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滨海客家”命题的缘起

1985年,杨宏海从嘉应师专调到深圳市文化局,负责文化调研工作。作为来自客都梅州的客家人,他发现深圳客家人的祖辈大都来自梅州,两地客家文化有不少相似之处,又有明显的区别。梅州是山地客家,传统儒家文化特质比较明显。深圳是滨海客家,在地理位置、思想观念、民俗文化等方面都有比较独特的一面。比如民间歌谣,梅州拥有富有特色且比较单一的客家山歌,而深圳却有客家山歌、咸水歌、皆歌、大鹏军语(千音)歌等,种类繁多。同样是反映“下南洋”的山歌,深圳的山歌带有明显的海洋气息,比如“今晚脚踏新娘间,一句唐来一句番,今晚新郎新娘very good,明日转过艾斯湾”。艾斯湾是指南洋大大小小的湾区,从中可知客家人早年“下南洋”就是在大湾区打拼。又如鱼灯舞,梅州大埔县等地是鲤鱼灯舞,而深圳沙头角客家人舞的是大海鱼的鱼灯舞。前者是反映鲤鱼跳龙门的主题,后者却是众多海鱼团结起来反抗海上的“霸王鱼”。种种“同”中有“异”的客家文化现象,令杨宏海对“滨海客家”这个命题发生兴趣,并逐渐对此进行探索与思考。

1997年,杨宏海到香港考察,深感深圳与香港山海相融,唇齿相依。尤其是地处珠江出海口的深圳,更是有着悠久的海洋文化传统,不但是古代商贸的前沿,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处,还是中国近代革命的策源地和改革开放的急先锋。千百年来,不论是军事、生产还是贸易,这里都深深染上了海洋的气息,赋予了深圳“开放、兼容、重商、求新”的文化特质。有感于此,杨宏海率先撰写了论述这个命题的文章《深圳与海洋文化》,从1997年8月14日起分三期在《深圳商报·文化广场》连载,并入选曲全良主编、海洋出版社2000年出版的《海洋文化研究》第二卷。

2006年,杨宏海受深圳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的委托,策划组织了“两岸一家亲,共叙客家情”的深圳与台湾高雄客家同胞进行文化交流的联谊会,活动取得圆满成功,由此促成“深圳客家文化节”的创办。

2007年,在第二届“深圳客家文化节”期间,杨宏海发起举办首届“滨海地区客家文化学术研讨会”。会议在深圳大学图书馆举行,邀请谢重光、罗勇、林晓平、叶春生、谭元亨、刘晓春、杨耀林、黄崇岳、张卫东、刘丽川、房学嘉、宋德剑、南翔、梁二平、曾祥委、邹永演等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家文化学者到会研讨,《深圳特区报》(2007年12月27日)与《客家人》杂志(2007年第2期)、市文联《百家》杂志(2007年第4期)等均做了专题报道。由此揭开了“滨海客家”研究的序幕。

图1—20“两岸一家亲,共叙客家情”文化交流联谊会在深圳举行(谢建伟摄影)

图1—21 滨海地区客家文化学术研讨会在深圳大学举行

图1—22 深圳首次提出“滨海客家”研究课题(万磊提供)

图1—23 滨海客家研究引发客家学研究的新发现

图1—24 第七届客家文化高级论坛探讨“滨海客家”议题

2013年,深圳文化工作者王艳霞、唐冬眉从瑞士巴色会档案馆发掘出几百张老照片,生动展现出一百多年前深圳客家与西方文明交融的生活场景。她们准备以此撰写《虔贞女校》一书。杨宏海闻讯即到深圳龙华区大浪虔贞女校现场调研,随即在其主编的《客家人》杂志2014年第1期刊登,并在编者按中专门推荐,称此充分体现了深圳客家文化“开放包容”的品格。

2016年,“第七届客家文化高级论坛暨首届客家文化创新论坛”在深圳举行,主题为“传承与创新:深圳滨海客家与文化产业发展”。杨宏海提交《深圳客家文化研究的重要发现——从“虔贞女校”看客家与西方文化交融的生动实践》 的论文,评述王艳霞、唐冬眉著的《虔贞女校》,着重突显滨海客家“开放包容”特质,引起广泛关注。《深圳商报·文化广场》记者做了专门报道:“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杨宏海在本次论坛上的主题演讲备受关注。他在演讲中提出,长期以来,客家研究主要集中在历史源流、方言民俗及客家人南迁后与当地土著文化的交融上,而对于客家与西方文化的交流及融合,却鲜有涉及……该书以大量鲜活的文字和历史图片表明,一百多年前的客家人,以开放包容的胸怀,接纳了西方的文明并与之交流融合,丰富和发展了自身的文化。这是深圳客家研究的重要发现,也是‘客家学’新的学术增长点。”

2019年,杨宏海应邀出席深圳大芬美术馆为市民做“滨海客家的深圳故事”的学术讲座。2020年参加“客家·印象——大芬美术馆典藏客家题材美术精品展”学术研讨会,提交《“滨海客家”的深圳历史画卷与文化新图》的论文,在《大芬美术》杂志2020年第10期发表。该论文对“滨海客家”做了进一步的理论阐释。

图1—25 杨宏海“滨海客家的深圳故事”学术报告海报

图1—26 安国强《客家大迁徙》书影

此后,杨宏海发现有一些学者也关注或接触到“滨海客家”这一命题。如深圳博物馆原馆长杨耀林研究员发表的《从山里来到海滨的客家人》专文;华南理工大学谭元亨教授也撰文专门提及“客家与海洋文化精神”;张卫东、刘丽川教授从研究增城客家人入手,对“东部滨海客家与西部滨海客家做比较”;青年学者黄震从甘坑村文化考察探讨滨海客家;历史学者安国强也在其专著《客家大迁徙》中关注了这方面的命题。

2019年,杨宏海应邀出席在嘉应学院举办的“首届客家学论坛”,提交《深圳客家人的历史贡献——从六个时间节点看深圳客家简史》 ,介绍了深圳“滨海客家”的六个重要历史事件。在此次会上,他关注到马来西亚道理书院院长王琛发教授的论文《阅读碑文方法论:重建南洋客家研究的认识与态度》,文中提及要关注“海洋客家”的命题。同时,王琛发教授在另一篇论文《分裂的认同:重新解读19世纪槟城国际港口的客家社群》中谈道:“自19世纪客家先民漂洋过海下南洋……他们很早便面向海洋,也是最早向着西方交流的客家人。”在南洋一些客家会馆或大伯公庙中,可以看到“此处是亚欧航路,今日风涛西紧,持危定险,藉谁伸手挽狂澜”“山随平野尽,海门不远,会看风雨起蛟龙”的楹联佳句,描绘出客家人在海外搏杀、播迁繁衍,期盼乘风破浪、开疆拓土的豪情,令人印象深刻。为此,杨宏海多次与王教授联系,咨询和请教这方面的问题,得到王教授的热情支持。

图1—27 杨宏海在报刊媒体介绍滨海客家

2022年,杨宏海应聘深圳龙岗区“鹤湖智库”专家团队,他建议将龙岗区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滨海客家文化交流基地”,同时承领《深圳(龙岗):滨海客家图文志》重点社科课题,特邀客家文化与艺术工作室首席专家杨耀林、安国强及工作室学术助理吕莉组成团队,共同参与此书的编纂。 HrLt49NxlNOGQht8YzO3hrNzY2q31Lq0TbW6Y8wqcM3ndr2J/JgF9/SBJm4Tnyi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