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白肋烟烟叶生产对品种的要求

白肋烟烟叶生产受多种因素影响,它不仅服从农业生产的基本规律,而且受混合型卷烟工业对原料要求的制约,同时受社会因素的影响。品种是白肋烟烟叶生产的基础,因此,白肋烟品种的选育必须符合工农业生产发展的需求。鉴于此,制定白肋烟育种目标,首先必须了解烟叶生产对白肋烟品种有什么具体要求。在一项白肋烟新品种选育计划中,应根据这些具体要求来制定相应的选育目标。

一、白肋烟烟叶生产对品种烟叶品质的要求

中国白肋烟烟叶生产持续发展的关键是烟叶品质。烟叶品质是卷烟产品质量的基础,不仅决定卷烟制品的质量,而且直接关系着卷烟制品的风格及在加工过程中的制造工艺。烟叶品质也被认为是烟叶的可用性,包括两方面要素:一是与卷烟生产经济效益有关的要素。这方面的要素考虑的是叶片与烟梗的产量比(叶梗比)、烟叶质地、烟叶缺损情况、适用性等。其中,叶梗比与烟叶使用价值高低有关,一般越大越好;质地或与烟叶回潮的难易程度有关,要求质地好;缺损情况与填充性有关,要求缺损少;适用性指适宜使用性,要求适用性强。二是与烟气特性有关的要素。这方面的要素考虑的是消费者对卷烟的接受程度和卷烟的安全性,它与叶片中烟碱、糖类等化学成分含量以及焦油释放量有关,与滤嘴、卷烟纸和烟气稀释技术有关,与氯化物含量和燃烧性有关,还与农药残留、生物污染和异味污染有关。这方面要素与品种本身有关的主要是各种化学成分的含量及其协调性,各种烟气成分与滤嘴、卷烟纸和烟气稀释技术的相适应性,烟叶产生的焦油、亚硝基胺等有害物质的含量,以及烟叶的燃烧性等。由于上述两方面要素不易检测,人们就利用烟叶的外观品质、物理特性、化学成分和吸食品质这四方面与烟叶品质有相关性的一些指标来衡量烟叶品质的优劣。从品种的角度而言,混合型卷烟对白肋烟这四方面的要求与烤烟、香料烟等其他烟草类型有明显的区别。

(一)外观品质

外观品质是指人们通过感官可以作出判断的烟叶外在质量表现。人们主要靠眼观、手摸、鼻闻等直接感触的经验性感官来判定。白肋烟烟叶外观特征是内在品质的基本反映,也是原烟进行分级、收购及工业利用的重要依据,与植烟经济效益有着最直接的关系。外观品质的判定因素主要包括烟叶的颜色、成熟度、叶片结构、身份、叶面状况、光泽、叶片大小等。白肋烟烟叶按其在烟株上着生的空间位置,自下而上分成脚叶、下部、中部、上部、顶叶五个部位。烟叶着生部位不同,则其物理和化学性状会因其所处的环境条件的差异而不同,致使其外观品质因素的表现明显不同。

1.颜色

颜色指白肋烟烟叶在外观上反映给视觉的色彩,主要取决于叶片中存在的各种色素的比例,而色素的比例与烟叶含氮化合物有关。在烟叶的生化变化中,色素的分解伴随着烟叶内多种化学成分的分解。所以,颜色的差异很大程度地反映了叶内化学成分的变化和烟叶内在质量。白肋烟晾制后的基本色调为红棕色,以浅红棕、浅红黄为佳,同时要求叶片颜色高度一致,具有较好的均匀性。颜色深浅的变化,受多种因素影响,与栽培品种、叶片着生部位、收获成熟度、栽培与晾制技术等因素有密切关系。中下部叶颜色较浅,上部叶较深;正常成熟的烟叶,颜色深浅合适,未成熟烟叶的颜色往往深暗。如果生产不当,叶片产生青痕、杂色,或烟叶颜色深浅不均等,都会影响烟叶内在品质,降低烟叶的工业可用性。叶面存在较大或较多的病斑,或者由于过熟产生的枯焦斑点,也会影响烟叶的内在质量,这类烟叶在抽吸时会产生较大的杂气或枯焦气息。

2.成熟度

成熟度指烟叶生长发育和干物质积累之后从生理生化上转向适合烟草工艺需求的变化程度,也是反映烟叶内外质量协调性的重要指标。白肋烟要求烟叶成熟度适中,即烟叶在田间达到正常工艺成熟水平。成熟度好的烟叶晾制后叶片颜色均匀,正反面颜色差异小,香气质好量足,吃味醇和,杂气少,刺激性小。欠熟烟叶晾制后烟叶青色、杂色较多,叶片结构紧密,出丝率低,香气质差,香气量较少,青杂气较重,吃味不佳。过熟的烟叶晾制后,烟叶中烟碱含量较高,抽吸时会因生理强度和刺激性过大而掩盖烟叶的香气,降低烟叶的可用性。

3.叶片结构

叶片结构指烟叶细胞的疏密程度。它与烟叶的填充性、弹性、燃烧性有密切的关系。结构疏松的烟叶往往细胞发育好、成熟充分、细胞间隙大,因而烟叶的填充性、弹性、燃烧性均好,有利于切丝、保润和加香加料。相比较而言,白肋烟烟叶结构较其他烟草类型疏松,且孔度大,所以能吸收大量香料,并保持良好的填充性和燃烧性。仅就白肋烟而言,往往是下部叶结构松至疏松,中部叶结构稍疏松,上部叶结构较紧密;成熟的烟叶结构疏松,未熟的烟叶结构紧密。

4.身份

身份指烟叶厚度、叶面密度和单位面积质量的综合感受,而不是单纯的物理量度(厚度)。身份适中的白肋烟烟叶,其弹性强,切丝不易破碎,损耗少,卷制率高,因而具有良好的物理特性和耐加工性,且化学成分协调,内在品质较为理想。过厚的烟叶则劲头大,杂气重,刺激性强,叶片粗糙,且卷制率低。过薄的烟叶虽然填充性好,但弹性差,吸味淡,缺乏香气特征。烟叶身份受品种、叶片着生部位及栽培措施的影响。下部叶较薄,随着着生部位上升,叶片逐渐增厚。同一着生部位,烟叶身份随烟叶成熟而趋薄。栽培措施中的稀植、多肥、低打顶或少留叶等,都会使烟叶身份增厚,反之则使烟叶身份减薄。烟叶身份与化学成分有一定的关系,身份由薄到厚,总氮和含氮化合物如总生物碱、铵态氮、蛋白质含量逐渐增高。

5.叶面状况

叶面状况反映烟叶的生长发育和成熟的程度。它与叶片着生部位和身份有较为密切的关系。中部叶厚薄适中,叶面多舒展;下部叶身份薄,叶面稍皱;上部叶较厚,叶面较皱。舒展烟叶的弹性强,燃烧性良好;皱缩烟叶的弹性差,易破碎,燃烧性也差。

6.光泽

品质较好的白肋烟要求晾制后的烟叶表面的光亮度高。光泽明亮的烟叶,香气浓,劲头大,杂气微有,吸味纯净;光泽较暗的烟叶,香气质较差,香气量较少,杂气较重。生长区域、栽培和晾制条件等对白肋烟的光泽影响较大。经过发酵和醇化的白肋烟陈烟,光泽有所变深,但品质反而会提高。

7.叶片大小

叶片大小是白肋烟分级标准中的限制因素。它反映了叶片的发育状态,与工业可用性密切相关。从卷烟工业的角度考虑,叶片大,则烟叶切成的烟丝长,利用率高;反之,则烟丝短,加工损耗大,利用率低。

综合来看,在白肋烟生产上,作为香味型的优质主料烟要求晾制后烟叶具有的外观品质特点是:成熟度适中,颜色浅红黄、浅红棕,叶片结构疏松,身份适中,叶面舒展,光泽明亮,叶片无杂色或杂色轻微,颜色均匀度好,叶片大小和完整度符合烟叶分级标准的要求。而优质填充型烟则要求颜色正,厚薄适中。

白肋烟烟叶外观品质的好坏,不仅与烟叶的内在品质有一定的相关性,而且也影响植烟效益的高低。一般而言,外观品质好的品种,其上等烟比例和均价(或级指)相对较高。通常用上等烟比例和均价(或级指)来衡量烟叶外观品质的好坏。

(二)物理特性

烟叶物理特性是通过物理方法测定的与卷烟工艺有关的烟叶特性,是卷烟加工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品质指标,主要包括烟叶长度、单叶重、叶厚、叶质重、平衡含水率、拉力、填充值、含梗率等。其中,有些指标与烟叶加工过程的损耗有关,如含梗率、拉力、平衡含水率等,有些指标与烟叶填充能力有关,如填充值、叶厚、叶质重等。这两方面指标也都与烟叶的化学成分、外观品质、吸食品质有密切关系。

1.长度、单叶重和叶厚

这三个指标是相互联系的,共同反映了叶片的发育状态,既与烟叶产量相关,也与烟叶品质相关。从品种的角度而言,在正常的生长条件下,烟叶的长度不应低于50cm。烟叶的单叶重和厚度均以适中为佳,单叶重过低、叶片过薄,则叶片色淡,内含物不丰富,产量和品质都较低,但单叶重过高、叶片过厚,则叶片粗糙,烟碱等含氮化合物含量过高,烟气刺激性大,香吃味变劣。

2.叶质重

叶质重指晾制后的烟叶叶片单位面积的重量,又称为比叶重或者叶面密度。叶质重一般反映的叶片结构和内含物的充实程度,内在品质好的烟叶,一般叶质重较高。

3.平衡含水率

平衡含水率指烟叶在任一空气温湿度条件下相应地保持在一定水平的含水量。内在品质好的烟叶一般平衡含水率高,反之则低。

4.拉力

拉力指在一定水分条件下,烟叶被拉伸至断裂时所能承受的最大外力。拉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烟叶的发育和成熟程度。一般认为拉力的适宜范围为1.1~2.2N。

5.填充值

填充值指单位重量的烟丝在标准压力下所占的体积。影响烟叶填充值的因素有叶片厚度、叶质重、着生部位等。填充值是烟叶最重要的物理特性,与卷烟生产的原料消耗直接相关,也与焦油生成量有关。烟叶的填充值越高,烟丝的耗用就越少,经济效益就越高,同时焦油释放量也越少。

6.含梗率

含梗率指主脉重量占单叶重的比率。含梗率与烟叶使用价值的高低有关,一般越小越好。

白肋烟生产上,无论优质主料烟还是优质填充型烟,都要求晾制后烟叶具有的物理特性是:长度不低于50cm,单叶重和厚度适中,叶质重较大,平衡含水率高,拉力介于1.1~2.2 N之间,填充性强,含梗率小。

(三)化学成分

烟叶化学成分是烟叶吸食品质的物质基础,各种化学成分的绝对含量、相对含量与烟叶的风格特色、香吃味、刺激性、劲头大小等都有着直接的关系,有些化学成分甚至与烟叶的安全性有关,因而通常认为化学成分是评价烟叶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主要通过化学成分分析进行鉴定。优质白肋烟不仅要求各种化学成分含量适宜,而且要求各种成分之间的比例要协调。通常用来衡量烟叶品质的化学成分指标包括总糖、还原糖、总氮、烟碱、蛋白质、挥发碱、钾、氯、灰分等。优质白肋烟烟叶化学成分质量分数适宜范围及其协调比值见表2-1。

表2-1白肋烟烟叶的化学成分要求

1.总糖和还原糖

白肋烟属晾烟类,晾制时间越长,糖类物质消耗越多,总糖含量和还原糖含量均越低。一般总糖质量分数在1.0%~2.5%之间;还原糖质量分数在0.55%~0.85%之间,以不超过1.0%为宜。

2.总氮

白肋烟总氮质量分数以3%~4%较为适宜。如果含氮化合物太多,则烟气辛辣味苦,刺激性强烈,含氮化合物太少,则烟气平淡无味。

3.烟碱

作为优质主料烟的烟碱,其质量分数以2%~4%为宜。烟碱含量过低,劲头小,吸食淡而无味,不具白肋烟特征香;烟碱含量过高,则劲头大,使人有呛刺不悦之感。优质填充型烟的烟碱质量分数则以1.0%~2.5%为宜。白肋烟烟碱含量受着生部位、叶数影响较大,打顶后烟碱积累显著增加。品种、肥料、土壤、干旱的气候条件等均对烟碱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4.氮碱比(总氮/烟碱)

总氮与烟碱的比值大小与烟叶成熟过程中氮素转化为烟碱氮的程度有关。白肋烟的总氮含量比烟碱含量稍大,总氮与烟碱质量分数比值以1.0~2.0较为适宜。比值大于2.0时,烟叶成熟不佳,烟气的香味减少;比值低于1.0时,香味转浓,但刺激性加重。因此,协调适宜的氮碱比是提高白肋烟主料烟品质的关键。

5.蛋白质

白肋烟的蛋白质质量分数以18.0%~20.0%较为适宜。蛋白质含量过高,则影响香气和吃味,使香气质变差,刺激性增大;含量过少,则烟味平淡,劲头不足。白肋烟蛋白质含量也受品种、环境条件、栽培及晾制技术等的影响。

6.总挥发碱及其与烟碱比

白肋烟的总挥发碱质量分数以0.6%~0.8%较为适宜。总挥发碱含量低会出现不愉快的、平淡的、乏味的或粗糙的烟气;总挥发碱含量高则出现浓烈的、刺激性的或苦的烟气。总挥发碱与烟碱比对白肋烟品质也有影响。白肋烟总挥发碱和烟碱比值以0.3~0.7较为适宜。总挥发碱与烟碱之比与烟气的平和舒适程度有关,不成熟的烟叶总挥发碱与烟碱的比值偏低。

7.降烟碱与总生物碱比

烟草生物碱是烟草生理强度的物质基础,其中比较重要的是烟碱和降烟碱这两种生物碱,其在烟叶中的含量和在总生物碱中的比例对白肋烟感官品质和安全性有重要影响。在正常情况下,烟碱占总生物碱的93%以上,降烟碱不会超过总生物碱的3%,但是在白肋烟烟株群体中一些烟株会出现烟碱去甲基化酶的突变,使烟碱含量降低,降烟碱含量和所占比例增加。与烟碱相比,降烟碱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在烟叶调制和陈化过程中易发生亚硝化反应,生成NNN,致使烟叶中TSNA总量增加,不仅对人体有害,而且影响烟叶香味品质,因此,必须对其在烟叶总生物碱中的比例加以控制。美国在烟草品种审定制度中规定,降烟碱占总生物碱的比例不得超过6%。

8.钾和氯

烟叶中钾含量的高低对烟叶品质有着重要影响,它对提高烟叶的燃烧性和持火力、提高烟叶弹性、改善烟叶色泽有重要作用。一般认为,优质白肋烟烟叶中钾质量分数应大于2.0%。与钾含量相关的是烟叶的含氯量,通常认为白肋烟烟叶中氯离子质量分数在0.3%~0.6%之间比较理想。当烟叶氯离子质量分数<0.3%时,烟叶干燥粗糙,弹性下降,易破碎,切丝率低;当氯离子质量分数>0.6%时,烟叶燃烧性变差,刺激性增大;当氯离子质量分数>1.0%时,烟叶燃烧速度明显减慢;当氯离子质量分数>1.5%时,显著阻燃;当氯离子质量分数>2.0%时,黑灰熄火。钾与氯的比值可以反映烟叶燃烧性的好坏。钾氯比值>1.0时,烟叶不熄火;钾氯比值>2.0时,燃烧性好。钾氯比值越大,烟叶的燃烧性越好,适宜的钾氯比值范围为4.0~10.0。

9.总灰分

质量好的烟叶燃烧均匀完全,灰分呈白色,且具有凝聚性。烟叶总灰分含量与烟叶燃烧性有直接关系,灰分高说明燃烧性好。白肋烟的总灰分质量分数为15.0%~25.0%,最适质量分数为20.0%左右。

(四)吸食品质

吸食品质是烟叶品质最直接的衡量标准,主要指烟叶燃吸时的香味、吃味、生理强度等,目前主要通过对烟叶的感官评吸来评定,包括香型风格、品质特征、燃烧性等几方面内容。其中,品质特征又包括香气特性和口感特性。一个白肋烟品种烟叶品质水平的高低最终集中反映在吸食品质鉴定的各项指标中,但烟叶吸食品质的优劣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决定的,二者很难区分。

白肋烟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烟叶,由于其烟叶内烟碱含量较高,糖含量低,因而在抽吸时具有一种独特的风味,这种风味是其他类型烟草所不具备的,因而在感官质量上,其要求与烤烟、香料烟等烟草有明显不同。

1.香型风格

烟叶的香型风格评价内容包括香型(如烤烟香型、白肋烟香型、香料烟香型等)及其彰显程度、烟气浓度、劲头等指标。

据专家剖析,品质好的白肋烟特征香气应具有可可巧克力香(cocoa-chocolate)、坚果香(nutty nutshell)、烟斗杆香(piping),还有少量的木香(woody)、鱼腥味香(fishy)和似鸡圈味香(barmgard)。白肋烟香型风格愈突出,其品质愈高。

烟气浓度一般指烟气刚吸入口时口腔的感受,分为小、较小、中等、稍大、较大和大6个档次。劲头,也称生理强度,与烟气浓度和香气量有关。就烟叶来讲,劲头体现了烟碱含量的高低。白肋烟在燃吸时,大部分烟碱经热解转化为其他化合物,仅有小部分以原有形态进入烟气中。白肋烟的烟碱含量通常高于烤烟等其他烟草,抽吸时一般劲头较大。烟气浓度和劲头的大小,并无好坏之分,体现的是一个烟叶样品的风格特征。

2.香气特性

烟叶的香气特性是烟叶品质特征评价的重要内容,包括香气质、香气量、杂气程度等指标。

香气(aroma)是指烟叶本身或烟气中发出的物质气流刺激鼻腔产生的明显的怡人气息。香型风格突出、香气质纯、香气量大是优质白肋烟主料烟叶的重要特征。烟叶香气的型、质和量的状况是由多种香气物质的含量、组成、比例及相互作用决定的,因而白肋烟烟叶内致香物质的组成和含量的差异会导致香气质、香气量和其他感官评吸指标间的差异。香气的浓淡与烟叶内氮化合物的原始含量多少也有一定关系,一般氮化合物的原始含量越多,调制后香气浓度越高。香气浓度还与气候、土壤等自然因素及品种、栽培技术、调制技术等有关。香气浓度不同于烟气浓度,烟气浓度属于烟叶风格特征方面的评价指标,而香气浓度是烟叶品质特征评价的重要指标。对于主料烟来说,要求在具备特有白肋烟风格条件下,具有更多的芳香宜人的香气。

杂气是指烟气中含有的令人不愉快的气息。显然,杂气与香气是相互制约的。杂气来自两方面:一是烟叶本身固有的,如木质气、生青气、枯焦气等;另一种是烟叶以外的,如人为操作产生的化妆品气息、环境产生的(汽)油类气息、药草气等。常见的杂气有生青气、枯焦气、土腥气、松脂气、花粉气、药草气、金属气。在不同生态条件下种植的烟叶具有不同的特征香气,也有不同的特征杂气,有时称这些杂气为地方性杂气。无论烟叶是作为主料还是作为填充料使用,都要求杂气尽可能轻微。

3.口感特性

烟叶的口感特性也是烟叶品质特征评价的重要内容,包括刺激性、干燥感、回甜感、余味等指标。烟叶内总糖、还原糖、烟碱、总氮等化学成分含量都会对白肋烟口感特性产生影响,控制烟碱的过高积累,适当提高总氮含量,协调氮碱比值在1.2~1.5之间,有利于改善白肋烟的口感特性。

刺激性是指烟气对口腔、鼻腔、喉部的一种刺激反射作用,使吸烟者有刺、辣、呛等不愉快的感觉。白肋烟对感觉器官起刺激作用的主要来自挥发性碱类物质,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氮,游离烟碱次之,木质素和纤维素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甲醇也会引起辛辣的感觉。氮化合物含量越高,刺激性越大,因此,白肋烟的刺激性比烤烟大。无论白肋烟烟叶是作为主料还是作为填充料使用,都希望刺激性越小越好。刺激性与劲头的区别在于:烟气下咽通过喉部时,劲头就像个有弹性的球,顶在喉部。劲头大的样品,下咽很困难,会有一种“撑、胀”的感觉;劲头小的样品,则表现为下咽很顺畅,整个过程有一种“平滑”的感觉。刺激性则表现为对喉部的“点撞”,烟气通过喉部时,对喉部产生点刺、叮刺的感觉。

干燥感和回甜感分别是指在吸烟过程中烟气给口腔带来的生津程度和甜润程度。一般而言,烟叶在吸食时干燥感越弱,回甜感越强,则其感官品质越好;而干燥感越强,回甜感越弱,则其感官品质越差。

余味是指在吸烟过程中烟气微粒沉降在舌和口腔的感觉,包括甜、苦、酸、辣、涩等,以纯净舒适者为好。白肋烟烟气呈碱性,余味中略带苦味,这种苦味是白肋烟本身的特点。

4.燃烧性

烟叶的燃烧性是烟叶吸食品质评价的另一内容,包括阴燃性和灰分。

烟叶的阴燃性与烟叶中钾、氯含量有关,还取决于烟叶的化学特性、物理性状和燃烧区域的空气流通情况。以燃烧完全、燃烧均匀、具有一定的阴燃持久力、燃烧速度适中为佳。一般认为阴燃持久时间在2 s以下者为熄火烟。烟叶燃烧后要求烟灰发白,并具有良好的聚结性。一般认为烟叶中钾、钙、镁、氯成分在这方面起重要作用。白肋烟的叶片结构疏松,因而往往表现为阴燃性较强,灰分较白。

综上可见,白肋烟主料烟叶是卷烟香气、吃味的主要赋予者,在吸食品质方面,应具有典型的白肋烟香型风味,烟气浓度高,香气浓郁,杂气少,刺激性小,余味舒适。而当白肋烟作为填充料烟时,可以对烟叶的香气、吃味没有过分的要求,但必须没有不良的异味,配伍性要好,燃烧性要强。

二、白肋烟烟叶生产对品种经济效能的要求

在烟叶生产上,植烟农民总是想方设法地创造单位面积土地的高收益。因此,他们期望所采用的品种能够具有较好的经济效能。作为烟草品种,其经济效能的直接体现就是单位面积土地上的烟叶产值。因此,在白肋烟生产上,白肋烟品种所能达到的单位面积土地上烟叶产值越高越好。

白肋烟烟叶的产值是由烟叶产量和出售均价这两个因素决定的,可用下式表达:

单位面积土地的烟叶产值=单位面积土地的烟叶产量×出售均价

由上面表达式可知,若要提高烟叶产值,就必须提高单位面积土地的烟叶产量和出售均价。单位面积土地的烟叶产量和出售均价的高低分别取决于其构成因子。

(一)白肋烟烟叶产量及其构成因子

烟草是一种叶用经济作物,其产量是指单位面积土地上生产的有经济价值的烟叶的重量。烟叶的生产者为了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总是期望烟草品种的烟叶产量越高越好,但是烟草属嗜好类作物,产品品质的好坏更为重要。

产量和品质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在烟叶生产中,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在产量由低向高的变化过程中,烟叶外观品质、理化特性和吸食品质并不是一直与烟叶产量同步变化的,往往表现为高产量低品质或低产量低品质。特别是在品质与产量矛盾的转折期,往往化学成分不协调、吸食品质的降低,比均价和上等烟比例的降低要早得多。从烟叶生产技术上分析,增加产量并不难,而提高品质比增加产量要难得多。片面追求烟叶高产,会导致烟叶品质显著降低。

烟叶的产量是由单位面积株数、单株叶数和平均单叶重三个因素构成的,可用下式表达:

产量=平均单叶重×单株叶数×单位面积株数

单纯以数字来计算,在烟叶产量的三个构成因素中,只要增加其中任何一个因素的数量,都可以提高单位面积烟叶产量。但是,在实际生产中,这三个因素在数量上并不是可以任意增加的。

1.单位面积株数

单位面积株数即种植密度,由移栽时的行距和株距确定,它们构成烟田植株群体,种植者完全可以自己控制。在一定的肥水条件下,增加单位面积上的株数,能够直接增加单位面积上的总叶数,进而使产量持续增加。但是在产量达到一定程度以后,进一步增加单位面积株数,不仅不便于农事操作,而且会造成烟田郁蔽,影响通风透光,加之烟株间对营养的竞争作用,导致叶片发育不良,单叶重下降,烟叶内含物质减少,致使烟叶品质降低,增产的效应就逐渐降低。实际上,受烟株生长习性、品质要求和田间管理等的限制,单位面积株数的增加是非常有限的,栽植密度的适宜范围并不太大。

2.单株叶数

单株叶数指单个烟株上可以收获的具有经济价值的叶片数,取决于品种的遗传因素、生态条件和栽培技术,特别是打顶留叶数目。增加单株叶数,也可以增加单位面积上的总叶片数,进而使产量显著提高。但当单株叶数超过一定的范围时,烟田群体的片层结构发生变化,单叶重会随着单株留叶数的增加而逐渐下降,也会使叶片变小、变薄,内含物质减少,进而导致烟叶品质降低,增产的效应也逐渐降低。实际上,受品种、生长期和品质要求的限制,单株叶数的增加也是非常有限的。

3.平均单叶重

平均单叶重即烟株上可以收获的具有经济价值的所有叶片经调制干燥后的重量的平均值。影响单叶重的因素有很多,遗传因素、生态环境和栽培技术都能使单叶重产生很大变化。单叶重既是产量构成因素,又与烟叶品质有着重要的关系,提高单叶重既可以提高烟叶产量也可以提高烟叶品质。单叶重由叶面积和叶质重两个因素构成,可以通过扩大单叶面积或者提高叶质重来提高。叶片是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质的主要场所,其长、宽和叶形指数构成叶面积。扩大叶面积,虽然可以提高单叶重,但叶面积过大,会导致上层叶片遮蔽下层叶片,甚至互相遮蔽,从而降低叶片的光合能力,反而影响单叶重的提高,还会使烟叶品质降低。叶质重表示叶片的干物质积累量,提高叶质重,虽然也可以提高单叶重,但叶质重过高则叶片较厚,因此,单叶面积和叶质重必须要有一个恰当的配合,一味追求叶质重,同样会使烟叶品质降低。由此可见,在一定的单叶重范围内增加单叶重能够保证烟叶品质,但并不是越重越好,增加的幅度也是有限的。

综上可知,构成烟叶产量的三个因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依靠单一因素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烟叶产量,但是超过一定范围之后都会降低烟叶品质。因此,必须以烟叶品质要求为前提,以单叶重为表征,协调好单位面积株数、单株叶数和单叶重三者的关系,在品质最佳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提高产量,进而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

试验研究和生产实践已经证明,烟草的产量和品质在一定条件下是能够统一的。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主要指肥水条件)下和一定的产量范围内,烟叶品质随产量的增加而提高,因而既可获得较高产量,又可取得优良品质,两者可以协调发展。但是,当产量超过一定范围,环境条件就不再能同时满足两方面的要求,品质不能相应提高反而下降,于是出现烟叶产量和品质之间的矛盾。图2-1显示了这一矛盾的发生和发展:当烟草产量不高时,其品质亦不高;在一定水平上,烟草产量和品质是同时上升的,直至品质达到峰值;随着产量继续上升,其品质则呈几何级数下降。因此,白肋烟生产应该把产量和品质的两个最高点统一在一个水平上,以优质为前提,在保证烟叶品质的基础上提高烟叶产量,使产量达到适宜范围即可。综合国内外研究资料,白肋烟烟叶生产上适宜的亩产量范围为150~180kg。

图2-1烟叶产量与品质的关系示意图

烟草品种是服务于烟叶生产的。因此,优良的白肋烟品种应该适应当地的生产条件,能够很好地处理产量与品质的矛盾问题,使两者协调发展,既可获得较高产量,又可取得优良品质,进而获得高产值。仅就品种本身而言,决定单位面积上烟叶产量的主要是单株有效生产力(即单株产量)。而单株有效生产力是由单株叶数和平均单叶重两个因素决定的。如上所述,鉴于烟田植株群体的整体发展和烟叶品质的要求,单一烟草品种的单株叶数和单叶重的增加非常有限,也就是说优良白肋烟品种的单株有效生产力是有一定的适宜范围的。

不同品种的植物学特征、烟叶的物理性状、叶内化学成分都有相对稳定的遗传性。多叶型品种由于其单株叶数较多而可获得高产,但是叶小片薄,叶质重很低,因而烟叶品质下降较多。少叶型品种虽然单株叶数少,但是叶大片厚,叶质重比较大,单叶重远高于多叶型品种,且由于叶片在发育成熟过程中的光温条件好,因而品质良好。因此,必须以烟叶品质为前提,统筹考虑品种的单株叶数和单叶重,使其处于适宜范围内。

综合国内外研究资料,在亩栽1000~1100株的密度条件下,优良的白肋烟品种的单株有效叶数(即可采收叶数)以22~26片为宜,实际单株着生叶数以26~35片为宜,不宜过多,也不应过低。下部叶的单叶重以5~7 g为宜,中、上部叶以6~9 g为宜,过轻则叶片薄而色淡,烟叶品质差;过重则叶片厚而粗糙,烟碱含量高,烟气刺激性大,烟叶品质也差。亩产量以150~180kg为宜。在上述单株叶数、单叶重和亩产量的限制范围内,充分协调单株叶数和单叶重与单位面积株数的关系,主攻烟叶品质,均衡提高单位面积土地产量,才能获得高收益。

(二)白肋烟烟叶均价及其影响因子

在单位面积土地的烟叶产量保持适宜的情况下,单位面积土地的烟叶产值的提高取决于烟叶的出售均价,可用下式表达:

均价=∑(单位面积土地某等级烟叶产量×该等级价格)/∑单位面积土地某等级烟叶产量

由上式可见,高价格等级的烟叶重量在总烟叶重量中占的比例越高,均价就越高。因此,若要提高均价,就必须提高烟叶的上、中等烟比例,尤其是上等烟比例,而要降低低次烟的比例。

在白肋烟烟叶生产中,烟叶的上等烟比例和均价与产量之间易发生矛盾。在产量较低时,上等烟比例和均价不高,在产量较高时,上等烟比例和均价也不高。只有产量处于一定的适宜范围内,上等烟比例和均价才会有上佳的表现。

影响白肋烟烟叶上等烟比例和均价的因素很多,包括气候、土壤、有害生物等生产环境因素,也包括栽培、晾制等生产技术因素,但影响最大的是烟叶采收时白肋烟品种本身的叶片发育状况、烟叶晾制特性和外观品质。采收时叶片发育状况包括不同部位叶片的长、宽和厚度状况,以及叶片成熟程度、叶片细胞疏密程度、叶面平皱程度、叶片发育均匀性等,这些性状与烟叶晾制后的外观品质密切相关,直接影响到烟叶等级的判定。当这些性状处于适宜状态时,晾制后烟叶的外观品质优良,上等烟比例和均价均高。烟叶晾制特性与晾制后烟叶的颜色、身份、光泽等密切相关,晾制特性好的烟叶容易晾制,且晾制后烟叶的颜色、身份、光泽等外观品质评判指标均能达到理想状态;反之,则难以晾制,且晾制后烟叶颜色深、光泽暗、身份差。烟叶晾制后的外观品质直接决定着上等烟比例和均价,外观品质优良,则上等烟比例和均价均高,反之则均低。

不同品种的叶片发育状况、烟叶晾制特性和外观品质都有相对稳定的遗传性,三者之间实际上是紧密联系的。叶片发育良好,则容易晾制,二者共同影响着烟叶的外观品质。在正常的生长条件下,优良的白肋烟品种各部位叶片应该能够协调、均衡地发展,进而达到适宜的发育状况,从而使烟叶容易晾制,且晾制后的烟叶外观品质优良,具有较高的上等烟比例和均价,能够在生产上获得较高的单位面积产值。一般而言,优良的白肋烟品种所产烟叶的上等烟比例高于35%、上中等烟比例高于85%,低次烟比例不超过15%。

三、白肋烟烟叶生产对品种稳产稳质性能的要求

白肋烟品种的烟叶产量稳定和品质稳定直接影响到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白肋烟品种在某地某年份无论烟叶品质表现多么好、烟叶产量多么适宜、均价多么高,但在多地或多年份如果产量和品质表现不稳定,就会引起工农业生产的波动。只有烟叶产量稳定和品质稳定,卷烟产品的数量和品质才能稳定,烟农的经济收入才能有所保障。因此,白肋烟烟叶生产要求白肋烟品种具有稳产稳质的特点。

影响白肋烟品种稳产稳质特性的因素很多,就其主要因素来讲,可分为四大因素,包括干旱、低温等气候因素,贫瘠、盐碱含量高等土壤因素,病害、虫害等生物因素,以及早栽、施肥量大等生产因素。在白肋烟生产上,如果一个品种不论在哪种生长环境条件下都能保持相对稳定的产量和品质,这个品种就可以认为是稳产稳质性能好的品种。

作为烟草品种,其稳产稳质特性其实就是广义的适应性,涉及的主要性状是白肋烟品种的适应性(狭义层面)以及品种的各种抗耐性,它决定着品种推广的范围和使用寿命。生产实践表明,适应地域广,抗病抗逆种类多而强、耐肥的品种,其稳产稳质性能优良,在一定地区和不同年份均能产生高而稳定的经济效益,在生产上利用的年限较长。而稳产稳质性能不好的品种,也许在某些有利年份和有利条件下可以获得较高产量和品质,但稍有不适,产量和品质就大幅度下降,所以很快被新的品种代替。

(一)白肋烟品种的适应性

品种适应性(adaptability)是植株表型性状和与农业生产有关的性状(如成熟期、产量、品质等)在变化的环境里保持稳定状态的能力。这种稳定性依赖于将形态和生理的某些方面保持恒定,其他方面则可以变化。因此,我们将一个品种能自我调节其遗传型或表现型的状态,使生长发育和主要性状保持相对稳定或更好的能力,称为品种的适应性。也就是说,某品种对不同气候、不同地力、不同栽培措施的适应能力,就叫作品种的适应性。

品种适应性是由品种的遗传特性决定的,不同的白肋烟品种有不同的适应性。一般情况下,一个品种的适应性强弱要在多地域、经多年种植后才能完全表现出来。适应性强的品种一般分布较广,而适应性较差的品种其分布区域很小。就白肋烟品种而言,对主要生态因素要求不严格或反应不敏感,对普遍性的不利因素的抗耐性较强的品种,往往具有较广的适应性。生产上要求品种的适应性越强越好,越广泛越好。

白肋烟品种是经人工选择培育形成的适合一定地区生态条件和生产条件的,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遗传性状比较一致的一种烟草类型。因此,白肋烟品种的适应性既包括生态适应性,又包括生产适应性,是生态适应性和生产适应性的统一体。

1.品种的生态适应性

白肋烟品种的生态适应性指白肋烟品种的同一基因型所组成的群体对生态条件变化的自我调节能力,即一个生态适应性良好的白肋烟品种在多个地区或者某地区不同年份,烟株均能生长良好,烟叶产量和品质均能得到较好的表现,产值高。由于品种的生态适应性是通过同一基因型对环境变化进行调节的,因此,白肋烟品种的生态适应性既包括品种对有利条件的利用能力,又包括对不良条件的忍耐能力。它不产生形态结构上的变化,即使产生某些形态结构上的变化也是不能遗传的。一般而言,自我调节能力强的品种,其适应的生态幅度宽;自我调节能力弱的品种,其适应的生态幅度窄。

2.品种的生产适应性

白肋烟品种的生产适应性是指品种对一个地方的耕作制度、移栽早迟、肥水条件、栽培管理、采收晾制等生产措施的适应性能,是白肋烟品种对发展中的栽培调制技术水平的适应性,可以通过设置不同栽培因子的试验来测定。一个白肋烟品种只有与生产中的施肥量、移栽期、栽植密度、打顶留叶措施、采收成熟度、晾制方法等栽培调制技术水平相适应,其烟叶产量和品质才能得到最佳表现,产值才能较高。

在各项栽培晾制技术措施中,肥料施用对白肋烟烟叶产量、品质影响最大,因而对白肋烟品种的生产适应性的影响也最大。施肥不足,则烟叶产量偏低;而施肥过量,则影响烟叶化学成分和品质。品种对肥料的敏感程度如何,直接关系到生产中肥料的施用量、把控施肥水平的难易程度,以及烟叶产量和品质的稳定性。通常将品种对肥料尤其是氮肥的敏感程度,称为耐肥性。它是由营养因子的遗传性引起的,与肥料利用率有本质上的不同。通常情况下,氮、磷、钾肥利用率均以耐肥性弱的品种高于耐肥性强的品种。白肋烟品种耐肥能力的不同,常表现为烟草栽培要求和某些生理指标的差异。不耐肥品种由于肥料利用率尤其是氮肥利用率相对较高,因而对施肥水平尤其是施氮水平特别敏感,致使生产上不易把控施肥水平。施肥水平过高,就会致使叶片梗粗、大如蒲扇,烟田葱郁荫蔽,叶片发育不良,最终导致烟叶产量和品质严重下降;而施肥水平过低,又会导致烟株发育不良,烟叶产量和品质也不能尽如人意。耐肥品种由于肥料利用率尤其是氮肥利用率相对较低,因而对施肥水平尤其是施氮水平不敏感,施肥水平的范围相对较宽,在生产上容易把控,在适宜的施肥水平内,烟叶产量和品质的变化幅度不大。因此,白肋烟生产上要求品种的耐肥性能要好。

在各项栽培晾制措施中,一个品种的移栽期弹性既是生态适应性的表现,也是生产适应性的表现。许多情况下,移栽期的早迟是由生态条件和生产条件决定的。在同一个地方,一个品种的移栽期弹性大,早十几天或晚十几天移栽,如果对烟叶产量和品质没有明显影响,则说明这个品种的生态适应性和生产适应性比较强。此外,施肥方式、施肥时间、栽植方式、栽植密度、采收时期、晾制方法等栽培调制措施对白肋烟品种的适应性也有影响。

一个白肋烟品种在适宜的生产条件下,烟叶产量和品质明显高于其他品种,人们也可改变生产条件以主动适应品种的需求,这就是良种良法配套。一个良种若没有良法配套,其适应性将会减弱。

(二)白肋烟品种的抗耐性

品种的抗耐性是指品种对干旱、潮湿、某种特殊土壤、有害生物等特殊生态环境的抵抗或忍受能力。对白肋烟品种来说,抗耐性主要包括抗病性、抗虫性和抗逆性。白肋烟品种对病虫害和逆境的抗性,实际上就是白肋烟品种对特殊生态环境的适应性表现,是决定白肋烟品种稳产稳质的关键因素。白肋烟品种的抗病、抗虫、抗逆性,一般通过专门的抗性鉴定试验来评定。

1.品种的抗逆性

品种的抗逆性(stress resistance)是指品种具有的抵抗或忍耐不良的气候条件、土壤条件等不利环境的某些性状。就白肋烟品种而言,主要是指耐旱、耐低温、耐涝、抗倒伏等。干旱和水涝都影响烟叶的发育,导致不正常成熟,甚至导致烟株死亡,从而影响烟叶产量和品质的稳定性。苗期或移栽后一段时间受低温影响,有些品种因对低温敏感,容易产生早花,在大田成熟期若遇到连续低温,则烟叶不能正常成熟,这都将影响烟叶产量和品质的稳定性。倒伏导致烟叶受损,影响叶片正常的光合作用和生长,也不利于烟叶产量和品质的稳定性。大量的生产实践证明,虽然这些不利的环境因素可以采取多种措施加以控制,但最经济有效的途径还是利用白肋烟品种的遗传特性与不利的环境条件相抗衡,即针对白肋烟产区频繁发生的逆境状况,选用相应的抗逆性强品种。因此工农业生产上要求白肋烟品种具有一定的耐旱、耐低温、耐涝、抗倒伏的能力。

2.品种的抗病性

品种的抗病性(disease resistance)是指品种表现出的各种抵御有害病原物侵入与扩展、降低发病和损失程度的特征和能力。白肋烟的病害很多,有黑胫病、青枯病、根黑腐病、根结线虫病、病毒病、赤星病、靶斑病、白粉病、气候性斑点病等。这些病害的发生和流行,与当地烟叶生产的气候条件、土壤条件、农事操作等都密切相关,令人防不胜防。某些病害的流行或者广泛发生会导致烟叶产量和品质大幅度下降,甚至绝收。大量的生产实践证明,尽管可以采取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手段来控制这些病害,但最经济有效的手段还是选用相应的抗病品种作为生产上使用品种。因为只有正常生长、健壮的烟株才能发挥品种的最大潜力,一旦受到病害侵害,其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发挥就会受到干扰,几乎所有的病害都会降低植物的生物学产量、烟叶产量和品质。因此,白肋烟烟叶生产上要求白肋烟品种具有抗当地生产中两种或多种主要病害的性能。

3.品种的抗虫性

品种的抗虫性(pest resistance)是指品种表现出的各种能够抵御害虫侵害、生长、发育和为害的特征和能力。烟草生产上的虫害很多,如烟青虫、盲椿象、蚜虫等,对烟叶产量和品质的稳定性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有的虫害如烟青虫等,导致烟叶破损多孔,影响烟叶等级、填充性等;有的虫害如盲椿象等,影响烟株的生长发育;有的虫害如蚜虫等,不仅污染烟叶表面,影响晾制质量,而且是传播病毒病的媒介,导致脉斑病毒病等的流行蔓延,给白肋烟生产带来了不利的影响。目前,在白肋烟烟叶生产上,虫害防治有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方法,长期以来多以化学药剂防治为主,但化学农药易产生药剂残留,造成环境污染,杀死天敌,破坏生态平衡。从长远利益来看,绿色环保将是白肋烟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农业生产实践证明,选用抗虫品种是防治和减轻虫害的最为经济有效的措施,并且不会产生化学药剂残留、环境污染以及破坏生态平衡等问题,有利于白肋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工农业生产总是希望白肋烟品种具有一定的抗当地生产中主要虫害的能力。 KCP+gDQxv730EjZPjZHVVzd55aSO/L8ZmtwuDUipIhc6EBMWjh/RN82PHoPVV99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