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导读

贾平凹是当代文坛影响最大、作品最多的著名作家之一,是当代文坛屈指可数的文学奇才,也是当代中国可以进入世界文学史册的为数不多的作家之一。他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发表作品,迄今四十余年,以兼具中国传统审美精神与探索性、现代性蜚声文坛,尤以长篇小说和散文创作成就最高。贾平凹称,他创作的最大追求就是用中国传统美的表现方法,真实地表达现代中国人的生活和情绪。他用众多优质的文学实践,一次次创造着文学领域的奇迹,成为中国当代文学当之无愧的一座高峰。

1952年农历二月,贾平凹出生于秦岭深处的陕西丹凤县棣花村,父亲是乡村教师,母亲是农民。少年时,家庭遭受毁灭性摧残,沦为“可教子女”。1972年以偶然的机遇,进入西北大学学习汉语言文学。此后,一直生活在西安,从事文学编辑兼写作。贾平凹自小喜欢写作,曾经在少年时候参加劳动的间隙尝试写作,用细腻的语言描写他看到的世界。正式发表作品是1974年,从此走上文学道路,引起文坛关注。贾平凹坚持文学创作四十余年,一直笔耕不辍,创作了十六部长篇小说,不可计数的诗歌、散文和中短篇小说,尤以长篇小说和散文创作成就最大,几乎拿遍了国内外各种文学奖项。

1978年,以《满月儿》获得全国第一届短篇小说奖,1982年以《腊月·正月》获全国第三届优秀中篇小说奖,1989年以散文集《爱的踪迹》获第一届全国优秀散文(集)奖,2005年以《贾平凹长篇散文精选》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2008年,以长篇小说《秦腔》获得了第七届茅盾文学奖。之后十余年间,贾平凹又陆续创作出了其他长篇小说《高兴》《古炉》《带灯》《老生》《极花》《山本》等等。在长篇小说创作的间隙,还创作了大量优质的中短篇小说和散文作品。

而且,贾平凹的作品很早就受到国外汉学家和研究者的关注,1987年以长篇小说《浮躁》获美国美孚飞马文学奖,1997年以长篇小说《废都》获年法国费米娜文学奖,2003年获得由法国文化交流部颁发的“法兰西共和国文学艺术荣誉奖”,当时的法国驻华大使在给贾平凹的贺信中说:“您的作品在法国影响很大,这项荣誉是授予您作品内容的丰富多彩性与题材的广泛性。”2013年2月,贾平凹再次获得法国文学艺术界的最高荣誉“法兰西金棕榈文学艺术骑士勋章”,法国驻华大使白林说:“文学是没有国界的,我们法国人热爱中国文学,尤其是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古典文学,我们也热爱中国当代文学,贾平凹先生的作品为我们描述了一个当代中国,记述了当代中国是如何地适应现代化的种种变化的。”白林认为,虽然贾平凹的作品呈现出一种浓厚的陕西色彩,他书中的故事几乎都发生在陕西,但他的作品其实对各个国家都具有意义,“从中我们能够认识到,一个国家的发展需要尊重文化传统,需要尊重自己的人民,哪怕是那些默默无闻的、在基层的小人物也值得我们尊重,比如《带灯》中的女主角。也就像带灯这两个字的意义一样,文学可以在黑暗中给我们带来一丝曙光。”

在这些大部头的长篇小说之外,贾平凹最受人关注的是其大量的散文佳作,以取材广博、自然韵致、富于哲思而独具一格,成为中国当代的散文大家,为中国散文的发展壮大贡献了优秀的艺术实践。

贾平凹的散文内容宽泛,社会人生的独特体察、个人内心的情绪变化、偶然感悟的哲理等等皆可入文。他常用轻淡的笔墨,再现现实生活中人们习以为常的又经常忽视的景象,但却能引人入胜。贾平凹的大部分散文都闪烁着哲理的火花。这种哲理多出自作家生活的体验和感悟,而非前人言论的重复,哲理的诠释过程也就是文章的重心,极富情致和个性。他的散文取材自由,多关注日常生活,几乎没有什么限制和禁区,什么都可以写。日常生活中的种种,信手拈来便是题材,一切平常事物,貌似无奇、无趣、无味的事务,都可以作出解释,挖掘出事物之外的含义与韵致。

贾平凹重视语言的精致与修炼,既讲究用词,又不着痕迹,他的语言,尤其是散文语言,是中国作家中独一无二的,吸收了中国传统语言的精髓。他从开始创作,就展现了超强的语言塑造能力,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作品,其语言的韧劲、力道与成色,已经相当醇熟,摆脱了幼稚与装饰。他曾这样说过:“不管你写小说还是写散文,语言是第一的。就像一个人一样,别人能对你一见钟情,首先是你的形象呀。文学就是语言的艺术”,“衡量一部作品,主要看心灵方面的东西和文字方面的东西,心灵的东西是在文字背后,是渗透出来的”。他对孙犁的语言推崇备至:“孙犁只有一个……模仿者只看到他的风格,看不到他的风格是他生命的外化,只看到他的语言,看不到他的语言有他情操的内涵,便把清误认为了浅,把简误认为了少。”

贾平凹的散文从抒写的内容和笔调去看,可以归成五类:第一类是情绪小品,以抒写某种特定的情绪为主,如《大洼地一夜》就是代表;第二类是场景小品,以写各类场景为主,如《静虚村记》《黄土高原》等;第三类是人物小品,粗线条勾画人物为主,如《摸鱼捉鳖的人》《在米脂》等;第四类是随笔,综论人生,针砭世情,如《人病》《牌玩》等;最后一类是风物小品,描摹风俗,记述玩物,如《陕西小吃小识录》《玩物铭》等。贾平凹于传统的散文写作中,取了个大突破——凡对社会、人生的独特体察,个人内心情绪(爱与恨),或偶尔感悟到的某些哲理等,都呈现文中。其作品已有多篇选入语文教本中。

目前入选语文教材的篇目有《风雨》《我不是个好儿子》《月迹》《落叶》《丑石》《一棵小桃树》等。

《风雨》一文,文中虽不著一“风”一“雨”,却处处在写风雨,通过侧面烘托的手法,生动地展现了狂风暴雨中种种事物的情态,表现了风雨之大之猛烈,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儿童天真纯洁性情的讴歌和赞美之情。《我不是个好儿子》是一篇以母爱和真情而感人肺腑,具有情感深度的优秀散文。《月迹》通过山村儿童追月迹的故事,体现了中秋月夜月亮的淡雅,说明了童心创造力的高超,也告诉人们:人人都可以拥有美,美属于每一个人。《落叶》的语言朴实、优美、婉转。文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和排比等修辞手法,并采用递进式结构,层层深入,最后悟出了“落叶”的内在含义,它向我们揭示了这样一个真理:人如树木,生命的目标在不断地推陈出新、去旧迎新,不要哀叹衰老,那是世间万物的规律,无人能违背。《丑石》则借物说理,借助了一个公认为平凡的对象——一块顽石,通过强烈的对比,说明了一个道理:人们的无知,并不能掩盖和抹杀那“默默忍受”多年,而“不屈于误解、寂寞的生存的伟大”。《一棵小桃树》同样托物言志,通过作者深情的回忆笔调,通过它坎坷的出生、成长到迷茫和看到希望的描述,反映了青年一代在迷茫和探索正成长的真实历程。

贾平凹是中国优秀作家的典范,阅读他的作品能使我们的学习和人生得到提高和丰富。这本书收纳的只是他作品中非常少的一部分,是冰山之一角,远不能概况和描述清晰作家的艺术成就,希望大家在学习工作之余,多多阅读、细细品味,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去感受文学作品的美好与深睿。

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

作者像

中国文学

静中开花 zTm9lhfFCLhaDZVueowtpV3ZumGV+1Cp2JTr7urtU45Scf0MUrA+U2JYhZdJYDn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