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和美术馆弧形展厅的线路游走,楼梯中央是拔地而起的方形盒子,让走进展厅的观者有了视觉中心,再往展厅里走,建筑外墙将光线分割成一束束的自然光,柔和地照进展厅里,空间和绘画之间似乎形成一种和谐的静谧感,与画面中不同弯曲程度的线、鲜艳的色块和薄涂的颜料共同传递出微妙的情绪。
在近两年的新作中,张恩利的笔触更加随意,用色也变得丰富,微妙的色调变化吸引观者走入其中,沉浸在迷蒙和光亮之中。让人不解的是抽象的画面却有非常具体的名字,比如一幅充满凌乱的线条和大大小小鲜艳色块的画被叫作“甜点师”;另一幅蓝色调的画面上分布着粗重的短线,叫作“忧郁的人”。这并非画家留下为难观众的谜题,而是他用具体的名词为抽象的意象冠名。
“文学和绘画并没有那么割裂,绘画永远不是文字的图解,相反,画家通过绘画把世界的面貌显现出来。我们并不需要再现这个世界,而是需要显现一些东西,这些东西是并不明朗的。所以,在今天,我针对这些不明朗的画面,做一个非常具体的定义。”张恩利说道。
大尺幅的绘画,沉默不语,就像是一面面镜子,关照着每个人现实和内心的关系。“我更希望传递感受到什么,所有的东西都是非常具体的。当一个杯子装满了酒,它可能就有故事了。我们所有的认知都是界定它,实际上那个‘中间地带’才是迷人的。”张恩利把抽象的画面也看作是“肖像”,这些绘画没有明确的构图,去除了叙事,过往对物的观察和凝练转为潜意识中随性的抒发,每一个线条和色块仿佛有了自己的性格和生命,与其说是无意识的描绘,不如说更多的是一种痕迹。
张恩利《弯曲》布面油画 200×180cm 2016和美术馆藏
张恩利《钢丝(三)》布面油画 300×400cm 2015
张恩利《书架》布面油画 200×250cm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