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知名面食不断涌现:中国南部的广东

中国幅员辽阔。北方的馒头传入以米为主食的南方后,以原样被传承了下来。有句俗语叫“广东人怕馒头”,意思大概是南方人质疑用面粉做的大面团仅仅蒸过就可以吃。关于面食,广东也出现了许多有趣的饮食文化。广东人在北方面食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做出了虾子面、伊府面、云吞。

虾子面是广东有名的面食,和面用的是虾子(籽),不用碱水。伊府面是由清乾隆年间任扬州知府的伊秉绶所创的面。伊府面不用水,仅用鸡蛋和面,蛋白中的蛋白质在面团中形成强韧的面筋,可制成宽且不易松散的面。伊府面在大正至昭和时代的《家庭向中国料理书》中频繁出现。据说速食拉面也是从伊府面中得到的灵感。

馄饨从唐代开始出现,在宋代受到欢迎,是历史悠久的食物。北京话中读作“馄饨”,粤语里把它读作“云吞”。日语里将其读作“wantan”,恐怕是传自广东,受到粤语的影响。在北京,馄饨是有美好寓意的食物。因为馄饨长得像元宝,正月初二吃馄饨,寓意新的一年发大财。在广州市西关的方言中,“云吞”取“吞云吐雾”这个词,隐含着上京赶考的科举生们的雄心大志。从唐代到宋代,馄饨一直是特别受欢迎的点心。将云吞和面一起煮的云吞面也出自广东人的创意,这在中国也是少见的形式。

关于粉食,南方人的另一大智慧就是将米磨成的粉做成米粉。米粉不像面粉一样会形成面筋,因此可以用压面机制成米线。其中,以昆明的过桥米线最为人熟知。

北京的饺子、上海的小笼包、广东的云吞分别是华北、华中和华南的代表性面食。 4s6tO36ilGNh0QdAgxlWd6ro4mO730ffcQMJNmL7SPpJWZoDxquT5OxZ4RNgNRZ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