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我几乎还没提及“意义”的确切含义。后文将会予以详尽阐述。现在,我想为动机多元论提供更多证据和理由,从而区分快乐的生活与有意义的生活,以此为这一导论性质的章节作结。
我们先从罗伊·鲍迈斯特(Roy Baumeister)及其同事的研究说起。他们对数百人做了一系列调查 46 。在其中一项调查中,他们让人们回答,在多大程度上赞同关于幸福问题的如下陈述(7分制):“总体而言,我认为自己生活幸福”“总体而言,我感到我生活幸福”“相比我的大多数同辈,我认为自己生活幸福”。他们还询问了关于意义的问题:“总体而言,我认为自己生活是有意义的”“相比我的大多数同辈,我的人生是有意义的”“总体而言,我感到我的人生是有意义的”。此外,考虑到我们之前谈到过的关于“幸福”的定义问题,这项研究并不完美,我希望他们是就“快乐”或其他更具体的感受向人们发出的提问。
然后,在其他调查中,鲍迈斯特及其同事向同样一群人了解他们生活的各个方面。这有助于我们了解那些认为自己过得幸福、有意义、既幸福又有意义或既不幸又无意义的人的生活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结果表明,生活中的某些特征既与幸福有关,也与意义有关。如果你认为自己属于无趣之人,那么你就不太可能过上幸福或者有意义的生活。与之类似,如果你认为你的社交圈很小,或者你觉得很孤独,那么你过上幸福和有意义的生活的可能性也不会大。事实上,鲍迈斯特及其同事得出的一个主要结论是,幸福感和意义感之间存在关联:幸福感很强的人倾向于认为自己的生活有意义,反之亦然。你可以同时拥有两者。
不过,有些人可能幸福感很强,意义感较弱,或者相反。事实上,有些特征与幸福感有关,而与意义感无关,反之亦然。两者存在如下四种差异:
第一,健康、感觉良好、富有均与幸福感有关,但很少与意义感有关,甚至完全无关。
第二,受访者表示,当他们更多地反思过去、寄望未来时,他们的人生意义感更强,但幸福感更弱。
第三,意识到你的人生过得相对惬意会让你觉得更幸福;意识到你的人生过得不如意会让你觉得不那么幸福,却更有意义,尽管这种意义感比较微弱。你认为你的人生充满了挣扎吗?如果是,你就有可能觉得不幸福,但更有可能认为自己的人生更有意义。你正面临压力吗?这会让你觉得人生更有意义,却不那么幸福。这些结论与我们稍后将会详尽探讨的一项研究吻合:有些工作不会让人们赚很多钱,而且需要处理复杂且有压力的情况,但从事这些工作的人会认为其工作有极大的意义和价值。
第四,研究人员向人们提出如下问题,并且不做任何解释:“你是一个给予者(giver)还是获取者(taker)?”尽管不够显著,但还是存在一种模式:给予者觉得自己的人生更有意义,而获取者更少这么认为。获取者觉得更幸福,而给予者更少这么认为。
总而言之,幸福感强的人大都身体健康,经济状况良好,生活中充满了快乐。那些觉得自己的人生很有意义的人也许没有前述特征,他们会设定高远的目标,生活中有更多的焦虑和担忧。该研究文章的合著者之一凯瑟琳·沃斯(Kathleen Vohs)在随后的探讨中写道:“这些结论表明,幸福感与感觉良好、回避痛苦和满足需求有关。相反,人生意义感则与关心他人及事件的结果这类行为和感受有关,其中少不了争论、担忧和压力。” 47
现在,让我们来探讨意义感和幸福感的另一种差异。2007年,盖洛普在132个国家调查了超过14万人 48 。他们要回答关于人生满意度的一些标准化问题,比如,他们当前的生活状态位于0(最糟糕的生活)到10(最棒的生活)的哪个位置。同时,他们还要回答另一个相关问题:“你认为你的人生有重要的目的或意义吗?”
人们很容易猜到哪些国家的幸福指数最高,比如,挪威、澳大利亚、加拿大等。这些国家富裕、安全、宁静、有良好的社会保障体系。这项调查与其他调查得出的结论类似:人生满意度与人均GDP(国内生产总值)强相关。
不过,相反的情况是,那些认为自己的人生最有意义的人来自塞拉利昂、多哥、塞内加尔、厄瓜多尔、老挝、乍得、安哥拉、古巴、科威特和阿联酋,这些国家中很多相对贫穷,治安糟糕,少有宁日。事实上,GDP与意义感负相关。越穷的国家的人们越倾向于认为自己的人生有重要的目的或意义。
我们该如何解释这一现象呢?调查人员还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宗教是你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吗?”结果,自称有宗教信仰的人更有可能表示自己的人生有意义感。既然宗教也与贫穷有关 49 ,你也许会因此认为,贫穷与意义感有间接关系。
或许贫穷本身就能带来更强的人生意义感。在探讨这些结论时,亚当·奥尔特(Adam Alter)认为,“也许是因为贫穷剥夺了人们的短期幸福感,迫使他们用长远的眼光来关注他们与孩子、诸神、朋友之间的关系,随着时间推移,这会让他们觉得人生更有意义感” 50 。换句话说,也许舒适的生活更容易让你摆脱生活中的挣扎,而如果挣扎与意义有关,正如我将在后面章节探讨的,就解释了为什么富裕国家,尤其是那些高福利国家,其公民相对缺乏更高层次的人生意义感。
我已经在前文驳斥了简单的享乐主义,但这些调查数据表明, 我们应该理解快乐和幸福的价值,即便不是享乐主义者,至少也应该成为享乐主义反对者的反对者。 毕竟,你更愿意生活在哪个国家,挪威还是乍得?你更希望待在加拿大还是塞拉利昂?也许这些问题并没有一个正确的答案,但如果这就是幸福感和意义感之间差异的体现,那么我宁愿选择幸福感,而且我敢打赌,包括乍得和塞拉利昂在内的大多数居民都会认同我的选择。
然而,我认为我们可以同时拥有幸福感和意义感。别忘了,在鲍迈斯特的研究中,一个人的幸福感与意义感是相关的,拥有其中一个会增加拥有另一个的概率。我们还需谨记,生活在富裕国家的人并非都缺乏意义感,比如,在相对幸福和富裕的日本及法国的受访者中,有2/3的人表示他们的人生有意义。这一点可不是无关紧要的。
我将以一个禅宗思想实验结束本章。我在一家电影院等着看《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影片开映前播放了一家银行的广告,但广告词完全没提及那家银行的名字,只是一段段旁白伴着漂亮的画面在屏幕上闪过。回家后,我上网搜索了那段旁白,想知道它的出处,因为它听上去像是引自某部文学作品,而不是由广告文案人员想出来的。果然,它出自英国哲学家和广受欢迎的禅宗诠释者艾伦·沃茨(Alan Watts)之手。
一开始,沃茨让你想象你能梦到你希望的任何场景 51 ,并且绝对栩栩如生。有了这种能力,你就能在某个晚上做一个持续75年的梦。你会在这75年间做些什么呢?他说,显然,你会实现所有的愿望,选择体验每一种快乐,这会是一场享乐主义式的狂欢。
然后,假设你第二天还能做同样的梦,接下来每天如此。沃茨说,很快,你就会对自己说:
现在还是给我来点惊喜吧,让我的梦不要处于我的掌控之中,让某些发生在我身上的事在我预料之外。
然后你会继续这场“赌博”之旅:逐渐增加风险、不确定性、不可知性和剥夺感。你会给自己设置障碍,直到无法逾越。正如沃茨所说,到了最后:
你会梦到,你梦想中的人生就是你现在过着的真实人生。
你现在过着的人生就是最好的人生吗?可能不是,因为它不乏困难、挣扎、担忧和失落。然而,沃茨的思想实验与事实非常接近,其意义深远。
[1] 氪星石是漫画《超人》( Superman )中的假想矿石,会伤害超人,它是超人少有的克星之一。——译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