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 鳗鱼饭的诞生

大久保今助和鳗鱼饭

终于,鳗鱼店开始出售蒲烧配饭,鳗鱼饭就此诞生。

关于鳗鱼饭的起源,宫川政运的《俗事百工起源》一书中记载了原委,“鳗鱼饭源自蒲烧”(庆应元年)。

“鳗鱼饭源自文化年间堺町剧场的老板大久保今助。今助从前是个低等武士……因为他做什么事都很机灵,所以逐渐晋升,最后成了剧场老板……他毫无奢靡之心,每天都亲自去剧场。据说今助很喜欢吃鳗鱼,每顿饭都要吃,但花费从不超过百文。今助总是叫外卖到剧场吃,可是外卖又容易变凉,他就把米饭和鳗鱼一起倒进碗里,盖上盖子,这样既能保温又别具风味,引得众人纷纷效仿。如今所有鳗鱼店都有鳗鱼饭的招牌。当时,鳗鱼饭售价也不过百文,而现在的售价为二百文到三百文。”

大久保今助

大久保今助原为水户藩领,据《三百藩家臣人名事典》“常陆国水户藩”(昭和六十三年)记载,“大久保今助,宝历七年—天保五年,水户藩乡士 ,八代藩主德川齐修时期得到提拔。其父为久慈郡龟作村的农民文藏。早前,今助前往江户经商,后成为富豪,屡次登门拜访水户藩的贫困户,功绩得到认可,于文化十四年获得五人扶持 。后给予水户藩大额捐款……财富累积,更名为伊痳祐秀房。与重臣联合,成为政商活跃……文政十一年晋升为御城付格”。

今助为常陆国久慈郡龟作村一农民之子,很早就前往江户从商,后来成为富豪,文化十四年被提拔为水户藩士,之后实现了惊人的晋升,文政十一年晋升为“御城付格”。所谓“御城付”指的是水户家的一种重要职务,仅次于家老、若年寄、御侧御用人和御用人。

关于今助受雇于水户藩前的情况,加藤曳尾庵(宝历十三年—天保四年)所著《今助传》中有详细描写。

“今助出生于常州水户领边陲村,自小便很有主见,十七八岁时来到江户,在各处做了八九年的武家仆役。二十六七岁时成为水野出羽侯的家老——土方缝殿助的携带草鞋仆从 。之后又成了中村座勘三郎剧场的火绳商,渐渐得到提拔。但他十分节俭,贮藏了诸多金银,同时还与权贵之士交好,筹措了不少金银,做了二十余年的剧场老板。随着财富鼎盛,他备受人尊敬,幼童亦无不知其名者。”

今助出生于水户藩领的边陲小村(《三百藩家臣人名事典》中记载为龟作村),十七岁(安永二年)时来到江户做武家仆役,二十六岁(天明二年)时成为老中水野忠成的仆人——土方缝殿助的携带草鞋仆从。之后,他一边在中村座贩卖火绳(游人的香烟火种),一边勤俭节约贮藏金银,后从事金融业获得财富,成为剧场老板。

大久保今助是中村座的救世主

关于今助成为堺町中村座老板这一时期,歌舞伎演员第三代中村仲藏的自传《自卖自夸》(昭和四十四年)中收录的《中村歌右卫门传》有详细记载。当时中村座资金匮乏,于是今助出资帮助第三代歌右卫门从大阪来到江户,在中村座演出。

“第一天演出时……歌右卫门在艺术之都江户的人气极旺,观众极多,没看过歌右卫门的人都以之为耻。演出多日后收入颇丰,不仅令萎靡不振的中村座恢复活力,还为茶馆、服务员带来了新生,他们把今助和歌右卫门奉为神。今助投入八十两本金,获得了近千两利润,接下来的收入更令他成了垄断性的金主,短时间内收获数万财富,之后还持有许多土地和房屋,他为买卖土地和房屋缴纳税款,改名为大久保,获得武士身份,成为水户家家臣,其显赫的人生经历人人皆知。”由此可知,今助剧场老板的身份十分成功(图8),并在之后收获巨额财富,在水户家为官,改姓大久保。

图8 堺町中村座。屋顶的高台上写着“勘三郎”(中村座的剧场主)。《东都岁时记》(天保九年)

歌右卫门来到江户的时间,所查资料显示为文化五年,这一点与其他史料略有不同,如《三升屋二三治剧场书留》(天保末期)中写道:“文化五年,中村歌右卫门初次来到地方。”石冢丰介子编写的《街谈文集要》(万延元年)中写道:“文化五年戊辰三月二十三日,第三代中村歌右卫门初次到中村座。”

此外,《三百藩家臣人名事典》中记载,今助于文化十四年在水户家为官,而加藤曳尾庵的《今助传》中记载“做了二十余年的剧场老板”。因为今助是在文化五年前后成为老板的,这样算来,他在水户藩为官就是文政十一年前后的事情。

从史料可知各方记录不一,但也不妨视作今助作为堺町中村座老板活跃于文化五年前后开始的约十年间(文化年间),而鳗鱼饭也在这一时期开始售卖。

文化年间售卖的鳗鱼饭

青葱堂冬圃所著《真佐喜的加都良》一书中记载了开始售卖鳗鱼饭的人物故事。

“故事的开端是一个在四谷传马町三河屋某之家工作的男人,他空闲之余在葺屋町的浦家卖鳗鱼饭,那会儿我年纪尚小,后来这个行业渐渐繁荣。因为大家都说很少见,我就和别人一起去看,当时的鳗鱼饭是把米饭装在碗里,然后把蒲烧夹在米饭中间,才卖六十四文钱。看到这么流行,人们都开始卖这个,价格也渐渐水涨船高。”

《真佐喜的加都良》一书的完成时间不详,但从序章和正文的记述中得出,作者于文化元年出生在江户深川的一户商人家庭,之后和父亲一起搬到四谷,天保初期暂时离开了江户,但弘化初期又回到了江户。因此,书中“那会儿我年纪尚小”指的应该是文化年间,作者那时居住在深川或四谷,亲眼见到过卖鳗鱼饭的场景。

开始卖鳗鱼饭时,正是今助当剧场老板的时候。那里的葺屋町(中央区日本桥堀留町一丁目·人形町三丁目)毗邻中村座的堺町,也就是今助点外卖的地方。葺屋町还有一个歌舞伎剧场叫市村座,这两个町以中村座和市村座为中心,包括偶人净琉璃和杂耍场、料理店、各种茶馆等各式店铺,构成了江户最大的娱乐街,被统称为二丁町(图9)。

图9 热闹的二丁町。描绘了堺町的中村座和葺屋町的市村座。《江户名胜图绘》(天保五年—七年)

我们可以视作鳗鱼饭起源于今助的一个想法,并于文化年间在堺町出售。

正如《真佐喜的加都良》所写,“看到这么流行,人们都开始卖这个”,这个新行业大获成功,卖鳗鱼饭的店也越来越多。言情小说《风俗粹好传》(文政八年)中记载了一对年轻夫妇开鳗鱼饭店的故事,妻子说:“咱们在大矶的圣天町开鳗鱼饭店是丁度七年前的事,那会儿想着一定有很多花街的客人。”江户的文学作品和歌舞伎作品很忌讳引用江户的地名,但经常使用镰仓和大矶等地名,因为大矶有花街柳巷,所以用大矶可以代替吉原。我们可以假定这对夫妇经营的店位于吉原附近的浅草圣天町。虽然这只是一则故事,但从中可知文政初期,除了葺屋町之外,其他地方也出现了卖鳗鱼饭的店铺。后来此类店铺的数量逐渐增多,文政十二年,有一句话叫“鳗鱼饭,菩萨中的虚空藏”,菩萨代表米饭,虚空藏代表鳗鱼(鳗鱼被认为是虚空藏菩萨的使者),因此鳗鱼饭就指在米饭中间放入蒲烧。还有一句话叫“碗中满是鳗鱼饭”,意思是鳗鱼饭被盛在碗中。

今助以前的鳗鱼饭

基于今助的想法,鳗鱼饭在文化年间开始出售,但其实早在今助之前就已有人萌生过类似的想法。尾张藩士石井八郎在江户轮值时曾写下《损者三友》(宽政十年),当中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荻江调(长调之一)演员荻江东十郎喜欢相扑,他会提着饭盒去看相扑比赛,饭盒里装的就是中间夹着蒲烧的米饭。他说:“我去看相扑时,会在小饭盒里装满米饭,接着在中间塞块蒲烧,然后盖上米饭,再塞入蒲烧,再盖层米饭,最后紧紧地盖上盖子,再在一个大的德利酒壶里装上茶,一起带去。”

享和二年出版的料理书籍《名饭部类》中也记载了关于鳗鱼饭的制作方法,“鳗鱼饭:按寻常做法烤鳗鱼,然后将蒲烧鳗鱼和热腾腾的米饭层层相叠,接着倒入饭桶中封盖保存,之后食用”。该做法也是为了不让蒲烧变凉,互相叠加米饭和蒲烧,盖上盖子保温,以便之后食用。

因此,虽然大久保今助创造了店铺出售鳗鱼饭的契机,但他称不上创始人,这也是“始祖说”难以论证的地方。

自称鳗鱼饭始祖的知名店铺

歌川芳艳所绘《新版御府内流行名物产指南双六》(嘉永年间)中有一家名为“葺屋町 鳗鱼饭”的店铺,描绘了盛在碗中的鳗鱼饭(图10)。从所在地来看,这家店似乎是鳗鱼饭的始祖店,鹿岛万兵卫所著《江户的夕荣》(大正十一年)一书记载了幕府末期到明治初期的江户,书中写道:“鳗鱼盖饭的始祖是葺屋町的大铁。”大铁好像也叫大野屋,大野屋也自称始祖,《东京购物独指南》(明治二十三年)中登载着“元祖鳗鱼饭 日本桥区葺屋町 大野屋铁五郎”的广告(图11)。

图10 “葺屋町 鳗鱼饭”店铺。《新版御府内流行名物产指南双六》(嘉永年间)

图11 自称元祖鳗鱼饭的“大野屋”。《东京购物独指南》(明治二十三年)

虽然我们可以认为大野屋是鳗鱼饭的始祖店,但这家店出售鳗鱼饭的时期其实存在一些问题。《东京名物志》(明治三十四年)中记载:“大野屋,日本桥区葺屋町,该店店主于天保七年开始构想并卖鳗鱼盖饭,鳗鱼盖饭合世人喜好,店主与鳗鱼盖饭共获好评。”《月刊食道乐》第七号(明治三十八年十一月号)中也写道:“天保七申之岁,鳗鱼盖饭始于江户葺屋町(日本桥区)大野屋。”两处记载均认为“鳗鱼盖饭”出售于天保七年,但事实上当时出售的全都是“鳗鱼饭”,所以时间对不上。

虽然大野屋始祖说存在一些问题,但似乎也不阻碍它成为定说,大正六年四月二十七日的《东京朝日新闻》报道:“江户人的代表食物难道不是初鲣鱼(夏初最早上市的鲣鱼)和蒲烧吗?先品其气味,再尝其风味。若论江户前蒲烧,那要数灵严岛的大黑屋、岛原的竹叶,和鳗鱼盖饭始祖葺屋町的大野屋最正宗。”虽然很想去确认,但大野屋已然谢幕。深川(宫川)一家店铺的店主宫川曼鱼在《深川的鳗鱼》(昭和二十八年)一书中写道:“大野屋早年还在葺屋町,小巷的入口处挂着写有‘元祖鳗鱼饭’几个字的灯笼。”以此来怀念往昔的大野屋。

大野屋在《东京购物独指南》中自称为始祖,战后不久以“元祖鳗鱼饭”为招牌营业。大抵这也是形成大野屋始祖说的原因之一吧。 Y1XmFUJNBavjQOOupoqUvW/nbg8nhQlAH9sFSB5PnAtgK8BSHJgeboPFCRoCkPB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