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阑(管)邑”与武王伐纣的战略部署

在周族灭商的过程里,占领阑邑也是重要步骤之一。周人在勘黎、伐于、伐崇后,基本上控制了晋南和豫西,进攻商都朝歌可以走两条路线,一条是自丰镐至洛邑后继续东进,经巩、偃师、虎牢、荥阳至阑(管邑),然后北渡济水、黄河,抵达朝歌之郊;另一条是自洛邑北上,在孟津渡河,再沿黄河北岸往东北方向进军,到达牧野。武王、太公选择了后一条道路,因为若从阑邑北进,需要涉渡济水、黄河两条巨川,庞大的战车部队渡河费时费力。当地距离商朝王畿和敌军主力较近,渡河时易受阻击,只能背水迎敌,犯兵家之忌,是很被动的。另外,管邑以东、以南的商朝属国若发动袭击,也会对其侧翼造成威胁。但是在孟津渡河,对岸的于(今河南省沁阳市)、黎(今山西省长治市南)等重镇早被周师攻占,大军涉渡时不受敌人干扰,可以免遭“半渡而击”。尽管周师主力伐纣途中未经管邑,但武王在师渡孟津、开赴朝歌之前,仍然先发兵占领了这一战略要地

控制管邑对战局发展的有利因素主要有以下两点。第一,能够吸引商朝军队的注意,诱使他们关注管邑周军的动向,借此掩护主力在孟津的渡河行动。第二,当时豫东、豫南还有不少与周人敌对的商朝属国,如陈(今河南省淮阳区)、卫(今河南省滑县南)、磨(亦作历、栎,今河南省禹州市)、蜀(即蜀泽,今河南省新郑市西南、禹州市东北),据《逸周书·世俘篇》记载,武王在攻克朝歌、灭亡商朝以后,才命令大军分六路南下,去征服它们。周族军队在决战前占领管邑,守住这一交通枢纽,既能北上威胁商都,又能在主力部队奔赴牧野时,有效地保护其侧翼及后方的安全,抵御周围敌对势力可能发动的袭击。利簋的铭文表明,武王在克商后的第八天就赶到管邑,封赏功臣,并把管和附近的祭(蔡)封给了担当监视商族遗民重任的管叔、蔡叔,让他们带领兵马驻此要地,防备宿敌殷人和东夷的反叛。武王回到丰镐以后,又屡到阑(管)巡视,《逸周书·文政解》曰:“惟十有三祀,王在管,管、蔡开宗循王。”是言二叔在管开启宗庙迎接,并听从武王训示,这与商代的阑邑内设置宗庙、大室的情况相似,亦表明它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DUtT/c3SYD0PtefQFxw2XXKJlQMqbDlK90IwL+fsG40QjCkvlOKViNWencgeSZS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