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世纪后半叶的多数时候,对社会新鲜人来说,挨家挨户推销《百科全书》就算不是极让人兴奋的工作,至少也备受尊重。在这项事业发展的早期,推销员真的会带着样书上门,推销产品。到了20世纪90年代,客服人员会划出一个能找到潜在客户的区域,公司则会派遣推销员通过打造“成交的四堵墙”来完成交易:提出无懈可击的立论,证明花800美元购买重达500磅、多达12册的大部头书之必要,让顾客找不到任何逃离的借口。这些推销人员是抽佣制的。
大英百科全书公司就算找来糟糕的业务员,也没什么大不了。在他负责的区域里,销售量可能会暂时减缓,但很快他就会发现自己不适合这份工作(因为赚不到任何佣金),然后离职。每天都有新的业务员抢着要做。
然而,若是硅谷高科技公司要聘用软件工程师,或身为绩优蓝筹股的麦肯锡咨询公司要聘用初级顾问(或巴尔的摩市警局要招募新警员),他们得砸下资金、训练培养员工,还要支付薪水。一旦成为组织内部的一员,除了标准医疗保险与年金计划,员工还能享有其他优渥的福利。包括谷歌在内的多家硅谷高科技公司,还提供多项让人眼红的奖金。 [7]
这些奖金的目的,都是要确保新进员工会选择留下来(而且工作到很晚)。毕竟以谷歌和麦肯锡这两家公司来说,聘用决策的总和结果大致上就决定了企业的成就。谷歌原始的搜索算法大都是由克雷格·西尔弗斯坦(Craig Silverstein)开发出来的,他是谷歌的第一号员工,是创办人布林(Sergey Brin)与佩奇(Larry Page)从斯坦福大学博士班请来的同学。自Gmail之后,这家公司很多最成功的创新,都出于敬业投入、积极进取的工程师之手。至于麦肯锡,除了7000多名顾问人员的脑力之外,这家顾问公司实际上并没有为客户提供其他产品,因此每个人都必须是最出色的。
因此,无须讶异的是,谷歌和麦肯锡都砸下重金,开发能找到最适任员工的秘密武器。这两家公司完全接受一般的招聘流程:问问题,从电话到现场面试的所有步骤,耗掉该花的决策时间。麦肯锡甚至会在面试期间提出脑筋急转弯的问题和案例研究,请应聘者谈一谈:如何说服顾客付钱买瓶装水?在美国东部时间正午12点时,全世界有多少高尔夫球会飞在半空中?为什么井盖是圆形的?他们要找的,是具备基本商业概念但高智商的大学生和MBA。谷歌则比较看重程序设计技能。虽然谷歌并未在网络上公布试题样本,但网络聊天室中流传出很多版本。最近去面试的人贴出的问题是:“请用C语言写出程序,启动通过输入端口流入的第655位数据串流”,以及“要用多少罐油漆才能涂满整架波音747飞机?”他们要找的,是高智商的杰出程序设计师。
有些因素和智商及分析能力同样重要:应聘者是认真尽责的人吗?情绪稳定吗?如果是员工决定了麦肯锡的样貌,那公司最好要有能力从面试备忘录中整理出这些特质。然而就算社会心理学的实验证据可以提供任何指标,麦肯锡或谷歌在面试时,也不可能进行这类实验,一探应聘者的灵魂。2002年有一项研究发现,应聘者在认真负责与情绪稳定方面的评分,和他在面试前的自我评价分数相关性极低。探知情绪比了解分析能力更加困难,应聘者都会说出面试者想听的话。面对要用几罐油漆或几颗高尔夫球会飞在空中这类问题,应聘者没有说谎的动机。但如果面试者太没创意,问出“你自认最大的缺点是什么”这类问题,得到的回答很可能是:“我过于认真。”
有些公司主张要对应征者做性格测验,商业银行就是其中之一。经过简历筛选与电话面试流程后,商业银行会邀请可能的候选人接受面试,这些人认为自己要接受的是严谨的盘问,但银行真正的用意,是观察这些人在等候面试时的表现。就跟麦肯锡一样,商业银行是一家以客服为导向的组织,他们发现最能传递优质客户体验的柜员,是休息放松时面带微笑的人,这表示此人态度随和,且大致上抱持友善的观点。因此当候选人等待时,接待人员会观察他们的表情,并在实际面试时排除不适当的人选。商业银行就通过这种方式,聘用通过微笑测试的人。“微笑测试”之后会有性格训练,借此确保商业银行的每家分行都能做到“微笑服务”。 [8]
显而易见的是,微笑测试有其局限性。其一,本书的读者现在就很清楚,去商业银行面谈时一定要面带微笑。而像麦肯锡和谷歌这类组织,他们寻找的人格特质也并非一个微笑就能说尽的。因此除了一般的筛选与面谈过程之外,他们还试着让有潜力的员工发出信号,证明自己真的值得一个众人梦寐以求的好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