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蒜别怕臭,大蒜杀菌抗癌!”
“红豆薏米水用的是赤小豆,喝了祛湿!”
“你这是上火了,跟你说了多少次不要吃辣椒!”
在你的生活里,有没有出现过与此相似的对话呢?这些甚至也可能是你的想法。这些经验看似经久不衰,却是最需要我们警惕的。
中国人骨子里对一些食物有情怀,比如阿胶、燕窝、冬虫夏草、药酒、枸杞、红枣……曾经看过的武侠剧里,灵芝人参都是灵丹妙药,于是我们对这些珍稀食材总有一些类似对药物的期待。同时,一些不太负责任的养生节目、养生科普文章也很片面地推荐特定食物,常常把一些古老的书籍搬出来做背书。
有一年春节去姨姥姥家拜年,姨姥爷给张罗了一桌子吃的,当我爸妈关切地问最近糖尿病指标怎么样的时候,姨姥爷还说:“最近看电视上推荐吃黑木耳对降血糖好,我让你小姨给我买了些东北黑木耳,每天都吃点儿。”
把木耳当作蔬菜当然没问题,但期待它能对糖尿病患者起什么调理作用就不对了。如果因为木耳忽视了整体食物搭配,甚至自行调整药物用量,那么风险会更高。
所以,有个原则你得知道,即一种或几种食物,没有像药物一样的功效,只有搭配成多样化的一餐,长期坚持更科学的饮食,才会有用,而且有大作用。
如果红豆薏米水真的可以治疗湿疹,黑芝麻真的可以防止脱发,那么它们的有效成分一定会被开发成药物,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帮助更多的人。所以仅靠吃某种食物中所含有的物质,是无法达到你心中预期的改善效果的。
你可能还会说,那些推文和视频里说了,研究证实某种食物可以抗癌、可以调节肠道菌群、可以减肥,难道也都没用?
有没有用,要看研究结果的可信度。
我国各大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实验室都在对各种食物的不同成分做大量的研究,而这些研究有的还停留在细胞实验、动物实验等初级阶段,尚未得出强有力的结论,只是一些推测和假说。
同时,研究结果也与研究方法、研究样本的数量等要素密切相关。样本数量越少,研究结果的质量就越低。为了让自己家的产品销路更广,有些企业甚至赞助实验室做一些相关研究。虽然研究结果的质量很低、很不可信,但仍会被商家拿来作为背书,增强产品的说服力。
还有对研究结果的误读。比如一些与胶原蛋白相关的研究,结论主要是改善皮肤水分状况,而并不是增加皮肤胶原蛋白含量。但卖胶原蛋白产品的商家会混淆视听,夸大效果。胶原蛋白产品中胶原蛋白的含量确实不低,而且支撑我们皮肤饱满状态的物质确实是胶原蛋白,但吃进来的胶原蛋白,没办法像我们想象中那样有目标地长到脸上,而是被消化成了氨基酸碎片,并被搬运到身体中各个需要它们的地方。
另外,在一些研究实验中,有效成分的剂量远远大于实际生活中可以吃进去的量,但大家在传播研究结果时,往往忽视了这一点。比如红枣、红糖当中确实含有铁元素,但含量并不高,吸收率也很低,如果靠吃它们来达到身体所需要的铁元素含量,糖分摄入就远远超量了。铁元素没补进来,吃胖了倒是有可能。
结论就是,在主流科学的检验下,那些日常吃某些食物中的某些成分即可解决特定问题的研究,往往十分不可信。不要再期待吃某种食物达到某种特定效果了,那些都是童话,甚至是神话,所以有知识的成年人要清醒一点才好。
一两样食物虽不会有大作用,但也不会搞什么大破坏,尤其是大自然里存在的食材,比如瓜果蔬菜、鱼肉蛋奶。因为食物的营养成分浓度都是有限的,当我们吃这些天然食物时,风险往往也都是可控的。
当然,毒蘑菇、生豆角等有毒食物除外。
我主要想说,不要那么抵触和惧怕天然食物。比如,我在微博的留言里就见过各种活生生的例子,有些人因为怕摄入太多糖而不敢吃西瓜,有些人因为怕变胖而不敢吃猪肉。对天然食物存有较为过分的担忧都是没必要的,因为只在长期、过量食用时,它们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适量吃往往利大于弊。
相较而言,我们要警惕的是那些深加工食品,比如休闲零食、饮料等已经没有什么营养但是富含糖、盐、脂肪的食物。
其实,这些食物少量吃也没什么大碍,只要整体饮食够健康,这些小零食就对健康构不成大威胁。所以当别人分享小零食给我时,我都照吃不误,不会扭扭捏捏地拒绝,因为身体有能力把少量没那么健康的东西及时代谢掉。
我们之所以需要警惕,主要是因为这些食物更容易吃过量,积累起来的负面作用会对身体造成不利的影响。而且,长期过量吃这些食物,会挤占营养食物的空间和份额,这样下去就很容易陷入能量过剩和营养不良的双重困局。
辨识哪些食物健康、哪些食物不健康,需要一些学习时间。在我们在对每一种食物都十分了解之前,只要记得“雨露均沾”这个大原则,就会轻松很多。如果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尝试将食物分类,吃多了的克制一下,吃不够的补上一点,就会更加健康了。
跟着这本书的脚步,你将逐步在心中打开一幅适合自己的食物地图,学会做好平衡和取舍。守住生活乐趣的同时,也要维持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