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讲
什么是哲学

▎哲学的本质就是追求真理,而不是拥有真理。

哲学是什么以及它的价值是什么?这是有争议的。人们要么期望从哲学中获得非凡的启示,要么将哲学看作空洞的想法而嗤之以鼻。人们要么带着敬畏而把哲学视为卓越人士的重要努力,要么将哲学鄙视为梦想家的多余思绪。人们要么把哲学当作事关每个人的事情,因此在根本上必须是简单易懂的,要么就把哲学当作是玄而又玄,因此是无法从事的工作。冠以哲学之名而出现的东西,已经为上述矛盾的判断提供了实际的例子。

对于一个信仰科学的人来说,最糟糕的是,哲学根本没有任何普遍有效的结论,也没有可以认识并拥有的东西。各门科学在其领域中都有确定无疑和普遍认可的知识,然而哲学在经过了数千年的努力之后仍然没有做到这一点。不可否认的是,哲学对于最终的认识对象一直没有达成一致。从确定基础出发并且人所公认的东西,都成为了科学,并属于特定的认识领域,而不再是哲学。

哲学思考也不像科学那样具有进步的特征。我们的知识,当然比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多得多。但我们很难说:我们比柏拉图更进一步了。我们只是在他使用的科学认识的材料上更进一步了。就哲学本身而言,我们可能还达不到他的水平。

哲学的每一形态都不同于科学,因为所有的哲学都没有得到一致的认可,而这是哲学的本质所造成的。在哲学中所获得的确定性类型不是科学的确定性(即对每个人的理智来说都一样的确定性),而是一种要在人类的整体本质中才能获得的亲证。科学认识面对的是不需要每个人都去认识的个别对象,然而哲学认识面对的是涉及人之为人的存在整体,以及真理——在哲学认识的光芒中,它能够比所有的科学认识都更深入真理中。

尽管成熟的哲学与科学息息相关,并以科学在各个时代的进步为前提,但哲学的意义有另外的本原。在人类觉醒的时候,哲学出现在所有科学之前。

* * *

我们可以在一些值得注意的现象中设想 没有科学的哲学:

第一,在哲学问题上,几乎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有能力做出判断。尽管人们承认,在科学中,学习、训练和方法是理解的条件,但在哲学方面,人们都认为自己能够直接参与并发表意见。自身的人类存在、命运和经验,就被认为是充分的前提了。

我们必须承认哲学对所有人都是开放的。哲学专业工作者所走的最艰难的哲学路径只有通向人类存在时才有意义,而人类存在取决于存在及其自身是如何被意识到的。

第二,哲学思维必须始终是原初的。每个人都必须亲身进行哲学思考。

孩子们提出的问题就是奇妙的迹象——表明人类原初就是有哲学思维的。人们经常从孩子们的嘴里听到直达哲学思想深处的话。我讲一个例子:

一个孩子想知道:“我总是试图认为,我是另一个人,但我总还是我自己。”这个孩子触及到了确定性的原初性以及自我意识中的存在意识。他惊讶于自我存在之谜、由他人出发无法把握之谜。他疑惑地站在了这个界限面前。

另一个孩子听说了创世史:起初,上帝创造了天地……。他立即问道:“起初之前是什么?”这个孩子经验到了进一步追问的无限性、理智的无止性——对他来说,最终的答案是不可能有的。

另一个孩子在森林草地上散步,听人讲述精灵们晚上在那里围成圆圈跳舞的童话故事。她说:“世上根本就没有精灵……”人们就给她讲现实的东西,观察太阳的运动,解释究竟是太阳运动还是地球自转的问题,并给出理由:地球呈球形,并且是自转的。“哦,这根本不是真的。”女孩用脚跺着地面说:“地球是不动的。我只相信我所看到的。”人们又说:“那你也不信慈爱的上帝吧,因为你也看不见上帝。”女孩愣了一下,然后很坚定地说:“如果没有上帝,那么我们根本不会存在吧。”这个孩子惊讶于人的此在:人不是自生的。她理解了不同追问的区别,即追问的是世界中的一个对象,还是存在本身以及我们在整体中的存在。

另一个女孩爬上楼梯去探望亲人。她意识到一切总在变化、消逝,就像从来没有存在过一样。“但一定有固定不变的东西……现在我要上楼去找姑妈,而这是我不想改变的。”由于对万事万物的变动不居而感到惊讶和恐惧,所以她无奈地想寻找出路。

任何收集这些个案的人都可以整理出丰富的儿童哲学。显然,认为孩子们是从父母或其他人那里听到这些的,这一反对意见根本不是严肃认真的想法。认为孩子们不能做进一步的哲学思考并且上述表达只是偶然的,这一反对意见忽视了这样一个事实:孩子们往往有一种随着他们长大而失去的天赋。这就好像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们进入了习俗和意见的监狱、被掩盖和无法质疑的监狱,从而失去了孩子的无拘无束。孩子在正在生成的生命状态中仍然是开放的;他感受着、看着并询问着在他看来稍纵即逝的东西。他会忘却自己在刹那间所感悟到的东西,而当负责记录的成年人在后来告诉他曾经说过与问过的东西时,他会深感惊讶。

第三,原初的哲学既表现在儿童身上,也表现在精神疾病患者身上。有时(很少的情况下)就好像是,遮掩的束缚被松开了,而动人的真理就被说出来了。在某些精神疾病的早期,患者会有震撼的形而上学顿悟,尽管就形式和语言而言,这些顿悟并不出类拔萃,也没有客观的意义,除非是像诗人荷尔德林或画家梵·高那样。但是,无论是谁碰到这种情况,都难免产生这样的印象,即承载我们生命的地基破裂了。一些健康的人也熟悉从睡眠中醒来时曾体验到的极其深刻的意义,但当完全清醒时,这些意义又消失了,人们只会感到无法再深入了解那些意义了。有一句话有很深的含义:儿童和傻子会说真话。但是,我们在伟大的哲学思想中学到的创造原初性不在这里(儿童和精神疾病患者),而在数千年来在其无拘无束性和独立自在性中出现的少数伟大的思想家那里。

第四,由于哲学对人们来说是无可回避的,所以它总是存在于公众话语、传统谚语、流行的哲学习语、主导的信念中,例如在启蒙语言、政治信仰中,但最重要的是,它从一开始就存在于神话中。哲学是源源不断的。唯一的问题是,哲学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的,是善还是恶的,是混乱还是清晰的。任何拒绝哲学的人,都会在自己没有意识到哲学的情况下运用一种哲学。

那么,什么是普遍而又独特的哲学呢?

在古希腊语中,哲学家(philosophos)这个词是在与智者(Sophos)的对比中构造出来的。热爱知识(本质)的人不同于称自己为智者并拥有知识的人。这个词的意义一直延续到今天:哲学的本质就是追求真理,而不是拥有真理,尽管哲学经常会陷入教条主义,即成为用定理来表达的、最终的和可教导的知识。哲学意味着永无止境。哲学的问题比答案更重要,而且每个答案都会带来新的问题。

但这种永无止境(处在时间中的人类命运)隐藏在深度满足的可能性中,即在那完善的瞬间中。这种完善绝不在可以言说的知识中,不在陈述与证词中,而在人类存在本身呈现的历史实现中。哲学的意义就是获得一个人身处其中的境况现实。

永无止境的探索或找到瞬间的安宁与完善——这不是哲学的定义。哲学没有超出其上的东西,也没有与其并列的东西。哲学也不是由其他东西派生而来的。每一种哲学都通过它的实现来定义自己。哲学是什么呢?这是需要人们去探索的。因此,哲学就是活跃的思考与对这些思考的沉思(反思),或者说是实践和谈论思考。只有通过自己的尝试,我们才能知道世界中的哲学是什么。

但是我们可以谈谈如何进一步表述哲学的意义。没有任何表达可以穷尽哲学的意义,而且也没有唯一的哲学意义表述。我们从古人那里知道:哲学(就其对象而言)是对神与人的认识,是对作为存在者的存在者的认识,进而(就其目标而言)是关于学习死亡、在思考中追求幸福、模仿神圣的知识,最后(在其综合意义上)是所有知识的知识,所有艺术的艺术,不局限于单一领域的根本科学。

今天,我们或许可以用以下程式来谈论哲学。它的意思是:

从本源上去看现实;

根据我在思考中把握自己的方式,在内心行动中去掌控现实;

展开广阔的包容性;

通过爱的斗争获取真理的意义,以便实现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即使面对陌生人和不合作的人,也耐心与清醒地保持理性。

哲学就是人要通过聚精会神的方式去成为自己,从而参与到现实中。

* * *

尽管哲学可以通过简单而有效的思想形式打动每个人,甚至是孩子,但对哲学的有意识锤炼,是一项未完成的、总是要重复的、一直作为当下整体而进行的任务。哲学体现在伟大哲学家的著作中,以及声望较弱的哲学家的回响中。只要人依旧是人,那么对于这项任务的意识就会觉醒——无论是以何种形式。

哲学并非在今天才受到极端的攻击,并被完全否定为多余和有害的东西。哲学有什么用呢?在人身处困境中时,哲学是无用的。

教会的权威思维方式拒绝独立的哲学,因为哲学疏远上帝,引诱人进入世俗世界,并用虚无的东西败坏人的心灵。政治极权主义的思维方式是这样批评哲学的:哲学家们只是以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但改变世界更重要。这两种思维方式都认为哲学是危险的,因为哲学瓦解了秩序,宣扬了独立精神,从而引发了反抗和异端,欺骗并引诱人们偏离现实的任务。神启给予我们的彼岸招引或无神论的、自立的此岸力量,都想要消灭哲学。

此外,人们可以从日常的健康的人类理智中得出简单而有用的标准,但哲学不能提供这样的东西。被认为是最早的古希腊哲学家的泰勒斯,受到了女仆的嘲笑,因为他在看满天繁星时掉到了井里。既然他在身边的事务上如此笨拙,那么他为什么要去探寻遥远的东西呢?

哲学应该为自己辩护,但这是不可能的。哲学不能凭借它对其他东西有用来为自身进行辩护。哲学只能诉诸真正促使每个人进行哲学思考的力量。哲学可以知道的是:它正在为人类本身追求一种无目的的、抛开世俗世界得失的、人之为人的事业,并且只要人活着就要去实现自身。即使是敌视哲学的力量,也无法避免思考自己的意义,然后制造有目的的思维产品,以便替代哲学,但这受制于达到预期效果的条件。这些思维产品仍然证明了,人是无法回避哲学的。哲学永远都会存在。

哲学不能战斗,也不能证明自己,但可以传播。哲学在受到压迫时不会反抗,而在广为人知时也不会取得胜利。哲学栖身于将所有人都联系起来的一致同意中。

自2500年前,哲学就以宏大与系统联结的方式存在于西方、中国和印度。与我们对话的是伟大的哲学传统。哲学思想的多样性、矛盾性和彼此排斥并以真理自居的特性,这些都不能阻止它在根本上有一种唯一的东西在起作用。没有人可以占据这种唯一性,并且所有认真的努力都一直围绕着这种唯一性:永恒而唯一的哲学。如果我们想以最澄明的意识和本质进行思考,那么我们就要依赖我们进行思考的历史根基。

▎哲学的本质就是追求真理,而不是拥有真理,尽管哲学经常会陷入教条主义,即成为用定理来表达的、最终的和可教导的知识。哲学意味着永无止境。哲学的问题比答案更重要,而且每个答案都会带来新的问题。

哲学的意义就是获得一个人身处其中的境况现实。

哲学就是活跃的思考与对这些思考的沉思(反思),或者说是实践和谈论思考。只有通过自己的尝试,我们才能知道世界中的哲学是什么。

哲学就是人要通过聚精会神的方式去成为自己,从而参与到现实中。 39vcghvFoX0sGaO49WKEE/YGIHN/5YX7eyRpnrFKD4bwxIbBaGFJpVuuPQs1aMC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