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西晋

司马炎称帝

魏帝曹髦被杀以后,司马昭将自己封为晋王,为自己称帝做好了准备。公元265年,司马昭去世,他的儿子司马炎继位为晋王,命令魏的文武大臣都改任晋官。同年12月,司马炎迫使魏帝让位,正式称帝,建国号为晋,将洛阳定为都城,司马炎就是晋武帝。

计杀贾后

晋惠帝元康九年(299)十二月,皇后贾南风在杀了辅政大臣(杨骏)和逼死了皇太后(杨藏)后,又匆忙地铺设好了废掉太子的陷阱。贾后以惠帝(司马衷)病重为借口骗愍怀太子入朝。当太子刚刚进宫的时候,她便派人给太子“食枣进酒”,将其灌醉,然后在酒醉中逼迫他如实地写出太子逼死父皇、杀掉皇后、自己登基、立后封王的手书。

接着她便以此为罪证,再让白痴的惠帝召公卿入朝,当众出示太子的“逼供”手书。尽管作为太子师傅的张华、裴顾看出手书字迹歪斜,其中必定有诈,出面为太子力争,但她的诈谋迷惑了很多人,而且她的权势让那些有异心的人也无能为力,因此最终还是把太子废为庶人。

太子被废,朝中许多大臣对此愤愤不平,然而后党势力覆盖朝野,想为太子复仇的司马雅和许超结成联盟后,就以与后党联合执政而有矛盾的赵王司马伦的谋臣孙秀为缺口,发起进攻。他们以指点迷津的姿态告诉孙秀:“你们与贾后亲密,路人皆知。贾后废太子你们参与其事。朝廷无储,国危臣祸,望你们就此早作打算。”孙秀听后点头沉思。然后与赵王密谋此事,并进言:“太子生性刚猛,若得志必肆情无忌。而现在众人都认为我们与贾后同党,所以旧怨在前,我们即使有重扶太子之功,日后恐怕也难免杀身之祸。因此不如来个逼贾后速杀太子,然后我们以为太子报仇之名除掉贾后的连环计。这样,太子死而无后顾之忧,贾后废可独秉朝政。以高功秉政,别人也无话可说。”赵王对这一计策非常满意。

于是孙秀开始了他们的连环反间计。他先到后宫暗中散布有人要废贾后、迎回太子的谣言。贾后一听说传言就开始惶恐不安,便立刻命程据(太医令)做成“巴豆杏仁丸”的毒药,让孙虑到许昌完成毒死太子的任务。

孙虑到许昌后,先将此事告诉了贾后的心腹、监护太子的刘振。孙、刘决定先把太子转移到无人知晓的小房子里,饿上他几天,然后药食具进,将他毒死。谁知太子饿了几天后,对送来药食拒不食用。由于孙、刘杀太子心切,便利用太子上厕所的机会用棒子硬将这个23岁的小伙子打死。太子被杀后,贾后为了掩人耳目便将刘振、孙虑、程据三人作为谋犯杀掉。这正是兔死狗烹的惯技。

螳螂可以吃掉蚕,可贾后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螳螂之后还有黄雀。赵王借太子被害,群情怨愤,就与齐王司马冏联合发兵入宫废掉贾后,并送上原太子没能吃下的毒药,结束了她的性命。赵王因此得势,乃至废掉了惠帝。

八王之乱

八王之乱是西晋统治集团内部的战乱,参加战乱的八王是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

太熙元年(290年)晋武帝临终时命弘农大姓出身的车骑将军、杨皇后的父亲杨骏为太傅、大都督,掌管朝政。继立的晋惠帝司马衷是个白痴,即位后,皇后贾南风(即贾后)为了达到自己独揽大权的目的,于元康元年(291年)与楚王玮合谋,发动禁卫军政变,将杨骏杀死,而政权却落在汝南王亮和元老卫瓘手中。贾后没有实现其独揽大权的目的,于是便借刀杀人,她自拟密书,逼惠帝写成诏令,交于楚王玮。楚王玮率兵诛杀司马亮与卫瓘,并夷其亲信、子孙多人。司马亮与卫瓘死后,贾后又设计诬陷楚王玮矫诏擅杀大臣,将玮处死。贾后遂执政,于元康九年废太子,次年杀之。从此,诸王为争夺统治权,展开极其凶残的内战,史称八王之乱。

先是,统领禁军的赵王伦与齐王冏联合起兵,杀贾后。永宁元年(301年),赵王伦废惠帝自立。赵王伦篡位后,被赵王伦赶出洛阳去镇守许昌的齐王司马冏首先发难,镇邺的成都王颖与镇守关中的河间王颙举兵响应。洛阳城中的禁军将领王舆也起兵反对司马伦。最后,司马伦兵败被杀,司马伦被杀,惠帝复位。齐王冏以大司马入京辅政。太安元年(302年)底,河间王又从关中起兵讨齐王冏,洛阳城中的长沙王乂也举兵入宫将齐王冏杀死,政权落入长沙王乂手中。

太安二年,河间王颙、成都王颖合兵讨长沙王乂。司马颙命都督张方率领7万精兵,自函谷关向洛阳推进;司马颖调动大军20余万,也渡河南向洛阳。二王的联军屡次为长沙王乂所败。次年正月,洛阳城里的东海王越与部分禁军合谋,擒长沙王乂,将其交给河间王颙的部将张方,被张方烧死。成都王颖入洛阳为丞相,但仍回根据地邺城,以皇太弟身份专政,政治中心一时移到邺城。

东海王越不满成都王颖的专政,于是便率领禁军挟惠帝北上进攻邺城。荡阴(今河南汤阴)一战,被成都王颖击败,惠帝被俘入邺,东海王越逃往自己的封国(今山东郯城北)。与此同时,河间王颙派张方率军占领洛阳,接着并州刺史司马腾(司马越弟)与幽州刺史王浚联兵攻破邺城,成都王颖与惠帝投奔洛阳,转赴长安。永兴二年(305年),东海王越又从山东起兵进攻关中,击败河间王颙。光熙元年(306年),东海王越迎惠帝回洛阳,成都王颖、河间王颙相继为其所杀,惠帝也被其毒死,大权落入越手中,八王之乱到此终结。

八王之乱前后持续了16年(公元291~306年)之久,在战乱中军民死亡达30万,许多城市遭到洗劫,社会生产受到极大破坏。战争加剧了社会阶级矛盾,给内迁各族的统治者制造了割据称雄的机会。在这场大乱后10年,西晋王朝终于走向灭亡。

永嘉之战

八王之乱中,北方少数民族贵族乘机反晋。建武元年(304年)匈奴贵族刘渊称大单于,永嘉二年(308年)称帝,迁都平阳(今山西临汾)。王弥和石勒都来归附。永嘉四年(310年)刘渊卒,其子刘聪杀兄夺位,命刘曜、王弥和石勒向洛阳进兵。东海王司马越率晋军主力弃洛阳而奔许昌。永嘉五年(311年)三月司马越在军中病死,太尉王衍率军行至苦县宁平城(今河南郸城东北)被石勒追及。石勒纵骑围射,全歼晋军10余万人。东海王司马越的儿子和晋宗室48王自洛阳出逃,也尽被石勒杀害。同年六月,洛阳被攻陷,晋百官士庶死者3万余人,城市沦为一片废墟。晋怀帝被俘,后被杀害。

西晋分封制

西晋统治者为了防止政权被外姓攫取,实行分封制。泰始元年(265年),分封宗室27个王。几年以后,又陆续增封。前后受封的一共有57个王。诸王以郡为国,规定大国有民户2万,置上中下三军,共5000人;次国民户1万,置上下二军,共3000人;小国民户5000以下,置一军,1500人。同时大封功臣和异姓世家大族为公侯,一次就封500多人。这些人在西晋形成一个庞大的贵族地主阶层。

门阀制度

门阀世族的根源最远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宗法制度。东汉以来,地主田庄崛起,世家大族在经济上占据了有利的地位,控制了朝廷选官的途径,就形成了累世公卿的显赫家族。九品中正制使世族的地位更加牢固了。魏末司马氏夺取曹魏政权靠的就是世家大族的支持,因此整个西晋时期,世家大族的势力进一步膨胀,门阀世族制度就这样确立了。从此以后,地主阶级中的士、庶之别更加严格,门阀世族为了维护自身的特权,极力地扩大和寒门庶族的差异,他们将政权牢牢把持在手里,完全支配了国家的权力,形成了典型的门阀政治。整个两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制度都十分稳定。

西晋流民

西晋中期以来,世族官僚凭借官吏占田荫客制的特权,广置田产,在全国范围内出现了不可遏止的土地兼并狂潮。同时,统治阶级贪婪、奢侈、荒淫,巨大的开支,更加重了老百姓的负担。而元康以来,又是无年不旱。元康四年(294年)发生大饥荒。元康七年(297年),秦、雍二州旱情严重,粮价昂贵、米斛万钱。元康以后至永嘉年间,持续发生旱蝗灾害。永嘉元年至六年(公元307年~312年),幽、并、司、冀、秦、雍六州大蝗,“草木牛马毛皆尽”,天灾人祸,终于导致了西晋末年的流民大迁徙和流民大起义。当时陕甘地区有10余万人流徙汉川,四五万人流徙鄂北、豫南,并州地区居民更是流迁四散,居民十不存二,或徙居河北,或流亡豫中。河北地区亦有四五万人流迁山东、兖州一带。四川地区有四五万人南奔湘、鄂,有一部分进入云南境内。全国流亡总数达30万户,约占西晋全国总户数(377万户)的1/12多。

西晋灭亡

晋愍帝司马邺14岁继皇帝位,匈奴汉国中山王刘曜驱军大进,向长安发动攻击。建兴四年(316年),晋愍帝向刘曜递交降表。第二天,愍帝乘羊车,光着上身,口衔玉璧,带着棺木,出长安东门,去刘曜军营投降。晋愍帝受到了刘曜的礼遇,刘曜焚烧了棺木,接受了玉璧,为他解开绑绳,表示接受他的投降。至此,西晋宣告灭亡。从司马炎称帝到司马邺投降,西晋共经历了52年。

《三国志》

《三国志》是一部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其中,《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共六十五卷。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六十年的历史。作者是西晋初的陈寿。

陈寿(公元233~297年),字承祚,西晋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北)人。他少好学,师事同郡学者谯周,在蜀汉时任观阁令史。当时,宦官黄皓专权,大臣都曲意附从。陈寿因为不肯屈从黄皓,所以屡遭遣黜。入晋以后,历任著作郎、治书待御史等职。公元280年,晋灭东吴,结束了分裂局面。陈寿当时四十八岁,开始撰写《三国志》。

陈寿是晋臣,晋是承魏而有天下的。所以,《三国志》便尊魏为正统。在《魏书》中为曹操写了本纪,而《蜀书》和《吴书》则只有传,没有纪。记刘备则为《先主传》,记孙权则称《吴主传》。这是编史书为政治服务的一个例子,也是《三国志》的一个特点。 c1j9IG82rLz1ua0KtvoDI+4YEYkbRTGm9EWNLJNG67rqaoNReftxRPOGoVVkJij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