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细长面条与长寿的关系

都城位于长安(今西安)的唐朝,见证了唐朝皇帝唐玄宗和杨贵妃的奢侈生活。唐玄宗以讲究吃而闻名,据说他很喜欢吃用干贝、海参、鱼翅、鲍鱼等食材熬成的汤。那个时候,日本数次派遣唐使来唐,留学僧和留学生的来往交流亦十分频繁。

据《一衣带水:中国料理传来史》(柴田书店)中的记载,唐代的面食有汤饼、水引饼、不托、牢丸、棋子面等。此外,书中还写道:“将面类做成细长条状,源于唐代时在孩子出生后第三天举行吃汤饼的汤饼宴,希望孩子的寿命可以像细长的汤饼(面条)一样长。这一仪式如今依然存在于中国的某些地方。”

由此,面食成了在特殊日子里用来庆祝的食物。朝鲜半岛和日本也将面食用于庆典仪式中,面条细长的形状中寄托了长寿的祈愿,这就是“长寿面”的由来。但令人感到不解的是,在日本创造的拉面之中,却全然不见任何庆祝的含义。

在唐代,汤饼分为两派,各自发展壮大,分别是:将面擀薄擀大,里面包上馅的水饺、烧卖、云吞派;将面擀成细长形状的面条派。此间出现了“不托”这一词语。据《青木正儿全集·第八卷》(春秋社)“爱饼余话”记载,“掌托”是用手掌托着做饼,“不托”则与之相反,是不用手掌托着做的饼,因此“汤饼”到了唐代被称为“不托”。唐代出现了用擀面杖擀面的方式。

唐代以前,为了将面团做成细长条状,人们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尝试,在“做面方法”上穷尽努力。在此之后的宋代,面条登场,人们在烹饪方法上苦下功夫,成就了多彩的中国面食。 sYtq7+p0XdcQrNeFzNFyzonFza+q0tg4z84BmMkr+ySthz0ZWcgG4TQS8QiH8ie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