郢都是楚国的主要都城之一。在今湖北江陵城西北纪山南,故又名纪郢或纪南城。春秋前期,楚武王五十一年(前690),“伐随。武王卒师中而兵罢。子文王熊赀立,始都郢” ,这是楚国建都于郢的开始。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破郢,楚顷襄王迁都于陈,楚国都于郢前后长达400余年。
建都于郢是楚国中兴的开始,楚都自迁郢以来,经上述数代君主苦心经营,开拓疆土,使楚国成为版图最大的诸侯强国。它东至大海,西至巫夔、黔中,南至苍梧、五岭,北至中原。它由僻处荆山,“土不过同(方百里)”的一个蕞尔小邦,发展成一个“地方五千里”的泱泱大国。正因为如此,楚人对于郢都有着特殊的情感,这种情感在《楚辞》中的屈原诗歌里表现得最为深沉和执着,从恋郢到哀郢,这一情感主线贯穿了屈原的诸多作品。
屈原作《惜诵》诗时,已遭谗被疏,但似仍在郢都,因而痛惜地陈述自己一心为国,忠言直谏,却遭谗见疏的遭遇,抒发悲愤之情。诗中对于去留郢都颇为犹疑。诗云:“欲儃佪以干傺兮,恐重患而离尤。欲高飞而远集兮,君罔谓汝何之?欲横奔而失路兮,坚志而不忍。背膺牉以交痛兮,心郁结而纡轸。” 诗人低首徘徊,欲走还留,不忍离开郢都,欲继续事君报国,但又恐再次被祸与见责,明代汪瑗《楚辞集解》以为:“大抵此篇作于谗人交构,楚王造怒之际,故多危惧之词,然尚未放逐也。”
《抽思》应当是屈原被流放至汉北后所创作,诗中有言:“倡曰:有鸟自南兮,来集汉北。好姱佳丽兮,牉独处此异域。”蒋骥《山带阁注楚辞》指出:“汉北,今郧襄之地。原自郢都而迁于此,犹鸟自南而集北也。”汉北虽为楚地,但离郢都有数百里之遥,故诗人称之为“异域”。他远离郢都,独处异域,忧心忡忡,无限感怀。“望北山而流涕兮,临流水而太息。望孟夏之短夜兮,何晦明之若岁。惟郢路之辽远兮,魂一夕而九逝。曾不知路之曲直兮,南指月与列星。愿径逝而不得兮,魂识路之营营” 。诗人遥望郢都北山,不禁泪落沾襟,无数次怀想回归郢都之路,以至于“魂一夕而九逝”,可见恋郢之深,思郢之切。
当然,在对于郢都的歌咏中,抒写最直接也最为深情的还是《九章》中的《哀郢》。楚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史记·楚世家》:“秦将白起遂拨我郢,烧先王墓夷陵。楚襄王兵散,遂不复战,东北保于陈城。” 此时的屈原已经流放江南十余年,闻此消息,想起怀王客死他乡,又亲眼见到南下流离的人群,内心如焚,悲恸不已,写下《哀郢》。都之陷落如同国之沦亡,王夫之《楚辞通释》云:“哀郢,哀故都之弃捐,宗社之丘墟,人民之离散,顷襄之不能效死以拒秦,而亡可待也。”这种悲伤显然痛彻心扉。
《哀郢》结构上最为独特的地方,是用了倒叙法,先从九年前秦军进攻楚国之时自己被放逐,随流亡百姓一起东行的情况写起,到后面才抒写作诗时的心情。“心不怡之长久兮,忧与愁其相接。惟郢路之辽远兮,江与夏之不可涉。”这就使诗人被流放以来铭心难忘的种种悲凉情景,得以再现。
首段二十四句描绘郢都陷落,楚都东迁,人民向东逃难、流离失所的情景。诗的开头即展现出一幅巨大的哀鸿遍野图卷。“仲春”点出正当春分时节,“东迁”说明流徙方向,“江夏”指明地域所在。人流、汉水,兼道而涌;涛声哭声,上干云霄。所以诗中说诗人走出郢都城门之时腹内如绞。他上船之后仍不忍离去,举起了船桨任船飘荡着,他要多看一眼郢都!一别之后不知何时方能再见。此段概括抒写了九年前当郢都危亡之时自己被流放时的情景。
“将运舟而下浮兮”以下二十四句为第二段,写国破家亡和诗人远离郢都,长期放逐后忧国、思归的心情。如“去终古之所居兮,今逍遥而来东。羌灵魂之欲归兮,何须臾而忘反。背夏浦而西思兮,哀故都之日远”,再如“心不怡之长久兮,忧与愁其相接。惟郢路之辽远兮,江与夏之不可涉。忽若不信兮,至今九年而不复。惨郁郁而不通兮,蹇侘傺而含戚”。 郢都的形象反复出现,“至今九年而不复”中“九年”乃是虚数,即多年之意。去之愈远,而思之愈切。诗人之去,可谓一桨九回头,读之可谓催人泪下。
“外承欢之汋约兮”以下十二句为第三段,对于现实提出尖锐批评,明确指出君王闭目塞听、忠奸不辨,以致朝政昏聩,小人青云直上,贤臣日益疏远,正是君臣的无能造成了郢都陷落、国破家亡、人民离散的可悲局面。至此,诗人的感情由悲痛转为激愤。
乱辞六句总结性地抒发了诗人眷恋乡国的感情。他或以鸟兽作喻,“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或发出深沉浩叹,“冀一反之何时”,写诗人虽日夜思念郢都,却因被放逐而不能报效祖国,这也成为诗人心中永远的伤痛。
《哀郢》是一首发自肺腑的恋歌和哀歌,在诗中,郢都显然就是祖国的代名词。屈原之伟大不仅体现在他赤胆忠心、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怀里,也不仅体现在他忧国忧民、伤时伤势的政治敏感中——最主要也最难能可贵的是他虽死而不改的拳拳故土之心。千载之后,于右任先生曾以楚辞之笔法,写下诗章,曰“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屈原将故都作为故国的代名词,于右任于此与屈原情感相通,他也真正感悟了故土、故国之爱,千载之下,一如斯怀,令人无限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