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杂诗,己卯自春徂夏在京师作,得十有四首(选五首)

其二

文格渐卑庸福近,不知庸福究何如 [1] ?常州庄四能怜我 [2] ,劝我狂删乙丙书 [3] (庄君卿珊语也 [4] 。)

这组杂诗,是己卯年,即嘉庆二十四年(1819),自春至夏在北京写的。诗体皆为七言绝句,内容为自述,涉及思想、学术、文章、交游等方面。这里选了第二、第六、第八、第十二、第十四,凡五首。原诗诗末自注照录,用括号括起。这第二首是就自著《乙丙之际著议》(或称《乙丙之际塾议》)而发的。《著议》是嘉庆二十年、二十一年两年间写的一组富有战斗性的政论文章,讥评弊政,倡言改革,思想敏锐,语言犀利,多触时忌,受到达官贵人的非议,给作者招致了祸患。这正是友人劝他大加删改的缘由。这首诗揭示了表现性情思想的文章与个人安危祸福的关系,反映了清王朝文网的严酷,并委婉地表达了自己坚持理想、不屈不挠的斗争决心。

其六

昨日相逢刘礼部 [5] ,高言大句快无加 [6] 。从君烧尽虫鱼学 [7] ,甘作东京卖饼家 [8] (就刘申受问《公羊》家言。)

这首诗写自己从刘逢禄受《公羊春秋》、接受今文经学后的感受与志向。经今、古文学之分始于西汉景帝时古文经传的发现。今文经传是西汉政府五经博士官所用经书的隶书写本,古文经传相传是秦始皇焚书时散佚在民间、隐藏在墙壁中的战国古文字写本。经今、古文学的区别,不仅表现在文字、版本上,更主要在于解说和学风的不同,实际上是两个不同的学术派别和思想派别。今文学派认为六经大部分是孔子所作,他们研究经学就是要阐发孔子所寄托的微言大义,通经致用,实际多附会六经,借题发挥。古文学派认为六经是史书,不存在孔子所寄托的微言大义,他们研究经学,重在分析字句,考证名物典制,为解经而解经,求其本义。就学术而论,今文学浮夸,古文学质实;就思想而论,今文学较活泼,古文学较保守。今文学在东汉末年衰落,直到晚清才又复兴。清王朝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大兴文字狱,实行思想禁锢,使脱离现实、不涉政治的考据学(又称汉学,属古文学传统)畸形发展,至乾嘉时达到高峰。鸦片战争前后,在国内阶级矛盾尖锐、国外面临资本主义列强侵略的形势下,一部分清醒的封建阶级知识分子,意识到社会危机,要求“变通”以挽救局势。他们鄙弃钻故纸堆的正统汉学,寻求新的思想武器,树起了含有“变通”“经世匡时”思想的今文学旗帜。晚清今文学,初期还未跳出学术领域,庄存与、刘逢禄、宋翔凤等人,还只是根据汉代经今文学仅存的一部著作——何休的《公羊解诂》来解释经典的经师。但当今文经传,特别是有“张三世”、“通三统”、“受命改制”等“非常异义可怪之论”的《公羊春秋》,一经改良主义前驱思想家(如龚自珍、魏源)及资产阶级改良派思想家(如康有为等)所利用,便成为讥切时政,倡言变法的武器,从而使今文学派与当时先进的思想潮流相汇合。这是晚清经今文学派的新特点,龚自珍就是这一新学派的创始人物。龚自珍少时就跟他外祖父、著名的乾嘉学者段玉裁学过《说文解字》,传统文字训诂之学的造诣很深。这首诗是他在思想上与汉学决裂、破旧立新的宣言。《己亥杂诗》其五九:“端门受命有云礽,一脉微言我敬承。宿草敢祧刘礼部,东南绝学在毘陵。”可与此互参。

其八

偶赋山川行路难 [9] ,浮名十载避诗坛 [10] 。贵人相讯劳相护 [11] :“莫作人间清议看 [12] 。” (谢姚亮甫丈席上语 [13] 。)

这是一首自评其诗歌创作的诗。由于作者的诗善于揭露社会矛盾、现实黑暗,敢于评议政治得失,在诗坛上享有名声,但也遭到达官贵人的纠讯,给自己招惹来祸患。友人先辈回护他的话,正表明他诗歌的战斗性。这首诗还只是就嘉庆二十四年(1819)前十年间的诗作(大部分已佚)而说的,但这种战斗精神贯穿在他整个的诗歌创作之中。

其十二

楼阁参差未上灯 [14] ,菰芦深处有人行 [15] 。凭君且莫登高望,忽忽中原暮霭生 [16] (题陶然亭壁 [17] 。)

这是一首纪游诗,触景感时,深刻反映了封建末世的社会危机,流露出深沉的忧国之情。

其十四

欲为平易近人诗,下笔清深不自持 [18] 。洗尽狂名消尽想,本无一字是吾师 [19]

深邃、含蓄是龚诗鲜明的特色,这首诗就是作者自己来分析、解释这一艺术风格的。他指出这种风格是由自己的个性和诗歌内容决定的,是个性解放、不同流俗的自然体现,是深刻观察、独立思考的必然结果,而不是从字面上、形式上学习来的。


[1] “文格”二句:是说文章的锋芒日渐磨灭,平庸安稳的日子接近了,但不知这样的日子好过不好过。文格,文章的品格。卑,低下。在作者看来文章以反映现实、吐露真情、锋芒毕露为高,以粉饰太平、言不由衷、八面玲珑为低。庸福,平庸之福,即顺世随俗所得之幸福,无非低则平安温饱,高则荣禄富贵之类。张祖廉《定盦先生年谱外纪·王芑孙(铁夫)覆书》:“窃谓士亦修身慎言,远罪寡过而已,文之佳恶,何关得失,无足深论,此即足下自治性情之说也。唯愿足下循循为庸言之谨,抑其志于东方尚同之学(按,指儒学),则养德养身养福之源,皆在乎此。”可与上句互参。下句用疑问语气,表示对平庸生活的怀疑和鄙弃,说明对政治理想仍然是执着的。

[2] 常州庄四:即庄绶甲,字卿珊,江苏武进人,是著名今文经学家庄存与之孙,著有《尚书考异》、《周官礼郑氏注笺》、《拾遗补艺斋文钞》等。绥甲行四,武进县清代属常州府,故称“常州庄四”。怜:爱。

[3] 狂删:大删。乙丙书:即《乙丙之际著议》。乙,指乙亥,嘉庆二十年(1815)。丙,指丙子,嘉庆二十一年。内容详后文选。

[4] 此注是说“狂删乙丙书”是庄绥甲的话。

[5] 刘礼部:即刘逢禄(1776—1829),字申受,号申甫,江苏武进人,官礼部主事。精于《公羊春秋》,以何休《解诂》为主,创通条例,贯串群经,是清代今文学派著名的经师。著有《公羊何氏释例》、《公羊何氏解诂笺》、《左氏春秋考证》、《论语述何》、《刘礼部集》等书。

[6] 高言:高论。大句:指微言大义,与烦琐、饤饾的训诂考证相对而言。快无加:痛快之情无以复加。写出思想解放的欢快感。

[7] 虫鱼学:指文字、训诂、名物的烦琐考证之学。韩愈《读皇甫湜公安园池诗书其后》诗:“《尔雅》注虫鱼,定非磊落人。”《尔雅》是汉代小学家缀辑旧文、递相增益而成的一部有价值的训诂书,对于了解先秦典籍有很大帮助,里面有释虫释鱼的内容,但远不限于此。韩愈这里是借以讽刺那些拘泥于烦琐考证及文字训诂、不求深文大义的思想迂腐的人,后遂有“虫鱼之学”之称。龚自珍自幼受过正统“汉学”的影响,主张把训诂考证当作经学的必要工具,在学术上对有成就的汉学家也是敬重的;但是他反对汉学以烦琐考证为目的、脱离现实钻故纸堆的倾向,从而在思想上与其决裂,转向经世致用的今文学派。

[8] 东京:东汉京城洛阳,借指东汉。卖饼家:东汉古文家对《公羊春秋》的鄙称。《三国志·魏志·裴秀传》裴松之注引《文章叙录》:“严幹(东汉人)折节学问,特善《春秋公羊》。司隶锺繇,不好《公羊》而好《左氏》(《左传》),谓《左氏》为大官厨,而《公羊》为卖饼家。”

[9] “偶赋”句:表面说自己的诗偶尔赋及山川行路之难,实际上一再咏叹世途坎坷,触及社会矛盾、现实黑暗。行路难,见《行路易》〔说明〕。

[10] 浮名:虚名。十载:指作此诗的前十年间。避:指逃避声名,免招是非。本组诗其十三云:“东抹西涂迫半生,中年何故避声名?才流百辈无餐饭,忽动慈悲不与争。”

[11] 贵人:达官贵人,指腐朽、保守的当权派。讯:问罪。劳:烦。

[12] 人间清议:社会舆论关于政事的评议。这一句为龚诗开脱的话恰恰说明了龚诗的政治意义和战斗作用。

[13] 姚亮甫:姚祖同(1762—1842),字亮甫,浙江钱塘人。

[14] 参差:错落不齐。

[15] 菰(ɡū姑):蔬类植物,生浅水中,高五六尺,一名茭。芦:芦苇。有人:指游人。王梦生《梨园佳话》:“南下洼即陶然亭下旷地,苇荻甚多,采兰赠芍人多会此,北京之溱洧也。”又兼指隐沦的奇材志士。《建康实录》:“殷礼与张温使蜀,诸葛亮见而叹曰:‘江东菰芦中生此奇材。’”

[16] “凭君”二句:是说请你们且莫登高望远,匆促之间中原大地已暮气沉沉。写出急遽没落的形势和自己先人觉察的忧虑之情。凭,请。君,承前指菰芦深处的游人和隐沦的志士。忽忽,急遽的样子。中原,指中国。暮霭,日暮时的烟气。按,这两句的意境类似李商隐《登乐遊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作者每以黄昏、夕阳比喻当时的没落形势,如:“白日西倾共九州”(《怀沈五锡东庄四绶甲》)、“夕阳忽下中原去”(《梦中作》)、“夕阳还恋路旁鸦”(《逆旅题壁,次周伯恬原韵》)等。

[17] 陶然亭:在北京永定门内先农坛西侧。康熙年间工部郎中江藻所建,又名江亭。徐世昌《晚晴簃诗话》五十:“鱼依(江藻字)擢工部郎中,充窑厂监督,见南厂有慈悲庵,庵西陂池水草,极望清幽,因构亭于其侧,用乐天‘一醉一陶然’语(按,白居易原诗句为‘与君一醉一陶然’,实本陶渊明《时运》诗‘挥兹一觞,陶然自乐’意),书榜悬楣。是岁为康熙己亥(1719)。自是遂为城南宴游胜地。乾、嘉以后,名人集中,往往有题咏。至今二百馀年,春秋佳日,登临凭眺,盖犹未替。”

[18] 清深:清逸深邃。作者评诗,有“清深渊雅”一格,《己亥杂诗》其一一四首:“诗人瓶水与谟觞,郁怒清深两擅场。如此高材胜高弟,头衔追赠薄三唐。”诗末自注:“郁怒横逸,舒铁云瓶水斋之诗也;清深渊雅,彭甘亭小谟觞馆之诗也。两君死皆一纪矣。”不自持:不由自主。

[19] “洗尽”二句:是说除非磨掉狂放不羁的个性,消尽深刻的观察与思考,否则想要写出平易随俗的诗,是不可能从语言文字上学习到的。狂名,狂放的名声,实指狂放不羁的个性。想,指独立思考。一字是吾师,即“一字师”,指改正一字的老师。《五代史补》卷三《齐己》载:齐己《早梅诗》有“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句,郑谷改“数枝”为“一枝”,时人称郑谷为一字师。这里泛指在字斟句酌上给予教益的人。 mo3+6uu5RUlSEpu2IZXvhK+E9/pmemhLFAuCEX2xu7qBeh5sl3oXuIq46KqD6oR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