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访问了一所位于首都郊区的公立小学。这个小学有三间教室,八岁至十二岁的孩子分成六个班,按照早上八点至下午一点和下午一点半至六点两个时段上课。全校总共有三百三十名学生,每个班级约有五十人,多的班级则有一百人。
我来到教室,跟孩子们坐在一起。教室里没有灯,十分昏暗,为了防止沙尘进入,窗户一直紧紧关着。一间教室只有一块黑板,或许称为“白板”更适合,因为它实在太旧了。白色粉笔写上去,几乎看不出写的是什么字。即使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孩子们也大声地朗读,努力地学习着通用语阿拉伯语。
老师阿巴·弗莱塔告诉我们:“教室数量太少,学生们都挤着上课。这儿没有厕所,也没有水,更不用说教科书和纸笔了,这些物资都严重短缺。”
在毛里塔尼亚,六岁至十二岁的孩子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但由于学校基础设施欠缺,义务教育的推行也是步履维艰。虽说有公立学校,但是政府只负担教师的工资,学校的各项支出都由学生家长负担。当然,说是负担,其实这些费用在日本家庭看来并不高。我访问的这个学校,平均每人每月得交二十乌吉亚左右,能支付得起的一般是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家庭。贫困家庭的孩子们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会选择去伊斯兰学校学习。平日的学习其实是抄写和朗读《古兰经》。在沙漠中的伊斯兰学校内,女孩们往往边照顾刚出生的婴儿,边学习《古兰经》。
我们来到了毛里塔尼亚南部的城市鲍埃的伊斯兰学校。在那儿,我看到大约有五十个孩子在齐声朗读伊斯兰教的圣典。
“读得真棒。”我对一位九岁的男孩子说道,谁知他的眼眶忽然蓄满了泪水,抽抽搭搭地哭起来。他想继续读下去,却泣不成声。
“为什么哭呢?”老师过来问道。
“眼睛进灰尘了。”小男孩回答。
不过,我知道他说的不是实话。我像母亲般用日语鼓励他:“你要加油哦,不要轻易哭鼻子。即使有悲伤的事,也一定要坚强地活下去。”大概来这儿之前,他在沙漠中与家人过着幸福的生活,享受着周围人的宠爱。孤零零一个人的时候,听到我亲切的话语,他兴许想起了自己的妈妈,心底泛起了种种委屈。
孩子们大部分都寄宿在学校,我参观了他们的住宿环境。空间很小,孩子们必须一个挨着一个睡觉。
放学后,孩子们要拿着空空的红色西红柿罐头盒去镇上筹集善款。可是镇上的人生活本来就贫困,孩子们很少能有收获,经常两手空空地回到学校,有时还会挨打。
在我访问过的国家中,不管环境多么恶劣,我也几乎没见过哪个孩子哭泣。即使是年纪很小的孩子,也在努力适应没有关爱的生活,默默忍耐着一切。可是在毛里塔尼亚,孩子们渴望爱,因而懂得哭泣。看着这样的孩子,我的内心同样沉浸在悲伤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