaZfSrNItbzmtWg5pucYTR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