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无大义,难成功

【义者,人之所宜 ,赏善罚恶,以立功立事。】

注曰: 理之所在,谓之义;顺理决断,所以行义。赏善罚恶,义之理也;立功立事,义之断也。

王氏曰: 量宽容众,志广安人;弃金玉如粪土,爱贤善如思亲;常行谦下恭敬之心,是义者人之所宜道理。有功好人重赏,多人见之,也学行好;有罪歹人刑罚惩治,多人看见,不敢为非,便可以成功立事。

白话: 所谓义,就是人们做事要合乎道理、合乎时宜,奖励善的行为,惩罚恶的行为,从而建立功绩,成就事业。

解读: 做事要合乎公道、合乎人心,才会让别人感到心服口服。如此,才能得到人们的拥护,进而建立起自己的威信,从而成就一番事业。

孔子曰:“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案例

唐太宗处事重大义

若要成就一番事业,处事一定要大义为先,不能偏私。唐太宗在这方面是个杰出的榜样。

唐太宗打下天下后,对众功臣论功行赏。很多武将争功,闹得不可开交,唐太宗的叔父李神通尤其不满。他对太宗说:“高祖当初在太原附近起兵,我最先举起反隋的大旗响应。房玄龄、杜如晦这些人只是抄抄写写,从未参加战阵,功劳却在我的前面,我不服。”太宗就说:“我们起兵反隋的时候,叔父您虽然率先带兵起义响应,但也是为了保全自己的身家性命。窦建德攻占函谷关以东时,叔父您被打得全军覆没;刘黑闼再次举兵反叛时,叔父又被打得大败。房玄龄、杜如晦等人虽然从来不参加战阵,但他们的奇谋妙计都关系到国家的兴衰。论功行赏,他们的功劳当然要在叔父的前面了。叔父您虽然是我最亲的人,但我也不能徇私,让您和功臣并驾齐驱。”那些争功的大将看到太宗毫无偏私,就相互劝慰说:“皇上真是太公正了,对淮安王刘神通尚且不存一点偏私,我们哪里敢不安分呢?”大家都心服口服。

房玄龄曾对唐太宗说:“秦王府的老部下没有得到升迁的,都抱怨说:‘我们侍奉皇上好多年了,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现在皇上任命官职,我们的职位反不如以前太子、齐王的人!’”太宗就说:“作为一个帝王,只有大公无私才能让天下人信服。我和你们身上的衣服和口中的粮食都取自百姓,所以就应该以百姓的利益为重。因此,国家的官职都应该选用贤人来担任,哪里能根据与我的关系远近来安排呢?如果那些与我关系远的人很有才干,与我关系近的人没有才能,我能舍弃有才之人而任用无才之人吗?现在选任官员若是不论有没有才能,而只考虑有没有怨言,那岂是治理国家的道理?”有的大臣建议给秦王府的老兵都授以武职,全部提升为皇帝的侍卫。太宗就对他说:“我以天下为家,只能任用贤才。难道除了秦王府的老兵,天下就没有值得朕信任的人吗?你的意见,不是治理天下的良策。”

李靖率军攻灭突厥,俘虏颉利可汗后,御史大夫萧瑀在太宗面前进谗言,说李靖在攻破颉利可汗的牙帐时治兵无方,致使突厥的珍宝都被士兵掳掠殆尽,奏请太宗依法治李靖的罪。太宗很理智,让相关部门先不要轻举妄动。等到李靖还师回朝后,太宗特意召见了李靖,狠狠地批评了他,李靖也不辩解,只是叩头谢罪。过了许久,太宗对李靖说:“隋朝时,史万岁大破突厥达头可汗,建立了大功,不但没有得到封赏,反而被治罪杀头。我不会这样,我会记着你的功劳,赦免你的罪过。”然后给李靖加官晋爵。不久,谗言不攻自破,太宗就对李靖说:“以前有人说你的坏话,我没有明察,让你受委屈了。现在我明白了,请你不要见怪。”又对李靖加以赏赐。

岷州都督、盐泽道行军总管高甑生耽误了行军日期,李靖就按律处罚了他。高甑生为此而对李靖怀恨在心,就诬告李靖谋反。后来查出谋反之说完全是子虚乌有,高甑生被治罪流放边疆。有人向太宗求情说:“甑生是秦王府的老部下,又建立了很多功劳,请宽恕他的罪过。”太宗就说:“甑生违反了李靖的节制,又诬告李靖谋反,这要是能够宽恕的话,法律也就难以推行了。自晋阳起兵,国家的功臣很多,要是甑生能够获得赦免,那犯法的人就多了,法律还有什么作用?我从来不敢忘记大家的功劳,但也不敢因此而赦免甑生。”

正是靠着公正、以大义为先的精神,唐太宗才能顺利地推行他的各项政治措施,从而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强盛局面。 08nxJAAbhaXsz0fIFL3q5WasoxphM75APN5xu0WYJl6XRbEDao1eF70J9/WATwD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