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文化视窗

“中国皇后”号的东方之旅

绘图:张灵芝

作者:程亚文
翻译:马星凝

“中国皇后”号满载着皮革、棉花、胡椒、人参、毛衣等商品,开始了向神秘东方驶去的未知旅程。这一年,东方的大清帝国正处在“康乾盛世”的大好时期。大清帝国的臣民不会意识到,他们正以一种特别的方式,卷入了万里之外的北美纷争。

1784年2月22日(清乾隆49年),在美国纽约曼哈顿一角,一大群人聚集在哈德逊河岸边,向一艘从港湾驶过的商船发出阵阵欢呼。这艘被命名为“中国皇后”号的商船,鸣炮13响(代表美国邦联国家13个组成部分),向人群致意,而岸边的乔治堡则以加农炮回礼。站在船上的船长约翰·格林(John Green),眼里闪动着激动的泪光,就在3个月前,他面前的乔治堡还飘扬着英帝国的米字旗,而在此刻却已换成了星条旗。星条旗在阳光下显得格外舒展,令人备感亲切。

“中国皇后”号满载着皮革、棉花、胡椒、人参、毛衣等商品,开始了向神秘东方驶去的未知旅程。这一年,东方的大清帝国正处在“康乾盛世”的大好时期。大清帝国的人不会意识到,他们正以一种特别的方式,卷入了万里之外的北美纷争。

“中国皇后”号为什么驶向中国?开辟北美商船东方之旅的幕后主导者是做过北美邦联国家财政总管的罗伯特·莫里斯(Robert Morris),他同时还是大陆会议代表。莫里斯发现,北美13块殖民地通过“独立战争”,与英帝国划清了界限,开始自己当家作主。但新生国家却因为连年战争,经济萧条,商业停顿,通货膨胀居高不下。邦联国家“快乐却贫穷着”,还由于英帝国撤销了以前给予殖民地的种种优惠,经济雪上加霜。尤其是英帝国实施贸易封锁政策,切断了邦联国家与英属西印度群岛的一切经济往来,这几乎是致命打击。在独立战争爆发之前,英属西印度群岛是北美殖民地的主要海外商业渠道。

莫里斯打起了中国的主意,这不是心血来潮。当时的中国人难以想象,万里之外的“中华上国”也会与美国的独立战争扯上关系。在1773年的波士顿倾茶案中,塞缪尔·亚当斯(Samuel Adams)和约翰·汉考克(John Hancock)带领的那帮“独立斗士”,从英属东印度公司的船上扔下海的就是来自中国的茶叶。而早在独立战争爆发前的数十年,包括瓷器、丝绸、茶叶和被称为“南京布”的棉织品就在英帝国商人和北美走私者的经营下已经被北美大众所熟知。尤其是茶叶,在这一时期几乎改变了北美人的饮食习惯,上层人士皆以饮茶为荣。

莫里斯和他的“同伙们”是英帝国人眼中的“走私犯”,他们常常违背英帝国法令到荷属西印度群岛走私茶叶,乃至到独立战争爆发之前,北美殖民地消费的茶叶高达九成都是通过走私进入的。

莫里斯在茶叶走私中尝到了甜头,而他又是独立战争的资金筹集者。就此而言,说中国也曾经无意识资助过美国独立战争并不为过。

对“中国皇后”号的出海远行,邦联政府可谓煞费苦心,大陆会议专门为它提供了一个海上通行证,该文件开头不免夸张离奇:“致所有亲见或聆听本文件的最最尊贵、最最强盛、崇高、杰出、高贵、庄重、睿智、卓见的皇帝、国王、王子、公爵、伯爵、男爵、勋爵、市长、镇长和所有贵宝地的法官、军官、摄政王,无论教会或世俗。”这份未免滑稽的海上通行证,反映了当时北美人对遥远的东方既充满憧憬,又因从来没有接触过而几乎一无所知。

作为美国开往中国的第一艘商船,“中国皇后”号无论是海上航行还是开辟与中国的商业往来都比想象的顺利得多。“中国皇后”号先是穿过大西洋,在佛得角停靠,又绕过非洲南端,再经印度洋,于当年7月中旬到达印度尼西亚附近的巽他海峡。在这片海盗出没的地方,美国人有幸得到了“友好之邦”法国的两艘武装商船“海王星”号和“费比乌斯”号的帮助。在它们的引领下,于当年8月中旬进入中国珠江海域。

在法国人的帮助下,美洲来客在广州建立起了美国商馆,地址就在赫赫有名的广州“十三行街”附近。而这一趟旅行的实物收获,一是意外获得了大清帝国皇帝的馈赠,包括“2头牛、8袋面粉、7坛酒”,这鲜明地体现了东方帝国“厚往薄来”的古老传统,客人大老远过来,不能让他空着手回去。尽管初来乍到的美国人,不懂规矩,没有献上当时东方帝国对西方来客感兴趣的“自鸣钟”等礼物。

从北美到中国,“中国皇后”号的首航花了半年时间,但它无疑是值得的。隔着太平洋的中美两国,自此有了直接的商贸往来。

另一个经济收获是,在卖掉了随船带来的货物后,到当年12月28日启程返航时,“中国皇后”号满载着在中国采购的精美物品,包括700箱武夷茶、100箱熙春茶、2万匹南京棉,以及大量瓷器,这为航行资助者带来了30727美元的回报。

1785年5月11日,在历经15个月、航行32,458英里后,“中国皇后”号回到纽约。在哈德逊河岸边人群的欢呼声中,再次鸣炮13响,庆祝东方之旅取得成功。“中国皇后”号上的高级大班向时任邦联国家外交总管的约翰·杰伊(John Jay)做了工作汇报,介绍了大清帝国“广州体制”的贸易规则,认为与中国通商有利可图,建议加强美中贸易。杰伊非常肯定“中国皇后”号的工作成果:“美国公民首次与中国建立直接贸易大获成功,主事者和参与者都与有荣焉,国会议员对此十分满意。”

“中国皇后”号商船是混乱北美局势的产物,它的成功首航开启了太平洋两岸中美两国的通商历程。自此之后,越来越多的美国商船前往中国,又开辟了直接经由太平洋的新贸易路线。“中国皇后”的旅行对美国有着多重意义,既有利于美国国内经济恢复,也象征了美国在经济上的独立,不再受欧洲支配。新生的美利坚合众国,也由此步入了向“列强”转变的历程。

绘图:张灵芝 E+XiTTrseGOAjKK/78zAuoeFgt9QbtA2AdVj6QSJivvbE1N5ww/CGIwWkvyf+hH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