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方兴未艾的深圳客家研究

深圳客家研究在改革开放之前比较薄弱,主要是由当地文化界人士做一些零星的文史整理工作。改革开放后,随着人才引进与学术文化氛围的逐步形成,深圳客家研究方兴未艾。

1985年,杨宏海由梅州调入深圳市文化局,负责文化调研工作。出于对客家文化的热爱,杨宏海对深圳包括客家在内的民间文艺甚感兴趣,开始对深圳山歌进行搜集整理。1987年,杨宏海发起创办深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在市文化局副局长、市民协主席苏伟光的支持下,他带领一个团队对深圳进行“民间歌谣、民间谚语、民间故事”三套集成的搜集整理,编辑出版《深圳民间歌谣》。

图1—14《深圳民间歌谣》书影

1988年,杨宏海应张卫东、刘丽川伉俪之邀,协助他们筹备中国客家研究会的一个座谈会,有深圳市内外50多人参加。深圳市文化局副局长、市民协主席苏伟光到会并表示祝贺。梅州市与会者、香港黄承业先生等都给筹委会赠送了一批资料。杨宏海也将梅州带来的一些资料送给张卫东夫妇,包括日本学者周达生撰写并赠送给他的日文版《客家文化考》一书(后来由刘丽川翻译出版)。考虑到筹备成立中国客家研究会程序复杂,后来就成立了深圳客家研究会,设在深圳大学。可以说,1988年成立的深圳客家研究会,便是深圳正式开展客家研究的开端。

张卫东、刘丽川夫妇是最早对深圳客家文化进行系统研究的学者。他们夫妇从1991年就着手对深圳地区的客家进行调查。张卫东曾发表《论客家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论深圳客家之历史文化特色》等论文,出版了《客家文化》专著并与王洪友合编了《客家研究(第一集)》。2002年,刘丽川撰写的《深圳客家研究》出版,这是深圳客家研究中最具代表性的著作。

2001年,深圳博物馆杨耀林、黄崇岳两位馆长合编的《南粤客家围》由文物出版社出版。该书编写历时10年,积累了20多万字的原始资料和千余张照片。该书的出版成为深圳客家研究的一件大事,亦使客家围屋成为深圳客家研究的重要内容,获得广东省鲁迅文艺奖。

2004年,杨宏海与华南理工大学李元元校长应聘为梅州市发展战略顾问,由两人发起建议联合广州、深圳、梅州三地力量编纂一部广东省首个客家文化系列丛书,由三地各选派出专家参与编撰。杨宏海邀请杨耀林、黄崇岳两位研究员加盟。2006年,“客家研究文丛·客家与梅州书系”八本书问世,其中与深圳有关的有《客家围屋》(杨耀林、黄崇岳著)、《客家诗文》(杨宏海选编)、《客家艺韵》(杨宏海、叶小华编著)。

图1—15 杨宏海与李元元校长(右一)合影

图1—16 深圳学者参与撰写的客家文化专著

图1—17 客家文化研究引起媒体关注

此外,深圳与客家文化研究相关的专著还有:

《田野视角:客家的文化与民性》(曾祥委著,2005年)

《深圳民俗寻踪》(廖虹雷著,2008年)

《深圳民间节俗》(廖虹雷著,2015年)

《深圳炮楼探秘》(张一兵、曲文著,2015年)

《客家大迁徙》(安国强著,2015年)

《深圳通史》(张一兵主编,2018年)

《深圳掌故漫谈》(彭全民著,2015年)

《客家与龙岗》(管林根主编,2002年)

《百年观澜文化丛书》(黄木有主编,2014年)

《深圳古代史》(陈海滨著,2015年)

《大浪文物图志》(王艳霞、朱赤主编,2009年)

《龙岗记忆:深圳东北地区炮楼建筑调查》(杨荣昌著,2011年)

《石岩客家山歌》(石岩街道办事处编,2009年)

《龙岗地方神话传说》(黄晓东主编,2000年)

近期出版的相关专著还有:

《祖父的故事》(罗敏军著,2015年)

《寻找罗定朝》([美]葆拉·威廉姆斯·麦迪逊著,2016年)

《百年振能》(丁力著,2018年)

《坪山女人:生于1893》(张黎明、廖铮著,2020年)

《客家民间好词佳句集》(杨俊威选编,2020年)

《走读坪山:从客家古镇到文化新城》(熊奇侠著,2021年)

《深圳大浪客家方言志》(钟蔚苹、刘玲著,2022年)

除了上述专著作者外,亦有一批对深圳客家文化颇有研究兴趣的学者,如老一辈有蓝运彰、赖房千、薛丁奎、罗育灿、萧王崇、张煌新等人,年轻一辈中有黄震、苏勇、孙骞、严轮、郑少斌、杜洁莉、周怡心、徐新红、吕莉、吕红艳、韦慧、俞志鹏等人。

深圳客家研究的主要机构有:

1.深圳市客家文化交流协会与深圳市杨宏海客家文化与艺术工作室。深圳市客家文化交流协会脱胎于深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创办于1987年)。从事客家文化整理研究以及创办“深圳客家文化节”,主要依托民间文艺家协会的团队参与。协会主席杨宏海退休后,于2015年创立深圳市客家文化交流协会并担任会长。2006年创办的“深圳客家文化节”,已成功举办十二届。每届节庆都有安排客家文化研讨会。杨宏海客家文化与艺术工作室于2009年由市委宣传部、市文联批准成立,作为深圳文艺名家工作室之一,延揽杨耀林、黄崇岳、饶荣发、于爱成、安国强、陈菊芬等一批客家研究专家开展各项活动。曾主编《客家人》杂志十五期。主要研究方向:一是从文学艺术角度从事客家文创;二是研究滨海客家。

图1—18 参加深圳客家文化理论研究的学者

杨宏海、罗勇(左)、谭元亨(右)

图1—19 杨宏海聘任周建新(右)为学术总监

2.深圳大学客家研究所。前身为1988年创办的深圳客家研究会,2008年创办深圳大学客家研究所,由张卫东教授任首任所长,机构成员还有刘丽川教授、饶小军教授和朱继毅副教授。现任所长为周建新教授,曾出版《动荡的围龙屋》等国家级科研学术专著,属下有一支年轻的科研团队。主要研究内容与方向:一是深圳客家的历史与文化,研究范围含深圳、增城、东莞和惠州客家;二是深圳客家文化创新与文化产业。深圳市客家文化交流协会聘请周建新教授担任学术顾问,共同开展相关研究与文创工作。

3.深圳市客家文化研究会,于2004年成立。首创会长为东江纵队老战士刘波。宗旨是“立足深圳,辐射海内外,弘扬客家文化与精神……开展客属文化的现代研究”。曾于2017年在深圳大学客家研究所支持下,举办过一次客家文化高峰论坛。

4.深圳市龙岗区客家民俗博物馆。博物馆设在全国占地面积最大的客家围屋鹤湖新居。深圳市龙岗区客家民俗博物馆在依托古建筑进行客家民俗文化展陈的同时,开展对深圳客家民俗与文化的研究,尤其为客家建筑的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博物馆主要研究人员有孙骞、苏勇、陈武远等,已编纂出版《鹤湖新居》《鹤鸣九皋》等专著。2012年,该馆创办《深圳客家》杂志(年刊)。2021年,杨宏海客家文化与艺术工作室应龙岗区文体旅游局之邀,入驻鹤湖新居,共同参与客家文化研究工作。同年,工作室杨宏海、杨耀林应甘坑客家小镇之邀,为甘坑博物馆编写“甘坑与深圳客家”展览大纲。 M0GK+Ky48eEMmgTkYBmwG5ytX/jr2swvtD/xVXrBBHA6yk6woJqtDzGu60IFFZ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