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 克拉约瓦与学徒时代

1888年,12岁的布朗库西离开霍比塔村,前往克拉约瓦找工作。克拉约瓦是多尔日县的首府,位于霍比塔村以南约100公里处。布朗库西将在这里度过接下来的10年时间。他先是在咖啡厅和饭店里洗盘子,或做服务生,每天长时间的工作让他疲惫不堪。克拉约瓦一定让这个农村孩子着迷。早在1846年,一个到过这里的女人称赞这是一个“繁华的城市,建筑井然有序,有桥梁,有集市,集市还支着木瓦结构的顶棚”,“足有8万左右居民”。 1880年代,这座城市处于西方化过程中,尤其体现为建筑项目的密集快速发展,让布朗库西对西欧国家的风貌有了初步印象。 但是,现代化的风潮虽然影响了罗马尼亚的建筑,却没有影响到它的雕塑和绘画,至少克拉约瓦在这方面落后了。据推测,布朗库西在当地发现了 世纪末 的传统墓地雕塑,或许因此第一次接触到了雕塑艺术。当时的克拉约瓦,除了郊区喷泉路边的十字架外,没有一座公共雕塑。为了丰富对雕塑的理解,学生时期的布朗库西只得逡巡于墓地,在木质或石质墓地十字架之间,不时能看到权可称作半身像或雕像的东西。

1865年,布加勒斯特美术学院创办了雕塑学院,标志着罗马尼亚现代雕塑学派的出现,其影响逐渐延伸到克拉约瓦。而乔治·瓦西列斯库(Giorgio Vasilescu)(1864-1898) 和康斯坦丁·伯勒切斯库(Constantin Bǎlǎcescu)(1865-1913) 这两位罗马尼亚现代雕塑的先驱,都是先在克拉约瓦美术工艺学校学习,然后到意大利进修。 布朗库西1894年在克拉约瓦入学时,这两位雕塑家都还在此生活,但不清楚他们是否见过面。瓦西列斯库受邻市普洛耶什蒂的委托创作了一件公共雕塑,1896年完工,并因此蜚声远近。布朗库西很可能听说过这件作品,也可能亲眼看过。伯勒切斯库则创作了献给罗马尼亚国家英雄图多尔·弗拉迪米雷斯库(Tudor Vladimirescu)的公共雕像,这尊雕像坐落在特尔古日乌,1898年揭幕,年轻的布朗库西一定不会错过这样的盛典,几乎可以肯定他曾经前往一睹为快。

而伯勒切斯库在罗马尼亚的主要作品仍是墓地雕塑,这在罗马尼亚日渐壮大的资产阶级中十分流行,因为他们喜欢追随西欧风尚。和大多数雕塑家一样,伯勒切斯库靠完成这些委托项目谋生,所以必须迎合保守的罗马尼亚品位。这种品位偏爱笨拙的新古典主义风格,喜欢效仿某些悲伤的寓言形象,伴有天使和各式各样的鸟兽信使。他接受大量委托项目,作品散见于布加勒斯特、克拉约瓦、特尔古日乌、卡拉卡尔及其他地方的墓地里。这些墓地雕像虽然总是矫饰过度,用到寓言形象、天使、十字架、鹰等等意象,但与同类型的“国外进口工业产品”相比,品质仍更胜一筹。

19世纪末期,克拉约瓦出现了密集的艺术活动,艺术家们大多接受富有的资产阶级的委托创造作品,同时还在学园里教授书法和绘画来增加收入。弗朗奇斯克·希拉托(FranciscŞirato)(1871-1953)是布朗库西时代最著名的画家之一。他生长于克拉约瓦的贫民窟中,虽然在城市里,环境更像是农村,但正是这样的环境给了他“最初的艺术启蒙;喷泉路边的十字架上那些漂亮的彩色圣像正是启蒙的来源” 。[在后来的职业生涯中,希拉托结识了一位老画师,从他那里学会了平版印刷术。于是,他在1897年受委托为特拉扬·德梅特雷斯库(Traian Demetrescu)的畅销书《爱的方式》( The Way We Love )印制彩色海报。这是罗马尼亚有史以来印刷的第一张海报。

正在这个时候,众多外国画家恰好经过罗马尼亚,降临克拉约瓦,还有罗马尼亚其他地区的许多画家也来到这里,因为此地蓬勃发展的资产阶级能够给予他们慷慨的资助,很具诱惑力。其中有意大利的罗西·迪朱斯蒂尼亚尼(Rossi di Giustiniani),法国的A.V.利奥波德·迪朗·迪朗热(A.V.Leopold Durand Durangel),还有罗马尼亚画家欧金尼娅·斯特凡(Eugenia Ştefan)、康斯坦丁·扎曼(Constantin Zaman)、康斯坦丁·阿列克夏努(Constantin Alexianu)、伊万·B.杜米特拉斯库(Ioan B.Dumitrescu)等等。

布朗库西来到克拉约瓦时籍籍无名,只能在斯皮尔塔鲁(Spirtaru)兄弟的车站餐厅里做服务生。在那里——

我工作了6个年头,每天工作18个小时。凌晨3点,马车夫用鞭子把儿敲我的房门,把我从睡梦中叫醒。他们来接乘早班火车到达的客人,出发前,他们喜欢先吃些热香肠,喝点冰白葡萄酒和滚烫的辣根汤。

1894年,布朗库西的处境有了很大改观。他在市商业中心的一个高端食品店找了份工作。店主伊万·扎姆菲雷斯库(Ioan Zamfirescu)是个很有派头的“优质葡萄酒和烈酒”供应商,为当地充满进取精神的资产阶级新秀服务。布朗库西乐于接受任何挑战,再荒唐也来者不拒,因此颇受有钱的顾客喜爱:

一天,有人问他能不能做一把小提琴,还有人为此下了赌注。他拿来一个橘色木箱,削成轻薄柔软的木片,经过长时间沸煮后,将木片弯出小提琴的弧度,找来琴弦和松香,很快就做成了。有人请来一个流浪琴师试着演奏,音色纯正,听者无不惊叹,称赞这个年轻的制琴师天赋异禀。

格雷切斯库(Grecescu)是个富有的制造商,也是当地的律师,目睹了这件奇事。他认为这样的天才“明珠暗投”,得不到“进步”的机会,实在太可惜,应该让他上“我们的学校” ,也就是当地的美术工艺学校。布朗库西得到了克拉约瓦马多娜·杜杜教堂的资助,同年9月开始在工艺美术学校上学。(据说布朗库西刚到克拉约瓦时并不识字,但一开始上学,为了能够赶上同学们,跟上课程进度,飞快地自学读写。

克拉约瓦机械工艺工业学校成立于1871年,1894年更名为美术工艺学校,成为欧洲顶尖的工业培训学校之一。罗马尼亚的其他主要城市,包括布加勒斯特,都设有类似的美术工艺学校,这让罗马尼亚有实力参加在欧洲举办的世界博览会。世界博览会起源于1851年在伦敦举办的万国工业博览会,罗马尼亚参加了此次盛会,但当时只能在土耳其馆参展,因为土耳其仍是其政治上的宗主国。

克拉约瓦美术工艺学校的课程十分全面,提供26个门类的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涵盖铸造、铁器加工、裁剪、制鞋、冶金、农业机械、雕塑等领域,但这时的雕塑只起到装饰作用,算不上艺术。学校博物馆收藏了布朗库西之前校友的一些作品,从这些作品就能大致看出他在学校接受了什么样的训练,能制作出什么样的作品。学校教学的重心是制造家具和家居用品,如餐具柜、书桌、椅子、枝形吊灯、台灯、餐桌等。 据说布朗库西也制作了许多这类物品,保存在学校博物馆里,包括一台织机、两个相框、一套包含90部分的抽数游戏玩具、一个盒子、一把很不寻常的橡木角椅。

1897年夏天,布朗库西在美术工艺学校学习的最后一年开学前,在维也纳一家家具厂工作过 ,返回学校时带着一张“资格”证明,证实他有过工作经历。除此之外,他在维也纳还做了什么我们不得而知。 据说这家家具厂竟是著名的索耐特公司(Maison Thonet),19世纪中叶在维也纳创办,发展了家具生产中重要的曲木工艺流程。

1898年,布朗库西在美术工艺学校完成了学业。在克拉约瓦的“比贝斯库”公园举办的奥尔特尼亚地区诸县博览会上,布朗库西公开展出了一件作品。这个博览会知名度很高,是克拉约瓦市组织的一系列公共活动的一部分,它们旨在让公众了解绘画、雕塑和实用美术。1869年10月举办的工业博览会是这些活动的鼻祖,当时除了本地艺术家的作品外,人们还有幸欣赏到了著名画家特奥多尔·阿曼(Theodor Aman)的绘画作品,阿曼可是布加勒斯特美术学院的创始人之一。1873年,克拉约瓦国民教育协会举办了第二次博览会,地点在克拉约瓦学园大 礼堂 ;1887年,罗马尼亚合作社协会举办了第三次博览会。在美术展区,可以看到罗马尼亚最有名的艺术家的作品,例如画家特奥多尔·阿曼、尼古拉·格里戈雷斯库(Nicolae Grigorescu),雕塑家扬·杰奥尔杰斯库(Ioan Georgescu)(后来成了布朗库西在布加勒斯特时的教授),他们大多在巴黎学习过;还可以看到克拉约瓦本地艺术家的作品,如罗西·迪朱斯蒂尼亚尼、尼古拉·勒杜列斯库(Nicolae Rǎdulescu)、康斯坦丁·斯特拉沃尔卡(Constantin Stravolca)。

1898年举办的奥尔特尼亚地区诸县博览会把这些活动推向高潮。那时布朗库西年仅22岁,首次展出了格奥尔基·基楚(Gheorghe Chiţu)(1828-1897)的石膏半身像(已遗失)。基楚出任政府部长时创办了克拉约瓦美术工艺学校,时任校长彼得·波佩斯库(Petre Popescu)为了对其表达敬意,让布朗库西依照员工办公室里的照片制作了这尊半身像。

是年,布朗库西从美术工艺学校毕业,波佩斯库给了他这样的评语:“圆满完成5年制雕塑专业学习,所有理论和实践课程成绩优异,理论和实践学习能力俱佳,在校表现出色。” 接下来的一学期,布朗库西来到罗马尼亚首都,在布加勒斯特美术学院深造。 4w4BCyi9SJMGEHPf1QZ/fNmOwPSdmVq+493BSRhHATvNJ6swoFnFBEotIFpg3iB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