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客家研究的发展历程,学者周建新教授撰文大致归纳和总结为四个时期 :
1.兴起期(19世纪初期至20世纪初),其代表性研究成果是徐旭曾的《丰湖杂记》。
2.兴盛期(20世纪初至50年代),以罗香林为代表奠定了现代学术意义上的客家研究。同时,“陈寅恪、顾颉刚、罗常培和钟敬文等国学大师就曾关注客家文化”。
3.沉寂期与发展期(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香港、台湾和海外地区的客家文化研究持续发展,但在“文革”前后的一段时间,“客家文化研究在大陆受到了冷落,几乎形成空白,陷入停滞状态”。
4.复兴和高涨期(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逐渐发展成为一门“蓬勃的显学”。
对周建新教授上述四个时期的划分,本书总体上赞同。但谈及客家文化研究的复兴,如果将其视作开风气之先的话,可以回顾到1983年,当时正处改革开放初期,百废待兴,文化学术界也有复兴的气象和冲决的勇气。包括客家文化在内的民族传统文化开始萌芽新生,众多海外、港澳台的客家乡亲回内地寻宗问祖,出现了“客家热”。
1983年5月,当代著名民俗学家、民间文艺学泰斗钟敬文先生倡导创办了中国民俗学会。同年7月,作为嘉应师范专科学校(以下简称“嘉应师专”,今嘉应学院)的青年教师,杨宏海参加了在中央民族学院举办的首届全国民俗学与民间文学讲习班,成为钟敬文先生的一位“编外”门生。客家研究的老前辈、早在1927年就编纂出首部《客家情歌集》的钟老对杨宏海这位客家小老乡热情有加,多有指点,并寄予厚望说:“客家山歌要继续整理,客家研究也要搞起来。客家民俗资料丰富,很多东西可研究挖掘,希望你们努力。”
带着钟老的嘱托,杨宏海回校后向学校与中文系领导汇报。时任嘉应师专中文系主任是杨宏海的父亲杨冀岳先生。1948年,杨冀岳从中山大学毕业后,任广州文化大学新闻系教员兼资料室主任,与兼任该校教授的著名客家学者罗香林教授认识,有机会向他求学与请教。深受罗香林影响的杨冀岳,非常希望杨宏海能追随客家前贤的足迹,为客家研究添砖加瓦。于是,杨宏海在父亲的支持下起草报告,向学校建议发起成立客家民俗研究会,同时杨宏海作为《嘉应师专报》的执行副主编,建议在该报增开《客家民俗》专版,均得到学校领导的支持。1983年11月13日,梅州第一个客家研究学术团体——嘉应师专客家民俗研究会成立,杨宏海与邓仕宏、赖绍祥、刘南彪、陈修、谢友祥、李新祥等老师及中文系叶小华等学生代表共23人参加了成立会议。时任嘉应师专副校长梁普卿先生到会祝贺,他希望“通过这个客家研究组织,为我校今后的科研工作积累经验,为开创我校科研工作的新局面做前导”!
图1—1 杨宏海和钟敬文先生(左)于1983年的合影
图1—2 杨宏海和父亲杨冀岳先生(左)
图1—3 钟敬文先生为《客家民俗》题字
图1—4《嘉应师专报》增刊《客家民俗》创刊第一期
1983年12月16日,《客家民俗》作为《嘉应师专报》的增刊创刊,创刊号由钟敬文先生题写刊头。据著名民俗学家王文宝在《中国民俗学发展史》的记载,《客家民俗》是国内新时期最早创办的民俗文化报刊,成为广东民俗研究最为活跃的领域。
《客家民俗》的创刊,很快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上海《采风报》、北京《民间文艺通讯》与泰国《新中原报》先后做了报道。著名学者乌丙安、谢建弘、罗冠群等寄来贺词与诗文。
辽宁大学教授乌丙安在信中说:“客家民俗的调查研究,对我国社会科学的发展、两个文明的建设,都有不容忽视的价值。五四时期至三十年代,老一辈民俗学家在研究客家民俗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近半个世纪以来,这方面的工作随着历史的曲折中断了,如今嘉应的同志们不畏艰辛,重导洪流,再移王屋,事业必胜。……客家文化以它独具的民俗特色,受到海内外学界的注目。因此,贵刊使命之重大,可想而知。我作为民俗学园中的一只小小的工蜂,愿为贵刊付出微劳。”
图1—5 乌丙安教授给《客家民俗》来信
图1—6 杨宏海与乌丙安教授(左)合影
《客家民俗》创刊号以整版的篇幅,发表了杨宏海撰写的《访中国民俗学会主席钟敬文》。此文后被选入杨哲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1年出版的《钟敬文生平·思想及著作》一书,记录了这位学术泰斗与梅州客家研究的不解之缘。
《客家民俗》开设《客家风情》《客家民间故事与传说》《民俗论坛》等专栏,内容涵盖客家历史文化、民间文学创作、生产、生活、居住、建筑、服饰、饮食、婚嫁生养、丧葬祭祀、节气节日、社会礼仪、姓氏族谱、宗教信仰、规箴禁忌、教育、卫生、医药艺文以及历史名人、华侨历史、华侨社会习俗等。早期参与嘉应师专《客家民俗》研究活动的,除了发起人杨宏海,中文系主任杨冀岳、副主任邓仕宏之外,还有陈修、刘南彪、赖绍祥、叶云章、何国华、刘发清、罗海鸥、侯复生、谢友祥、李景纲、叶小华、房学嘉等人。
这个时期,嘉应师专掀起一股客家研究的热潮。虽然成立的是客家民俗研究会,但同人们已把研究视角迅速从民俗研究拓展到客家研究的各个领域,研究成果包括杨冀岳的《黄遵宪与胡晓岑研究》、杨宏海的《黄遵宪对中国民俗学的贡献》、陈修的《客家方言的形成特点》、刘南彪的《客家精神对洪秀全的影响》、叶云章的《客家山歌欣赏》、刘发清的《客家名人录》,等等。
除了嘉应师专师生外,客家研究还吸引到罗滨、陈美豪、蓝凤翔、黄火兴、汤明哲、程志远、吴炳奎、罗英祥、温威光等一批社会各界本土专家。以嘉应师专为核心的梅州客家研究一时风生水起、人才济济,带动了福建、江西客家研究的兴起并与之进行学术交流,也为尔后成立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打下了良好基础。
图1—7 杨宏海与李逢蕊(右二)、陈美豪(右一)等合影
嘉应师专客家民俗研究会与《客家民俗》的问世,引起梅州宣传文化界的关注,并酝酿筹建市级民俗学会。1984年12月,广东嘉应民俗学会成立,时任梅州市委宣传部部长的罗滨为会长,市文化局局长张志瑶为副会长,市文化局社文科科长陈美豪为秘书长,杨宏海为副秘书长。吕志先、杨应彬、罗明、卢伟良、梁集祥、陈景文、刘锦庆、黄药眠、杜埃、李伯球、曾昭旋、吴宏聪、吴启彦、李庆芬、郭明、黄光正、连贯、梁普卿等社会知名人士和专家学者来函或题词祝贺。
应该指出的是,在《客家民俗》创办及发展过程中,杨宏海与梅州市文化局社文科科长陈美豪自始至终都相互支持、通力合作。1985年,杨宏海调动到深圳市文化局工作。经内部协商,征得嘉应师专同意,《客家民俗》出版三期后,转由广东嘉应民俗学会负责,由陈美豪接手具体编务工作,杨宏海在深圳给予协助。作为嘉应民俗学会秘书长的陈美豪,为会务工作和《客家民俗》呕心沥血,居功至伟。其后,梅州市文化局、梅州市客家联谊会也组织了相关客家研究活动,出版《客家大观园》等刊物,梅江报社则出版了《客家风采》专刊。1989年,《客家民俗》在出满二十期之后停刊。与此同时,嘉应大学 于1988年成立客家文化研究室,1990年升格为客家研究所(今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出版《客家文化研究文集》(现为《客家研究辑刊》)。至此,梅州客家研究的重任又主要由嘉应大学承担。
杨宏海1985年调到深圳市文化局,主要从事特区文化研究,但发起成立客家民俗研究会的初心不变。1988年7月,杨宏海配合深圳大学教授张卫东、刘丽川夫妇发起筹办中南四省区(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客家问题座谈会,出席座谈会的有来自梅州、广州、惠州、深圳的代表,深圳大学、嘉应大学、韶关大学、河南大学等高等院校和广东省社科院的客家研究者50多人。其中,梅州市邀请罗滨、陈美豪、刘南彪、陈修等人参加,会议的主题是筹备成立中国客家研究会。与会者认为,大力开展客家研究,对于国内外文化交往、海峡两岸的沟通、促进“一国两制”的实现,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深圳市旅游协会会长李基、香港黄承业先生热心为筹委会捐款赞助。会后,由于成立全国性研究会程序复杂、不易操作,便在深圳大学成立了深圳客家研究会,梅州的代表则在会后筹备成立客家研究中心。尔后,华东师范大学吴泽教授与龙岩师范专科学校(今龙岩学院)校长李逢蕊教授筹备成立华东师范大学客家学研究室,邀请杨宏海担任研究室深圳组组长参与联络交流工作,并在华东师范大学《客家史与客家人研究》创刊号发表文章。
在深圳市政府文化部门工作期间,杨宏海结合工作实际,多次为家乡梅州和母校嘉应学院架设文化交流的桥梁。1988年,杨宏海所在的深圳市特区文化研究中心与嘉应大学共同发起主办“客籍作家与作品学术研讨会”,出版《客家研究辑刊·客家文学研究文集》。2000年,杨宏海所在深圳市特区文化研究中心与梅州市政协等单位共同主办“林风眠、李金发诞辰100周年纪念暨学术研讨会”,邀请全国各地相关专家参加,会后出版《诗画双馨》专著。2004年,应梅州市委、市政府之邀,杨宏海作为梅州市文化顾问,参与家乡的文化策划,为“文化梅州”尽绵薄之力。
图1—8 杨宏海与吴泽教授(左二)等合影
图1—9 杨宏海和国内外专家参加李金发学术研讨会
图1—10 杨宏海和国内专家参加客籍作家与作品学术研讨会
图1—11
图1—12
图1—13 杨宏海客家文化与艺术工作室授牌仪式
2006年,杨宏海在上级领导支持下,发起创办“深圳客家文化节”,连续成功举办十二届,多次邀请梅州客家文化界人士来深圳交流。2009年,经深圳市委宣传部、市文联批准,成立了全国首个以个人命名的客家文化工作室——深圳市杨宏海客家文化与艺术工作室。
转眼之间,杨宏海从客都梅州移居深圳已近40年,回望40年前在嘉应师专成立客家民俗研究会,是梅州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展客家研究的发端。正如河南大学丘菊贤教授在梅州市政协1997年第11期《梅州文史》发表的《梅州学人参与两次客研高潮的成就》中指出的:“1983年嘉应师专杨宏海、邓仕宏、刘南彪等组成客家研究小组,并在校报辟客家研究专栏,发表客研文章。”这就是梅州学人自“文革”之后最早开展客家研究的例证,为嘉应学院乃至客都梅州的客家研究奠定了基础,发出了“先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