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书中,我们将用13个章节介绍中国和西方面临的关键政策问题,这些供稿均来自中西方著名学者和前政策制定者。每一章都以政策简报的形式呈献,重点关注国家在经济发展、贸易问题中的作用以及在创新、数字化和领导力方面所发挥的作用。
本书第一部分关注近期政策和表现。林毅夫和扬·什维纳尔首先提出了他们对中国经济崛起及其对其他国家和全球经济影响的看法。随后是美国前财政部长雅各布·卢对国家在中国和西方所发挥作用的评论,重点是政府在经济管理方面的四个核心职责,即:(1)宏观经济政策;(2)法律体系的力量;(3)公共产品投资,如教育、基础研究和基础设施;(4)外部性的管理。接下来,武汉大学经济学教授宋敏回顾了中国和美国针对全球金融危机制定的政策及其影响。他指出,与许多其他国家不同的是,中国和美国的政策都行动迅速而富有成效;当然,两国的政策也都留下了一些长期的结构性问题,例如美国收入不平等加剧以及中国的企业和地方政府维持着较高的杠杆率。在本书第一部分的最后一章,埃蒂沙姆·艾哈迈德、伊莎贝拉·纽韦格、尼古拉斯·斯特恩和谢春萍讨论了实现国内再平衡的结构性改革,这一改革将带来中国国内外的可持续增长。
本书第二部分关注贸易、紧张局势和劳动分工问题。世贸组织首席经济学家罗伯特·库普曼首先根据当前的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对国际贸易中的合作和竞争潜力进行了评估。他阐述了在现代历史中,国际贸易的增长和不断变化的地理环境以及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解决了“贸易增长的推动因素是什么”这一问题,并以对贸易冲突期间“模糊的保护主义”以及投资和消费者支出对增长的重要性的思考收尾。北大经济学教授卢锋接着分析了中美经贸争端,重点关注了当时的事实背景以及特朗普政府提出的美国政策转变背后可以确定的驱动因素,最后总结了他所发现的中美争端中的关键问题。复旦大学研究员陈平进而通过审视不断变化的发展模式和世界秩序,发现中国发展模式、世界秩序和经济思维所发生的重要转变。他认为,更具包容性的世界秩序需要经济和政治思想上的全新方法。第二部分的最后一章是哥伦比亚大学教授阿尔温德·帕纳格里亚对于全球经济贸易紧张局势加剧的背景下印度和中国的看法。他指出了印度按GDP(国内生产总值)计算作为世界第七大经济体的重要性,以及按照目前的增长率,印度可能在十年内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的前景。同时他简要介绍了印度的经济历史,对相关政策进行了分析,谈了应从公共和私营部门吸取的经验教训,并强调鉴于美国保护主义抬头,印度和中国之间极有必要保持自由贸易。
本书第三部分深入探讨了创新、数字化和领导力的重要问题。200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埃德蒙·菲尔普斯首先考察了中国、美国和欧洲关于创新和数字经济的经济政策所面临的挑战。他重点关注了19世纪20年代至20世纪60年代美国大创新时代背景下生产力增长率的下降,并将近些年美国、法国和中国各自的政策做了对比。他考虑了人工智能和自动化发展的影响,在结论中则主张接受和激励颠覆性创新。德博拉·雷沃尔泰拉、菲利普·布鲁舍和特莎·本德专注于与欧洲经济数字化相关的问题。他们指出,在几乎可以被称为“失去的十年”这段时期之后,欧洲再次开始增长,投资也在21世纪前10年开始回升。但是,作者也给予警示,欧洲的长期繁荣发展取决于扭转生产率增长放缓的趋势和在数字化和创新方面的优异表现。他们还使用了一套独特的公司数据集来研究这些问题。携程创始人、人口问题专家梁建章从人口统计的角度审视了中国创新驱动的前景。他认为规模效应(国家规模)、集聚效应(集群的存在)和人口年龄效应是一国创新能力的关键。他根据这些效应评估了中国的前景,并得出了一些政策结论。由白重恩和埃里克·马斯金合著的最后一章指出了地方领导层的重要性,并建议对中国地方领导层的政绩考核体系进行重新设计。作者首先介绍了地方政府的主要成就和失败之处,随后,他们概述了地方领导层的现行政绩考核体系,并对比研究了体系重新设计的一些一般原则。最后,他们提出了应该包含在新考核体系中的一些具体意见。
在这样一个充满挑战、瞬息万变的世界中,本书不仅希望提供各位作者的权威分析和观点,而且希望激发关于中国和西方共同未来的进一步思考和辩论。在如今受新冠疫情影响的世界中,这种思辨正变得越来越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