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扒龙舟那天吃什么?

中堂的扒龙舟大赛每三年举办一次,在农历五月十三,并不是我们以为的端午节当天,即农历五月初五。

这跟本地传统有一定关系。在东莞水乡,端午的庆祝不是一天,而是一整个月。人们从农历四月底开始忙活,扒龙舟更是从农历五月初一持续到十六的活动。每天一个镇,按照潮汐先后顺序排位,五月初一是万江,五月初二是道滘……总之只要在农历五月的上半旬来东莞水乡片区,你就会感受到当地对扒龙舟的热情。

中堂的稳叔曾是龙舟上的鼓手。《寻味东莞》纪录片里,他除了给乡亲做美味的蚬肉饭和蚬汤,另一个工作就是传承鹤田龙舟队的打鼓技艺。“我们那时候都是要训练的!”提到从前扒龙舟打鼓的日子,他就会特别激动,“平时是工作完了后练两个小时,扒龙舟之前就是集训一个月!早上四个小时,下午四个小时,一直到农历五月十二。而且都是自愿的!”

待到扒龙舟当天,大家都精神饱满。“早上龙舟队会一起组织早饭,喝个豆浆,吃个白糖糕。”稳叔说道。白糖糕是一种用白糖和糯米加水混合均匀发酵后充满气孔的蒸糕,广东各地都有,甜冽可口。

“打鼓的人很重要!要打得让人兴奋起来,选手才能划得更卖力、更快。”

陈栋 摄

钱钧墀 摄

让人卖力光靠打鼓可不够,还需要美味来扛起大旗。除了白糖糕,扒龙舟那天人们另一个必吃的食物是龙船饭。

龙船饭在过去只出现在端午月。它类似焖饭,主料可以是大米或者糯米,配菜也可以根据不同习惯进行调整,一般少不了新鲜豆角丁、鱿鱼干丁、肉丁和鸡蛋。配菜切好后首先分别炒制,最后搅拌进焖好的饭里,加上一些简单的调味料,龙船饭就做好了。东莞水乡的龙船饭口味偏甜,这也是这里的食物不易察觉的特点。曾经辛苦的务农劳作,外加本地悠久的甘蔗种植历史,让老人们认为吃饭做菜时加点儿糖,可以让体力支撑得持久一些。

扒龙舟的那天早上,村里的男性会准备龙舟赛事宜,女性则会组织起来,在岸边不远处的空地上支起大棚开始做龙船饭。每个人分工各有不同:有的切菜,有的炒菜,有的焖饭,有的则负责将所有的饭菜搅拌均匀。

大锅的龙船饭以村为单位进行制作,做好后放在桶里,旁边还有一桶桶类似生熟地龙骨汤的“去火汤”。每户村民都可以来领,被邀请来看扒龙舟的外村人也可以一起享用。大家或站着,或坐着,或蹲着,一边吃龙船饭一边闲话家常,共同等待下午的扒龙舟决赛。

参赛选手饿了就会过来吃两口,不饿的就休息会儿,准备下午的比赛。“总之龙船饭就是午饭!”稳叔说。

下午决赛过后,胜负揭晓。获胜的村将会获得最高礼品―烧猪!一排排烧猪在比赛开始前就被扎上大红头花等在岸边,早年甚至有分大猪和小猪的说法。第一名拿最大的那排烧猪,第二名拿小一点儿的。如今虽说烧猪还在,但奖金这种更为现代的方法也被纳入奖励范围内。

赢了比赛的村子抬着烧猪回家,此时村口祠堂前已经摆放好几十桌甚至上百桌酒席。赢得龙舟比赛是属于全村的荣耀,每家每户都可以分到半斤到一斤烧猪,也会举家出来吃这场为了欢庆夺冠的“围饭”。鸡、鹅、鱼是肯定不会少的,酒也不会缺席。

“就是给村里一个交流情感、不醉不归的理由嘛!”稳叔乐呵呵地回忆道。

众所周知的端午节庆食品——粽子,并不会出现在中堂龙舟节的村落宴席上。它在端午节前一个月就开始制作,直到农历五月初四结束。村子里各家分一些,想什么时候吃都行。

《寻味东莞》纪录片 摄

《寻味东莞》纪录片 摄

《寻味东莞》纪录片 摄

“其实在你们拍蚬肉饭和蚬汤之前,我最出名的就是包粽子!村里的酒店都来跟我定呢!”稳叔的眼神里流露着骄傲。 uXeuHNpLGNKelsKhD8OdDIsjBbnapsdWDqp8v+60ouKIoIYewJoG9/iuTQ0KNqU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