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1节
想象与画图——动脑动手玩儿起来

· 以文字描述为起点,自由放飞想象

根据“大脑学习链”,文字要转变为图像,才是真正有效的学习。 图像记忆法,就是把文字信息以及各种抽象信息(例如数字)转化为生动活泼的图像,从而大大提升记忆效率的 方法。

图像记忆法的运用,需要我们对学习资料展开想象,想象的画面越生动有趣,记忆效果就越好。这其实就是跟看电影一样,电影情节越生动、越有吸引力,记忆的印象就越深刻。

但是对于已经习惯了死记硬背的人来说,最重要的,还不是如何让想象更生动,而是要养成想象的习惯——能根据文字把相应的画面想出来。

例如这首诗:

终南别业

〔唐〕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有些内容,本来画面感就很强,不需要特别去想,大脑里会自然浮现出图像,例如上文“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句。

有些内容,有画面感,但不是那么生动,需要进一步去展开想象,例如“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这句。有些人脑海中可能会出现一个老头(“林叟”)的画面,但却没有去想象作者跟护林老叟之间谈笑风生直到太阳下山的画面。

而前面的两句:“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这两句相对抽象,许多人能明白其含义,但却没有认真去想画面,这样记忆的印象就会淡许多。

怎样去想象画面呢?“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好道”是怎样的画面?可以这么来想象:

王维大约三四十岁的样子,每天早上起来打太极,但是因为工作很忙,每天只能打几分钟,所以退休之后,干脆就把家搬到了终南山,每天都有很多时间可以在大树底下打太极了。

有了这样的画面,记忆的印象就比较深了。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这句诗,大部分人都是知道意思,但却没有画面。我们在运用图像记忆法的时候,就可以给这样的内容加上生动的画面。例如,可以想象:

王维某天早晨起来没事干,突然很想到山顶上去看看,于是背上了行囊,独自一个人就出发了。走到半山腰,突然看见一片花海,景色令人陶醉,很可惜这么美的地方没有其他人知道。

王维所经历的“胜事”是什么,谁也不知道,但是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设想一个吸引人的场景,这样大脑中就有生动的画面了。

文学也好,各科专业知识的学习也好,只要是文字,想象出图像,就能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图2-1 《终南别业》涂鸦记忆示范

· 以画图为手段,把大脑里的画面整理后固定下来

当我们把文字在大脑里转化为图像的时候,可能很多画面一闪而过,混乱之中也不一定能抓住重点。这个时候,可以尝试用画图的方式,把我们想象的画面固定下来。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图2-2 《次北固山下》涂鸦记忆示范

首先,根据诗文展开想象,或许我们会想到各种画面,然后再认真想想,哪些画面更符合原文所表达的意思,最后,把想好的画面画下来,就成了下面这幅图(感兴趣的朋友,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用彩笔给这幅图添上颜色、加深印象)。

诸葛亮的《诫子书》 ,是一段不长的古文: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图2-3 《诫子书》理解提示图

对于这段文字的画面想象,古文比现代文难理解,需要更多的时间,但这个工夫值得,因为一旦理解之后,我们画图的时候就可以灵活处理,变繁为简了。下面这个图可以供大家参考:

像《论语》这样的经典,大部分段落都不是很长,学习的时候如果能尽量画图,在画图中慢慢去领悟,这样的学习效果会更好。例如下面这三段:

·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画图记忆是图像记忆法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方法,它的应用面很广,只要不是特别抽象的文字内容,都可以运用画图记忆法。

图2-4 《论语》三则理解提示图

画图记忆法的运用,重点不是把图画得很好看(图主要是给自己看的),而是通过画图这种形式,把自己大脑里想象的画面进行整理,然后形成一组比较稳定的画面,这样记忆的效果就会 更好。 p9oPM0Xx2F1Ihq4LPGf7iyn6d55HPTt/xYvWOczheH/UJ1o1kQVpMOpZM8uG87o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