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读一本书就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这样的事情到底有没有呢?答案是有,在武侠小说中。武侠小说中,一个人若是能得到《九阴真经》,修炼之后便可神功盖世,称霸武林。但小说毕竟是小说,现实中却不会有这样的事情。

书的作用往往在于启发和陶冶,除了工具书,一般的书只能通过内容影响人们的思想,指导人的行动,却很少会给人带来直接的福祉。即使一个人受到一本书的深刻影响而做出了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那也多是个人的努力和机遇使然,书虽有功劳,但却不容夸大。就像《素书》,有人说它彻底改变了张良的命运,影响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进程,显然是溢美之词。虽然如此,《素书》的巨大思想价值和对人生的指导作用却无可否认。

“素书”原指用朱墨写在白绢上的道书。《素书》又称《黄石公素书》、《钤经》或《玉钤经》,共六篇,一千三百六十字。传为战国末期的黄石公所著,宋代张商英为其作注,清代王氏为其评注。后人因本文及注文多如出一手,遂疑为张商英所伪托。《素书》真伪,我们在这里不作过多讨论,我们所要重点关注的则是《素书》的巨大思想价值。

《素书》以道、德、仁、义、礼作为全书的思想基础,结合黄老之说为之注释。洞察世事人情,讲述了立功立事、处世为人的道理。言简义精、字句流畅,不愧是一部谋略经典。

关于《素书》的流传,根据《史记·留侯世家》记载,说张良刺杀秦始皇未成,遂逃亡至东海下邳。一天,张良在下邳桥上散步,忽然看见一个老人,穿着粗布衣服,径直走到张良面前。只见这个老人把自己的鞋子扔到桥下,然后回过头对张良说:“小子,去把我的鞋捡起来!”张良很诧异,十分气愤。但看在他是个老人家的分上,硬生生地把这口气咽了下去,走下桥把他的鞋子捡起来。老人看到张良把鞋捡起来了,又对张良说:“给我穿上!”张良又长跪(直身而跪)在老人面前,老人伸出脚,让张良为自己穿鞋。穿好鞋后,老人心满意足地大笑离去。

张良对老人的行为感到很吃惊,遂目送他离去。老人离开一里多路后,忽然转回来,对张良说:“你小子是个可造之才。五天之后天亮的时候,你到这里来见我。”张良很奇怪,就长跪在地上说:“好的!”五天后,天大亮的时候,张良去桥边,发现老人已经等在那里了。老人生气地对张良说:“和老人家约会,却又迟到,是什么道理?”说完便离开,并对张良说:“五天之后再来这里,要早来。”五天后,鸡刚叫,张良就去桥边,发现老人又等在那里。老人依然很生气,对张良说:“你又迟到了,是怎么回事?”老人说完又离开了,临走前对张良说:“五天后,再早点来。”五天后,张良半夜就去了。在桥边等了一会,老人也来了。老人看张良这次来得比自己早,很高兴,说:“年轻人就应该这样!”然后拿出一编书,送给张良说:“读了这本书,以后你就能成为帝王的老师。十年之后,你就能有作为。十三年后,你会在济北谷城山下看到一块黄色的石头,那就是我。”说完就离开了,没再多说话,也没有再出现过。

天亮后,张良再看老人送给自己的书,原来是《太公兵法》。张良非常惊奇,遂加以刻苦研读。十年之后,秦朝大乱,各路豪杰纷纷揭竿而起。张良用《太公兵法》游说刘邦,屡出奇谋,帮助刘邦建立了汉朝天下。后来刘邦在表彰张良的功劳时曾说:“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都是子房的功劳啊。请子房自己选择齐地的三万户作为封地。”张良推辞,选择留地的五千户受封为留侯,是为“汉初三杰”之一。

张良在接受圯上老人赠书的十三年后,跟随刘邦经过济北时,果然在谷城山下看到一块黄石。张良将黄石作为宝物供奉起来,后世遂称圯上老人为“黄石公”。张良死后,黄石陪同下葬。后代在四时祭祀张良的时候,都要祭祀黄石。

张良死时,黄石老人传给张良的奇书也随同下葬。那本书,《史记》上说是《太公兵法》,后世传为《三略》。直到西晋末年,天下大乱,有一个盗墓贼盗挖了张良的墓,在玉枕下面发现了《素书》,黄石老人传给张良的奇书这才大白于天下。当时书上附有秘戒:“不许传于不道、不神、不圣、不贤之人;若非其人,必受其殃;得人不传,亦受其殃。”足见张良对这本书流传之慎重,深恐其落入心术不正之人之手。虽然张良对《素书》随意流传的后果说得很严重,但《素书》还是普遍流传于人间。

《素书》流传至今,未曾见过有人因研读《素书》而建立惊天动地的伟业。因此,张商英在为《素书》作序时曾说过:“然其传者,特黄石公之言耳,而公之意,其可以言尽哉。”可见,关键不在于书的内容,而在于个人的领悟和运用。

《素书》的内容涉及治国安邦、修身养性、为人处世之道,几乎每一句都能作为格言,而且一针见血,切中要害。后世评论《素书》时曾说:“味其言率,明而不晦;切而不迂,淡而不僻;多中事机之会,有益人世。”全书论点鲜明,并无论证,全在读者自己的体悟。张商英的注释和王氏的评注虽然能作为提点,但未能尽意。因此,编者遂用自己浅陋的见识希望对此有所增益。

本书非常强调道、德、仁、义、礼的根本性和指导性的作用,讲究一切权谋变通都出于大道,用心纯正而又不流于迂腐,切中事机而不沦于奸邪。

编者认为天下的大道都是相通的,关键在于变通。书无论如何经典,也不会读完就能马上提升人的智慧。关键在于个人的领悟,在实践中灵活运用。诸如儒家、墨家、法家、道家、兵家、农家、阴阳家等百家之言,虽然其侧重的方向各有不同,但其根本的道理却是相通的。杰出而又有修养的人,往往博通百家而能善加变通。

《素书》自问世以来,版本甚多。有明朝绵眇阁刊《先秦诸子合编》本、《汉魏丛书》本、《百名家书》本、王士祺本、溪香馆刻杨慎评本等。本书以《百子全书》为底本,参照《四库全书》影印本并配合宋代张商英的注释及清代王氏的点评编撰而成。编撰过程中,编者认为张氏的注释太简,王氏评论颇有迂腐论调,遂结合自身的理解,逐句加以注释、翻译、解读,并配以古代案例。案例绝大部分摘自史籍,详加翻译,颇有借鉴意义。解读就事论事,很多地方针对社会现实,希望能引起读者共鸣。

全书文字流畅,言语简易明白,案例针对原著论点,切中要害,解读自成一格,希望读者阅读之后能有所得。

编者
2010年3月2日 PS52LEZAbEwWmVSkWv5jHv5JeOwYzz4hAiGu89GQGu4kbXhT8KlNztZzPepaxS3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