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九龙海战,抗英勇将

进入19世纪30年代以来,英国殖民侵略者在新安县水域和珠江口一带频繁活动,蓄谋侵略香港。他们把伶仃洋和尖沙咀洋面作为鸦片走私的基地,大量输入鸦片,给中国人民造成严重危害。道光十八年(1838年)十二月,清廷命湖广总督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到广东查禁鸦片,于1839年6月3日在虎门公开销毁从外国洋行没收来的200多万斤鸦片。林则徐虎门销烟之后,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仍坚持抗拒禁烟,寻找机会报复和挑衅。

始建于明代的大鹏守御千户所城,是当时在滨海客家地区抗击倭寇和西方殖民侵略的海防要塞。有数千名士兵先后从广东各地来到大鹏,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客家人。大鹏城内的赖氏家族是这一时期龙岗最著名的客家大姓。这个家族自清乾隆初年由广东紫金迁居大鹏以来,在嘉庆、道光年间,三代出了五位将军,史称“三代五将”。时任大鹏营参将的赖恩爵(1795—1848年)将军便是大鹏城赖氏家族“三代五将”中的一员。他“一生致力于缉匪抗盗,小时候随父亲出任阳江,后在阳江入伍,历任兵士、把总、千总、守备、都司、游击等职,保卫疆土。其一生中最辉煌的一页是成功地指挥了九龙海战”。

虎门销烟后,林则徐料定英国殖民者不会甘心失败,可能会来挑衅,故交代大鹏所城守将赖恩爵与新安县令梁星源要做好准备。赖恩爵遵命安排水师积极备战,梁星源亦带着乡勇前后策应,日夜巡防。

图3—1 大鹏所城(宋凯摄影)

图3—2 九龙海战(南山博物馆壁画,宋凯摄影)

当年英国船只主要聚集于尖沙咀一带,船员常登岸酗酒打闹,骚扰村民。一次,村民林维禧被船员棍棒殴伤致死,赖恩爵、梁星源要英方交出真凶,但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拒不交凶,反而借机挑起战争。

1839年9月4日,义律和“窝拉疑号”船长斯密斯率“路易莎号”等五艘军舰驶入九龙湾挑衅,向大鹏所城的清军水师营兵船开炮,打死兵丁欧仕乾,挑起九龙海战。

面对义律的疯狂挑衅,赖恩爵率战船奋起反击。清军兵船小巧便利,海面雾气阴沉。英军虽船坚炮利,但体格庞大,周转不便。赖恩爵指挥小船靠拢英军,就近开炮,义律乘坐的“路易莎号”主帆被击中,义律只得率船狼狈逃窜。下午五时,义律又调来主力舰“窝拉疑号”及武装船“威廉姆堡号”参战,“炮弹纷集,我兵用网纱等物设法闪避,一面奋力对击”。战斗一直进行到下午六时半,其间新安县令梁星源亦率乡勇前来助战,最后以英船逃回尖沙咀而结束。九龙海战历时五小时,中方两名士兵阵亡,两名重伤,四名轻伤,师船稍有破损,英方死伤惨重。据新安县知县梁星源禀报:夷人捞起尸体,就近掩埋,已有十七具,又有渔舟叠见夷人随潮漂荡,捞获夷人帽数顶。另外假扮兵船船主的德忌刺丧命,手腕被炮打断。此外,“夷人受伤者尤不胜计”。清军以微小代价重创英军,大获全胜,狠狠打击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林则徐将战事奏报,道光皇帝大悦,随即下旨嘉奖,给赖恩爵赐以“呼尔察图巴图鲁”(勇士)称号,晋升副将(从二品),而后任广东省水师提督,正一品,封振威将军。九龙海战规模虽不大,却是中英鸦片战争的前哨战,有学者认为中英第一次鸦片战争就是从这次海战开始的。九龙海战是一次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之战,大涨中国人士气,充分展示了中国官兵保卫祖国领土主权的力量和信念,揭开了中国近代战争史的序幕。

1844年,赖恩爵在大鹏所城内修建了他的府第——赖府。道光皇帝御笔题赐匾额“振威将军第”。1848年,赖恩爵病逝,终年53岁。他在逝世前,叫五个孙子到他的床前,留下遗愿“希望有朝一日,收回香港岛”。

1997年6月21日,散居世界各国的一百多位赖氏后人,纷纷回到大鹏古城,在赖恩爵将军第悬挂了一块红色纪念匾,上写“还我祖愿”。9天之后,香港回归祖国怀抱。 rmyIGYm+e42a/qU/4kZVSOkkOAZ9jUCA2aFJEIUgyrO6XvZtDPVR+qJ0WmZx00M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