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不动声色的青春
——《我曾告别那男孩》序

简蔓和我,其实是不认识的。

第一次知道这个名字,是在我们的同一个责编绿茶的口中,据说她给简蔓的微信备注是“写稿狂魔大蔓蔓”,因为,她很勤奋。

再识简蔓,是在绿茶的朋友圈里,高高瘦瘦的女孩子,眼神澄澈,笑容浅淡温和。第一眼看过去,觉得她能给人平和从容的力量。

而最近一次遇见简蔓,是在她的文字里。成年人的日常,琐屑又无章,一天的忙乱稍歇之后,我打开了《我曾告别那男孩》的文档。简蔓就这样淡淡地出现了,细腻又不动声色,浅淡却又深沉,她拉着江浸月的手,身后站着路岩,她在字里行间轻缓地讲述着这些少年人的青春故事。

那青春,就如彼时我窗外的夜风,在二三月之间,在由冬天奔赴春天的交界处,不冷厉、不热烈,却刚刚好,真实、朴素,如一条表面平静却暗流涌动的河流。

及至从这个故事里跳脱出来,我觉得,我与简蔓已经是旧识了。

在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能沉静地专注于青春与校园写作,本身就是一件令人佩服的事情。这样的写作不仅仅要保持对青春的热爱与怀念,写作者更需要有一颗珍珠一样的初心。在青春文学的这条路上,我与简蔓算是同路人吧。因着这份热爱与初心,我们深知这条看似轻浅的路,写作者的每一步却都需要走得如履薄冰。

青春,我心里最美的词。春天,草木初生,新绿重重,所以用来比喻少年。十几岁的他们,天真又赤诚,如新生之树。但是,没有人会知道,这棵小树从荣到枯的一生会有怎样的际遇。他的姿态,他的高度,很可能会随着人生之初的际遇改变。

在每个少年进入成人世界之前,他都会“主动”或者“被动”地学习多种知识与技能。但是在我看来,一个人必须具备的基础技能是自我愈合的能力。心灵的强大是等同于生存力的。

没有任何成年人完全有资格对青春进行说教与指点——你该怎样处理这件事,你该成为什么样的人,你该有一个怎样的理想……因为我们都知道,青春没有捷径。须得有苦,须得有甜,须得有触手不及,须得有求而不得,种种艰辛,成全了少年人的梦想与遗憾,也铸就了年轻的心对爱与温暖的抱守和坚持。

酸涩与甜蜜,都是青春期不能言说的秘密。莽撞与勇敢,也恰是青春令我们频频回望的缘由。

我常在微博里收到年轻小读者的私信,里面盛满了他们隐秘的心事与迷茫,但是我能做的只是给予回应,而不是回答。或许,他们并不需要答案,我的倾听,落在对方心里,就是他们想要的回声。

所以,一部好的青春文学作品是应该拥有陪伴的力量的,它可以令年轻的心灵变得丰盈。这也恰是阅读的意义之一。

简蔓的文字,恰有着这样平静的力量。

她平和地坐在你对面,徐徐讲述着只属于青春的青涩故事,她笔下的人物是一面面镜子,可能会照见你,可能会照见你的身边人。在故事的开始与结束之间,她邀你做一个同路人,感受不同的人生,见识不同的心境,体会不同的视野。然后,你会看见,那些熟悉又陌生的角色,他们终会跨越文字里虚拟的山和大海。而你没看见的是,那些文字里的爱与温暖,它们无声无息地浸入你的心中,成为你灵魂的一部分。

愿你无论何时何地,都能从容地跨过自己的山和大海。

愿新生之树,向下可固守,向上敢伸展。

祝你阅读快乐。

淡蓝蓝蓝 VdKiM7nTzGNMqM8SJLqsOEPM4HP5b1sYhuemC2Wag7vbbGwTPpelt5VL7RNX9vS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