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东晋

永嘉南渡

司马懿的曾孙司马睿,袭封琅琊王。其封国与东海王司马越相临。八王之乱时,他追随司马越,并受命镇守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后因下邳难以守御,在征得司马越的同意后,于永嘉元年(307年)以安东将军、都督扬州江南诸军事,移镇建业(今江苏南京,改称建康)。司马睿与琅琊著名士族王导交好。司马睿初镇江东,南方士族心存疑虑,采取观望的态度。王导帮他拉拢南方士族,让南方氏族归附司马睿。此后多数南方士族对司马睿的态度由观望转为支持。王导又竭尽所能在其中周旋,终使南北士族政治联合。建武元年(317年),得知晋愍帝投降后,司马睿自称晋王,次年称帝,以建康为都城,历史上称为东晋。司马睿即是晋元帝。东晋的建立,王导功不可没,因此他深得司马睿的信任。王导身为宰相,掌握中央的行政大权,哥哥王敦手握重兵,掌握军事大权。其他重要的官职,也被王家人所占有。在东晋王朝,王家几乎和司马氏平起平坐。

侨置

永嘉之乱以后,由于北方接连发生战乱,各少数民族统治者肆意烧杀掠夺,那里的汉族人民纷纷越淮渡江,南下避乱。据统计,北方总共有90余万人迁到南方,南方人口有1/6为北来的侨民。东晋政府对这部分人采取了侨置郡县的办法,即在地广人稀之外设立侨州、侨郡、侨县,让北方人集中居住,仍沿用北方原籍地名。侨州郡县的官吏仍由北方人士担任。侨人不入当地户籍,与当地土著人所区别,而且享有免除赋役的优待。

祖逖北伐

东晋建国前,祖逖向司马睿请求北伐。司马睿仅给他1000人和3000匹布。建兴元年(公元313年),祖逖率百余部曲渡江,在江阴(今属江苏)打造武器,招募士兵。在北方广大汉族人民支持下,很快便将黄河以南的全部失地收复了。正当祖逖满怀信心,继续北进时,司马睿派南方大族戴渊为征西将军,司兖、豫、并、雍、冀、梁六州诸军事,以钳制祖逖。祖逖处处受制,忧愤成疾,于大兴四年(321年)病故。收复的河南的广大土地又被石勒所据,北伐成果被断送。

桓温北伐

东晋中期,桓温为捞取政治资本和抢夺军权,先后三次北伐中原。第一次攻打前秦,直抵关中,进军灞上(今属陕西),由于决心不大,遭前秦反击而失败;第二次攻打羌族姚襄,一举攻克洛阳(今属河南),但没过多久便被前燕收回;第三次打前燕,直抵枋头(今属河南),由于坐失战机,给养供应不足,最后也不得不退兵。

淝水之战

公元316年,西晋王朝灭亡。当时,氐族占据了陕西关中一带,以长安为都城,建立了前秦政权。357年,苻坚自称为大秦天王,他采取一系列改革政治和发展经济、文化的措施,使前秦的国力很快强盛起来。随后,苻坚又将前燕、前凉、代国一一消灭,基本上统一了北方。在南方,琅邪王司马睿在建康(今南京)称帝,建立东晋王朝,占有汉水、淮河以南的大部分地区。这样,就形成了秦晋南北对峙的局面。

382年,苻坚大会群臣,商讨对东晋用兵之事。许多文武官员都不同意出兵,无奈苻坚一意孤行,并于第二年亲自率领前秦军队大举攻晋。

为了抵抗前秦大军的进犯,东晋谢石、谢玄等率兵8万抵抗。他们首先出奇兵,在洛涧(安徽怀远县境)大破前秦的先头部队。前秦兵士大溃败。士卒在抢渡淮水时淹死15000人。前秦军队退到淝水西岸,而晋军进驻淝水东岸,两军隔河对峙,准备进行决战。苻坚和他的弟弟苻融登上寿阳(今安徽寿县)城楼眺望,看到晋军旗帜鲜明,阵容严整。又向北远远望去,见八公山上密密层层的草木,看上去好像都是人形,以为全都是晋兵,心里不免有些紧张与害怕。苻坚对苻融说道:“谁说他们人马少啊?这些也是劲敌呀。”急忙下令前秦军队,严守淝水西岸,不许出击。

淝水之战最终东晋胜利而告结束。从此以后,北方陷入混战状态,而东晋则收复了黄河以南的大片地域。

桓玄之乱

东晋末年,会稽王司马道子父子专权。公元398年,桓温之子桓玄等人相继起兵反抗。桓玄趁机壮大自己的势力,自称占有三分之二的东晋领土。402年,桓玄打败了司马氏的军队,控制了朝政大权。403年,桓玄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楚。没过多久,北府兵将领刘裕将桓玄赶走,恢复了晋安帝的皇位,乱事遂平。

王羲之

公元303年,王羲之出生在琅琊王氏——一个当时极为显贵的家族,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王羲之从7岁时就开始练习书法,启蒙老师就是他的叔父王廙,后来又师从西晋时著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

王羲之练字非常勤奋,据说,他每次练完字后,都到后院的水池中去洗砚台和毛笔,天长日久,那水池竟黑得如墨池一般。王羲之的故居至今还保存着“洗砚池”的遗址。即便走路、休息时,他也不断地揣摩字的间架结构、如何运笔,边想边在自己身上比划,竟连衣服都戳破了好几件。由于他的勤奋和用心,他的书法技艺日益精湛,在13岁时便已远近闻名,成了小有名气的小书法家。到了18岁后,王羲之决定云游四方,去外面开阔眼界,想用祖国的传统文化和大自然的熏陶来提高自己的书法境界。他在泰山得遇李斯的刀笔小文、在汉魏宫廷遗址见到了钟鳐的真迹,在洛阳见到了三体书《熹平石经》,几乎每一样作品都让他受益匪浅,为他后来纳百家之长,独成一体奠定了基础。

王羲之虽然出身王族,却丝毫没有纨绔之气,他为人正直,生性豁达,虽有用世之才,却不争名逐利,常将那些虚职、闲职视若草芥,朝廷曾因慕其声名,多次征召他为侍中、吏部尚书等职,都被他推辞掉了。王羲之后来曾官至护军,但由于他不侍权贵、仗义执言,因此得罪了不少权贵,使得其仕途多有不顺。45岁时,反倒由护军出迁为右将军、会稽内史,因而人称“王右军”。

公元353年暮春3月3日,时任东晋会稽内史的王羲之邀谢安、孙绰等41位名士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举行了一场盛大的集会,风雅之士云集在此,纵情咏怀赋诗,事后将诗赋集结成册,要王羲之为其作序。王羲之激情满怀,意兴正浓,欣然提笔,写下了千古佳作《兰亭集序》,被后人和历代帝王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永和十一年(355年),王羲之因轻视其顶头上司王述的为人,耻为之下,遂以生病为由,辞官还乡,并在父母的墓前发誓此生永不做官,历史上称为“信誓之诚,有如皦日”(《晋书·王羲之传》)。之后,纵情于山水,隐逸旷达,集中精力潜心书法,在晚年时期,其书法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王羲之最大的成就和贡献就是其博大精深的书法艺术,可谓享誉当时,名垂后世,被后人尊称为“书圣”。

《兰亭序》

《兰亭序》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集序》、《临河序》、《禊序》、《禊贴》。行书法帖。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修禊”,会上各人做诗,王羲之为他们的诗写作序文手稿。序中记述了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快之情,抒发了好景不长,生死无常的感叹。法帖相传之本,共28行,324字,章法、结构、笔法堪称完美,是王羲之的得意之作。后人评道,“右军字体,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因此,历代书家都推《兰亭》为“行书第一”。唐时为太宗所得,推为王书代表,曾命赵模等钩摹数本,分赐亲贵近臣。后被唐太宗作为殉葬品,埋入昭陵。存世唐摹墨迹以“神龙本”为最著,唐太宗时冯承素号金印,故称为《兰亭神龙本》,此本摹写精细,笔法、墨气、行款、神韵,都得以体现,是公认的最好的摹本;石刻首推“定武本”。

据郭沫若考证,相传的《兰亭序》后半部分文字,兴感无端,与王氏的思想无相同之处,书体亦和近年出土的东晋王氏墓志不同,因此疑为隋唐人伪作。但也有不同的看法。然而无论怎样,《兰亭序》体现了王羲之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王氏的气度、神韵、襟怀、情愫,都在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后人称王羲之的行草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可谓绝妙的比喻。

顾恺之

顾恺之,字长康,小字虎头,晋陵无锡(今江苏无锡)人,生于公元348年,是我国东晋时期著名的画家,也是我国最早的绘画理论家。

顾恺之的画,笔迹细密如春蚕吐丝,行笔紧密连绵、超乎飘逸。他所画的人物神态潇洒、仙袂飘举、生动自然,后世的陆探微、阎立本、吴道子等都临摹过他的画迹。但遗憾的是他的作品流传下来的只有《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和《列女图》的摹本。

除人物画外,顾恺之对风景画也是少有人及。他师法自然,水墨渲淡间尽显云雾显晦、草木华滋、风峦出没的秀丽风光。他的画风格多变,艺术魅力十足。

顾恺之不光在绘画上技艺惊人,还对绘画技巧做了具体详尽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精准的绘画理论,成为中国绘画史上最早的绘画理论家,著有《论画》、《魏晋胜流画赞》和《画三台山记》,主张以形写神、迁想妙得、置阵布势。

除“绝”于绘画外,顾恺之还精于诗文,好矜夸,常因“才绝”而自夸。他曾拿自己的《筝赋》与大名鼎鼎的嵇康的《琴赋》相比,认为自己的文采毫不逊色于嵇康。顾恺之为人率真幽默、通脱痴黠,当他得知自己的画被盗时,不但不生气,反而说不是被盗,而是他的画通灵性,化仙飞走了。因此,又有“痴绝”之称。又因顾恺之小字虎头,故世称“虎头三绝”。

及至晚年时,顾恺之的绘画技艺越发精妙绝伦,笔法外拙内巧,构思精微细密,神气飘然自得。约在405年时,顾恺之开始任散骑常侍,409年死于任上。

顾恺之在秦汉传统画法的基础上,集中体现了魏晋时期的时代特色,开启了隋唐绘画的高潮。他先进的绘画理论和精湛的绘画技巧对中国古代的绘画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洛神赋图》

《洛神赋图》是东晋大画家顾恺之的传世之作。绢本,设色,高27.1厘米,宽572.8厘米。根据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曹植的《洛神赋》而作。曹植为曹操第三子,相传他少时曾与上蔡(今河南汝阳)县令甄逸之女相恋,后甄女嫁与曹丕为妻。甄后在生了明帝曹睿后遭谗而死。曹植在获得甄后遗枕后感而生梦,因此作《感甄赋》。后曹睿将其改为《洛神赋》传世。洛神,传说为伏羲之女,溺于洛水而成了神,世人称宓妃。将甄后与洛神相提并论,实际上是一种情感的缅怀与寄托。《洛神赋》文辞优美,写人神之恋缠绵凄婉,动人心魄。顾恺之读后深受感动,于是绘就《洛神赋图》。此卷一出,即为世人传颂,成为流传千古的名作。

《洛神赋图》分段描绘了赋的内容,长卷行云流水,令人目不暇接。全幅作品共出现了61位人物,分为几个不同的场景。画卷中,除了主人公外,还描绘了山石、树木和马匹,形象生动活泼。《洛神赋图》是诗画结合的典范。其设色浓艳,画法古拙,山石树木钩填无皴,“列植之状,则若伸臂布指”,所谓“人大于山,水不容泛”,是唐前的典型画风。

陶渊明

陶渊明出身于一个没落的官僚地主家庭。由于受家庭和儒家思想的影响,陶渊明很早就对“尧舜圣世”极为向往,并立下了“济世救民”的壮志。但当时,反动的门阀士族几乎垄断了所有的高官要职,寒门之仕常常遭到无理的压抑。

公元394年,29岁的陶渊明在亲友的推荐下开始做官,任江州祭酒,以期改善其家庭状况和实现其政治理想。但因不堪吏职,很快就辞去了官职。陶渊明早年就很受老庄思想和隐逸风气盛行的影响,爱慕自然,加之现在仕途不顺,就更加向往那种恬静淡然、不为俗事所扰的生活了,常“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39岁的陶渊明思想更加成熟,官场的尔虞我诈和政治理想彻底破灭都让他产生了归隐的念头。

44岁那年,陶渊明的家里遭受了一场火灾,本已贫困不堪的家更是无以为计。为了生计,深受儒学影响而鄙视劳动的陶渊明也不得不亲自辛苦躬耕,但窘迫的生活仍旧没有丝毫改观。尽管如此,他还是没有向生活低头。陶渊明早已对朝廷绝望。因此,陶渊明的归隐实际上是理想与现实矛盾冲突的无奈选择。但值得庆幸的是,劳动让陶渊明深刻地体会到了人民的疾苦,也使他对农民产生了亲切的感情,并写出了大量赞美田园风光的诗篇,也正因为如此,陶渊明成了田园诗的开创者,被后世称为“田园诗人”。

陶渊明的诗平淡自然、深厚醇美。他的田园诗描绘了优美恬静的田园风光,反映了诗人归隐后恬淡的心境与情趣。

陶渊明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田园诗人,他的诗以其自然、朴实而意境深远的独特风格,卓立与中国诗坛,对后世文学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自唐、宋以后,学陶诗更是相沿成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柳宗元等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他的诗风的影响,他本人被奉为田园诗歌之祖。 xSzTnyXqnhd5KLCaSmp4GEAUQDKCfTreh/r1YpUQ0wx1FTO34YGpXgcFI+oSrxm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