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 | CHAPTER 02

《诗经》
——下载量第一的音乐App

提到诗,大家可能既熟悉又陌生。很多人小时候还不认字就会背诗了,现在字是会写了,诗却忘光了。

其实,诗没我们想象的那么高端,它最开始就是 劳动号子 ,是干活的时候用来带节奏的。

后来大家文化水平提高了,这些号子就变丰富了,开始有了旋律和意义,就变成了

这些歌先是口耳相传,直到后来有了文字,才被记录下来,变成我们现在看到的

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诗和歌就是一回事。诗都是能配上音乐唱出来的。

那么,早期的诗歌都是讲啥的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得聊聊这本书了:

《诗经》 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在当时的地位,用今天的话说就是:

《诗经》的研发,跟App是一个套路,它从诞生到成熟,先后经历了三个版本:

下面我们就来聊一聊,这款古代App的“开发故事”。

一、1.0内测版

话说周王朝建立后不断扩张,地盘越打越大。地方大了,管起来就累。

于是周天子把地盘分给了贵族、功臣,让他们打理。这些人被称为 诸侯 ,他们分到的地盘就叫 诸侯国

但分出去的地盘,并不是泼出去的水,还是得想一些办法来统一管理。

当时的老百姓喜欢用唱歌来记录自己的生活,于是周天子有了一个好主意:

把民间的歌收集上来,听听歌词写的啥,就知道大家过得好不好了。

周天子会派出一些人,他们深入基层、走街串巷,给周天子带回各地的流行金曲。

这些人就是 采诗官 ,他们的工作就叫 采诗

有了这些诗,各地风气就能一手掌握,周天子也就能了解最真实的民情。

除了采诗,官员们也会给周天子提一些管理国家的建议,但他们不直说,还是通过诗来表达。

这个工作,就叫 献诗

采来和献来的诗,最终都会交给 太师 ,也就是宫里专门管音乐的官。由他们对诗进行加工,做成官方音乐。

这项工作一直持续着。到了春秋时期,人们把这500多年的官方音乐重新进行整理,做成了书。

这就是《诗经》的1.0版: 《诗》

这时候的《诗》属于内测版,里面的歌只允许在贵族和官员的圈子里推广,一般人不是想听就能听的。

它们甚至还成了第一外交黑话。诸侯国都有自己的乐队,官员们互相串门,都有个诗的点唱环节。

他们点唱的诗除了能娱乐,还能用来表达一些不想直说的话。所以如果双方文化水平都在线,很容易就能明白对方的意思。

后来,周天子在诸侯中逐渐没了威信。人人都想取代他当大佬,于是大家开始互相掐架。

而《诗》又不教怎么打架能赢,自然也就没热度了。

终于,有人看不下去了。

二、2.0公测版

在这个兵荒马乱的紧张时刻,教育界大V 孔子 上线了。孔子当然不是来争大佬的,他是来救世的。

怎么个救法呢?孔子尝试过很多办法,但都失败了。最后他决定,回老家教书,拯救大家的灵魂。

教书要有教材,孔子觉得《诗》这本书就很不错,它符合自己的儒家思想,还自带配乐,特别适合拿来全文背诵。

于是孔子对《诗》进行了重新整理,修复bug,推出了老百姓也能用的公测版。

这时的《诗》一共收录了305首诗,因此人们也叫它 《诗三百》

据《史记》记载,先秦的诗原本有3000多首,孔子删到了300多首。但这个说法至今还有争议。主流观点认为,孔子只是做过一些整理修订,并没有大量删诗。

孔子在努力地教书育人,诸侯那边也没闲着。终于在几百年后,由秦国统一了天下。

然而很不幸,秦始皇这人不喜欢儒家思想,甚至下令烧毁跟儒家有关的书。

结果就是,作为儒家经典教材之一的《诗》,被强制下架了。

三、3.0经典套餐版

好在对于那时的儒生来说,背诗就是家常便饭。

为了保存这本儒家经典教材,朝廷一边烧,儒生一边偷偷在默写。

因此,《诗》虽然惨遭下架,但并没有遭受重大损失。等到秦朝完了, 汉朝 建立,《诗》又重新上架了。

汉朝跟秦朝不一样,很注重文化建设。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被定为官方正统。

于是,孔子当年用过的教材,都被人给拾掇出来,还给一键升级成了官方典藏套餐:

这五本书,就是大名鼎鼎的 五经

也是从这时起,诗作为五经之一,被正式命名为 《诗经》 。我们今天看到的《诗经》,和汉朝的基本一样。

搭配诗经的音乐已经失传了,我们现在看到的算是一个歌词本。

好了,关于《诗经》的故事我们讲完了,接下来我们就走进《诗经》,看看它到底有啥内容。

一、诗的分类

不得不说,我们的前辈很有互联网思维,他们在2000多年前就引入了 歌单 的概念。

《诗经》这款App,共有三种歌单:

1. 风

是朝廷从民间采集的民歌,这些民歌来自十五个地方,所以又分成了 十五国风

我们熟悉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这样的诗句,都来自风这个歌单。

风诗的内容来源于生活,无论是祭祀、干仗,还是种田、找对象,都能往里写。所以风诗也最能引发我们的共鸣。

比如《式微》就给我们展现了先秦打工人的生活: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翻译过来就是:

风诗的数量占《诗经》的一半多,是《诗经》最精华的部分。

2. 雅

是正统宫廷音乐,高级典雅,一般用来配合宴饮外交这种大场面。

雅又分为 大雅 小雅 。小雅用在贵族官员的宴会上;大雅用在天子接见群臣这种高级场合。

比如,小雅中的《鹿鸣》就描绘了贵族开派对的场景。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所以在周朝,搞宴会是很讲究的,不同等级的人,唱歌跳舞的排场也不一样。

孔子有句名言: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就是说他不能接受小官员开派对竟然用天子规格的舞乐。

3. 颂

颂是庄严肃穆的祭祀诗歌,演奏时一般还会搭配舞蹈。

比如周颂里的《维天之命》,就夸赞了周文王的高尚美德。

维天之命,于穆不已。

于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

颂诗有周颂、鲁颂、商颂三个部分,记载了周朝、鲁国、商朝的发家史,顺便表达一下对祖先大神的膜拜。

二、诗的手法

诗是用来表达感情的。感情是个人就有,但要用文字表达出来,就需要技术了。

《诗经》里的作品主要用了这三种技术:

:就是平铺直叙,一般用来讲故事。

比: 就是把一个事物写成另一个事物,可以让描写更生动。

兴: 就是触景生情,一些景物会让作者有想法,再通过诗表达出来。

这就是《诗经》厉害的地方,它在2000多年前,就用作品告诉后人如何写人、写事、写景、写情。

风、雅、颂、赋、比、兴,是《诗经》的主要特色,被后人统称为六义。

《诗经》里的诗,大多是老百姓有感而发,感情真实不造作。

表达方式也很克制,并不会放飞自我。

《蒹葭》里的女孩可望而不可即,但追求者也只是坚持苦苦追寻,没有哭天抢地这种过激行为。

蒹葭

蒹葭苍苍 [1] ,白露为霜。所谓伊人 [2] ,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 [3] ,道阻且长。溯游 [4] 从之,宛 [5] 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 [6] ,白露未晞 [7]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8]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9]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10]

蒹葭采采 [11] ,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12]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13]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4]

【必背注释】

[1] 蒹葭(jiān jiā):芦苇。苍苍:茂盛的样子。

[2] 所谓伊人:伊人,那个人,指经常说到的那个人。

[3] 溯洄:逆流而上。从之:追寻。

[4] 溯游:顺流而下。

[5] 宛:仿佛。

[6] 萋萋:茂盛的样子。

[7] 晞(xī):干。

[8] 湄:岸边。

[9] 跻(jī):登上。

[10]坻(chí):水中小洲。

[11]采采:茂盛的样子。

[12]涘(sì):水边。

【必背注释】

[13]右:迂回曲折。

[14]沚(zhǐ):水中的小块沙地。

【必背翻译】

岸边的芦苇郁郁苍苍,秋晨的露水变成清霜。

我念念不忘的心上人啊,就在河水对岸的一方。

我逆流而上去追寻啊,道路险阻且悠远漫长。

我顺流而下去追寻啊,她又仿佛在河水中央。

岸边的芦苇郁郁苍苍,秋晨的露水映着阳光。

我念念不忘的心上人啊,就在河水对岸的边上。

我逆流而上去追寻啊,道路险阻且难以登上。

我顺流而下去追寻啊,她又好像在沙洲徜徉。

岸边的芦苇郁郁苍苍,秋晨的露水还在滴淌。

我念念不忘的心上人啊,就在水中的沙丘之上。

我逆流而上去追寻啊,道路险阻且曲折幽长。

我顺流而下去追寻啊,她又宛然在水中岛上。

总之,《诗经》的内容贴近生活,风格也很朴实,没啥花里胡哨的东西。

同时,《诗经》也是我国第一部 现实主义 诗歌集。

这些特点也是儒家推崇的品质,所以才被孔子纳入必修课。

《诗经》诞生在周朝,当时全国政治中心在北方。因此《诗经》也代表了当时北方的文学水平。

那么,南方是啥情况呢?

根据国际惯例,南方和北方,在很多方面都有区别:

所以下一章,我们就把目光聚集到南边,看看同一时期,南方的诗是什么样子的。

对了,这事跟粽子也有点关系。 1fDYl2hjXFTszypVIM9R8TPNgTveU2cSY/oiZHwSIk+0Ats0ioon/9/UC9/a39t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