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台湾风情街

已进入耄耋之年的郭正津是第一批驻扎东莞的台商之一。

1993年,时任台湾地区制鞋工业同业公会理事长的他来到大陆,想考察一下是否存在让台商发展的空间。那时港商在东莞已经扎根10年,粤闽沿海一带的改革开放力度让郭正津心动。

从福建一路南下到广东,他考察了包括泉州、中山、东莞在内的众多城市,最终决定带领从事制鞋业的台商驻扎厚街,这个在广深高速公路沿线的镇子。也是在那一年,更多的台商开始进入东莞。包括厚街、樟木头、清溪等沿广深高速公路的城市迅速聚集了大量不同领域的台资企业,厚街因人口密集度最高,很快发展成最具有台商代表性的城镇。

伴随着台商在东莞不断建厂,台湾人在东莞的数量也不断攀升。2000年前后,在东莞的台湾人达到了7万。他们甚至选址中堂,在那里专门建立了台商子弟学校。

走在2000年前后的厚街康乐南路和珊瑚路,你大概不会认为自己身处一个大陆城镇。每隔几十米,你就能看见猪脚林、高雄米糕、台湾肉粽、刨冰、臭豆腐、蚵仔煎等招牌,以及专卖台湾食品的超市。

李梦颖 摄

郑志波 摄

《寻味东莞》纪录片 摄

文化的交流总是默默无声。台商把台湾地区的饮食带到大陆,而当地的习俗也影响了在莞台湾人的日常。像《寻味东莞》里邱女士的生活一样,台湾人也逐渐习惯将烫粉(肠粉)当早餐、周末喝早茶的日子,并在过年过节时买些麻葛、硬饼(也叫炒米饼)增添节日氛围,他们已经成了东莞人。 1v+bdbnRQPO6aeGLp19Q/WvM8mCVUSTd7AT+H2N/D3gsUIyKjUCQjjPaDPHWTja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