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鱼”——水产类食物

“鱼”是简单记忆水产类食物的代号,它包含鱼、虾、蟹、贝等水生动物。绝大多数虾、贝都是高蛋白、低脂肪的类型,但鱼和蟹则不太一样。不少鱼都是“肥鱼”,脂肪含量比较高。当季肥厚的蟹中蟹黄、蟹膏的脂肪含量也不低。这类食物的蛋白质品质优良,吸收率高,是膳食中非常重要的食物类别。

这些水产类食物中,首先值得我们了解的就是营养丰富的鱼类。不同的水域、不同的水深,生活着各种各样的鱼。简单一点,鱼类可分为淡水鱼、海水鱼。

表2-7 鱼的分类

每周至少吃2次鱼虾类水产,可以作为健康饮食的一项指标。如果在外聚餐,不得不多吃,那宁可多吃些鱼虾类食物。

不过,任何食物都有推荐量的上限,并不是越多越好。鱼虾类的风险不在于营养价值本身,而是来自环境。大自然的水体会因为人类活动而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所以相较于江河湖等淡水区以及浅海区,深海的生态环境更为天然,普遍被认为污染程度更轻。

但是,重金属污染是例外。重金属污染不只是存留在水体里,而是会进入鱼的体内,并通过食物链不断富集,最终影响人类。重金属污染物富集较多的是大型深海肉食鱼。大型深海鱼类的寿命比较长,长期食用含有汞等重金属的小鱼、小虾,且摄入的重金属不能通过代谢完全排出体外,就会在体内逐步积累。它们的寿命越长,就积累得越多。

因此,一些售价不菲的深海大型肉食鱼类体内的重金属含量,反而比普通平价鱼更高,更不安全。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特别提醒,孕妇与儿童为了减少摄入危害健康的重金属,不要食用鲨鱼、黄鳍金枪鱼、旗鱼等大型肉食鱼类。

如果说深海鱼最大的风险在于重金属,那淡水鱼最大的风险,就是微生物了。相较于含有较多盐分的海水,淡水中微生物、寄生虫等会更多。如果养殖水源受到人鱼共患的寄生虫污染,人类食用这些被污染的淡水鱼的生鱼片,就会引起疾病。曾经在《风味人间》里出现的淡水鱼刺身——顺德鱼生,就极易使人感染肝吸虫,而广东顺德地区也是全国肝吸虫病的重灾区。

先强调可能存在的风险,并不是劝你别吃鱼,而是为了提高你关于鱼类食品的安全意识。任何对美食猎奇的行为,都一定要建立在安全的基础之上。鱼,看似是那么基础、健康的食材,同样有其特有的风险。所以,减少猎奇心态,食用日常的鱼类还是非常安全的。

表2-8 部分深海鱼营养数据(每100克含量)

* 数据来源:《中国食物成分表(标准版)》第二册,美国农业部网站。

表2-9 部分淡水鱼营养数据(每100克含量)

* 数据来源:《中国食物成分表(标准版)》第二册。

深海鱼也不都是肉食鱼,像三文鱼、鳕鱼等深海鱼的重金属富集程度并不高。很多鱼类现在都是人工养殖,生存环境已经大幅改善。比如容易跟三文鱼搞混的虹鳟鱼,在国内也是规模化淡水养殖,再经过-18摄氏度冷冻的方式杀死可能存在的寄生虫,做成刺身生吃也很安全。

鱼类含有一类很重要的营养物质,那就是多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ω-3脂肪酸,诸如DHA(二十二碳六烯酸)、EPA(二十碳五烯酸)。这些多不饱和脂肪酸,在低温的环境中依然不会凝固,能保持较好的流动性。普遍来说,越是深海和生活环境水温比较低的鱼类,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也越高。

不过,并非只有深海鱼才富含这种多不饱和脂肪酸,浅海鱼甚至淡水鱼体内也含有这些脂肪酸。只是普遍深海鱼总体脂肪酸含量高,一般能达到10%~20%, 而绝大多数浅海鱼或淡水鱼,脂肪酸含量在1%~5%。

除了脂肪酸的差异,淡水鱼和海水鱼更大的差别在于矿物质含量。海水中的矿物质含量比淡水要高很多,相应地海水鱼体内钙、锌、镁、磷等营养物质的含量也普遍高于淡水鱼。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荐每周吃两次鱼虾贝类,总分量在500克左右。这个推荐量指的是去掉头尾、鱼骨后,可以吃进肚子的部分(营养学术语叫作可食部)。我们买鱼往往是整条或整块买,分量较大,如果人少,也可以合理安排顿数,每周吃上两次,更简单方便。

科学吃鱼的方式

参考安排(一人份):

可食部几乎100%的三文鱼、鳕鱼、龙利鱼,每周吃三次,每次150克,一周450克刚刚好。可食部在50%左右的鲜鱼活虾,一周买两次,每次500克左右。这样一周食用总量不超过500克,也可以。

多人份的话,按这个方法叠加即可。

鱼肉的肌纤维细小,所以口感更嫩。也正因为如此,鱼肉烹饪起来非常容易,清蒸十几分钟甚至更短的时间就可以烹熟,难度远远小于烹饪纤维更为粗硬的肉类。

不过,受养殖环境、酶的催化分解、游离脂肪酸的自动氧化分解等因素的影响,鱼肉带有特殊的腥味。鱼不够新鲜时,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还会进一步产生带有异味的化合物,十分影响口感。

温度较低且较为干净的水域中,鱼的肉质更为紧致、甘甜。而在水温较高、污染较多的水域,鱼的肉质较为松散,腥味也更重。淡水养殖,特别是土池养殖时,水中的蓝藻以及细菌等可以产生土臭素,散发一种土腥味,所以这种鱼就不太好吃。

这些知识理解起来并不难。如果生活在水产资源丰富的城市,吃鱼本就是日常,但让不爱吃鱼的人开始吃鱼反而是件比较困难的事。大连、青岛,江浙沪一带,广州、深圳,都是水产资源十分丰富的地区,鱼的种类非常多,也很新鲜美味,简单蒸熟都好吃!而像我的家乡邯郸这样的内陆城市,鱼的种类少,带鱼都是冷冻的,常见的活鱼有鲤鱼、鲫鱼,有很多小刺,吃起来特别麻烦。为了让这些不够好吃的鱼变好吃,裹上面粉先油炸再红烧是常见的操作,但营养价值大打折扣。

如果你所在的城市鱼类选择少,味道也不好,或者你不太擅长烹饪鱼肉,那么外出就餐时可以重点选择鱼类菜肴趁机补补,借助厨师的好手艺,让自己享受吃鱼的乐趣!

表2-10 常见水产类食物可食部数据

* 数据来源:《中国食物成分表(标准版)》第二册。

买鱼吃鱼的建议

●鲜活鱼

鲜活的鱼类,总是美味的首选,现杀现吃再好不过。而鱼肉想要味道好,水质一定要干净清澈才行。购买时观察水箱、水缸里的水是否清澈,如果较为浑浊,那么鱼的味道大概不好。

●冰鲜鱼

有些冰鲜鱼,是刚刚死不久,所以以冰鲜的方式保存,抓紧时间售卖。但还有很多冰鲜鱼类,并不是本身不够新鲜,而是因为它们本身生活在较深的水域,气压改变导致它们在捕捞上来的那一刻就已经死了。这些鱼在捕获后,便会马上被送进0~4摄氏度的环境中保存,保持低温但不结冰,维持最佳口感,不过储藏时间较短,最佳赏味期只有几天。

●冷冻的鱼类

可以以冰鲜方式储存的鱼类,往往也可以冷冻。

技术比较高端的冷冻鱼,是在捕获后直接放入-18摄氏度以下的低温环境中急冻,使鱼肉的中心温度瞬间降低,锁住营养。有些远洋渔船的冷冻仓温度能低至-40摄氏度。采用冷冻的方法对鱼进行保存,可使贮藏时间延长,一般能达到6~12个月。急冻的过程可以杀死鱼肉中的寄生虫,在经过标准化流程缓慢解冻后,鱼肉还可以维持最佳的口感。有些冷冻鱼品种在科学解冻后,可以成为可生食的、冰鲜状态下的刺身。

想要追求口感,家庭在购买冷冻鱼时也要掌握科学的解冻方式。最好放置在冷藏室或冰箱的解冻室缓慢解冻。这是因为在冷冻过程中,食物水分会凝结产生冰晶戳破细胞,解冻太快时细胞内的水分和营养物质来不及被吸收,就会从细胞破损处流出,很多营养和风味物质也会随之丢失,鱼肉的风味和质感就会大幅下降。冷冻速度越快,冰晶越少,所以急冻技术制作的冷冻食品品质,远比我们自己将食物放进冰箱冷冻的效果好。而解冻速度越慢,细胞破坏越小。所以别着急,缓慢解冻才能承接急冻技术的优势,让鱼肉恢复最佳风味。 l5yMWL+4TqNiRiAjAAGpLYCTs5jGSZreeJYNIavR7xIVY+bxMb8oi4JSvvVqqa9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