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客家传承的风味

明清时,客家人不断从广州和福建等地迁徙至此,从最初在小范围内安营扎寨,到逐渐与本地人交流、融合,人口规模开始壮大。跟他们一起来的,还有专属于客家的饮食和文化。

比如藏鹅。这是客家人做鹅格外好吃的秘密,开始于每年春节前的两个月。人们买回十几只鹅,放在屋子周围喂养,目的就是赶在春节前喂到肥美,好做成节日里人们最爱的碌鹅和鹅汤粄。刚做好的碌鹅,每一寸肌理都吸饱了卤汁,咬下时每一口都肥美鲜嫩。鹅汤粄则被切成一块块,带着鹅油独特的香气,吸引得你即便快要撑破肚皮,也吃得停不下来。

《寻味东莞》纪录片 摄

陈帆 摄

陈帆 摄

《寻味东莞》纪录片 摄

陈帆 摄

凝聚客家精神的节日习俗也完整地保留在了东莞。

每到重阳节,东莞客家各村的村民就会聚到一起祭拜祖先。宗祠族长会组织村里有经验的大厨,为大家烹饪当天会用到的食物,鹅是不可少的,焖猪肉也是保留项目之一。

就拿龙背岭的客家人来说,每到重阳节,无论多远,他们都会回到自己的村落宗祠,欢聚在一起。那传承数代人的“太公分猪肉”画面,也被完整地记录在了《寻味东莞》纪录片里,成为这里永远的影像记忆之一。

东莞,一座大约只有北京1/7大的城市,却拥有从高山到海洋,从水网密布到峰峦叠嶂的丰富地貌。这种得天独厚的优势,让“好吃”成为刻在东莞基因里的密码,也成为指引未来滋味的方向。

作者:梅姗姗 SqPcgxFpbTiOZ9u9GTdjV2BwCEIG+AcLqRohabxw3fEie2cs5naXsZy9ODH4qiP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