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海上生家园

有蚝壳的地方,就有水与岸的交界。

由于淡水和咸水密度不同,水流夹带的泥质和微沙开始在此处沉积。慢慢地,在这原本都是汪洋的地方开始形成了沙洲。土地从古至今都是吸引人驻扎的一个因素,第一批被吸引来的人中,就有“靠海吃海”的疍家人

疍家人日常以捕捞本地的鱼虾为生,原本除了交易终生不上岸,但沙洲的出现,让他们看到了歇脚的可能。

为了巩固随时可能被海水冲跑的新家园,疍家人开始种植一种在这一带咸水区普遍生长的草。它茂盛,适合用来抵御可能侵蚀、席卷家园的咸潮。他们把这种草叫作咸水草,也叫莞草。东莞的名字,也因它而生。

《寻味东莞》纪录片 摄

《寻味东莞》纪录片 摄

《寻味东莞》纪录片 摄

定居在沙洲的疍家人以“海中王者”鱼虾蟹贝为食。他们白天出海打鱼―麻虾、凤尾鱼、花鱼、膏蟹―随便一网都能有满满的收获。船的空间不大,只容得下一锅一炉,于是“一锅焗”成了疍家人主要的烹饪方法。虎门蟹饼就保存着当年疍家人饮食习惯里的“一锅焗”的踪影。打捞上来的麻虾、花鱼因当地水质特殊而格外清甜,简单烹饪就可直接吃,加点儿面豉酱更香。

抵御咸潮的莞草也逐渐成为东莞居民的生活帮手:编成草席、垫子,甚至买东西时随手用它来捆扎货物以方便手提。端午节的裹蒸粽,就是用这么一捆捆莞草,把装满糯米、绿豆、蛋黄的美味捆扎严实的。 BNFOyMJKbARtC3djd2MLzTfSlyR907TUT41CsDkNoxQ3bdd4gdJCHBR6cucBVof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