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月经先期

月经周期提前七日以上,甚至十余日一行,连续两个周期以上者,称为月经先期,也称经行先期、月经先行、经早、趱前、经期超前、经水不及期、月经频发等。若仅提前三五日,且无其他明显症状者,属正常范围,或偶有提前,亦不作月经先期病论。本病的病因病机主要为气虚和血热,气虚者,如《景岳全书》云“若脉证无火而经早不及期者,乃其心脾气虚,不能固摄而然”,气虚不摄血,血失气之统摄而妄行,患者身疲肢倦,腰膝酸软,小腹空坠,经量多而色淡,舌淡,脉沉弱。血热者,如《景岳全书》云“凡血热者,多有先期而至,然必察其阴气之虚实。若形色多赤,或紫而浓,或去多,其脉洪滑,其脏气、饮食喜冷畏热,皆火之类也”;“然先期而至,虽曰有火,若虚而挟火,则所重在虚,当以养营安血为主,矧亦有无火而先期者,则或补中气,或固命门,皆不宜过用寒凉也”;而女子情绪多变,易致肝气郁结,气机失调,又因其“有余于气而不足于血”的生理特点,阴血不足而多郁,郁久化火,《万氏女科》云“如性急躁,多怒多妒者,责其气血俱热,且有郁也”。可见血热又分阳盛血热、阴虚血热和肝郁血热。

本病的辨证,着重于周期的提前及经量、经色、经质的情况,结合形、气、色、脉,辨其属虚、属热,治疗原则建立在辨证准确的情况下,或补或泻,或清或养,以清热凉血、益气固摄为主,本节所列经方未涵盖所有证型,部分散在于其他章节,病机一致时即可应用。因月经先期常伴随经量过多,可发展为崩漏,应当及时治疗。

清经散

【来源】《傅青主女科》。

【组成】牡丹皮三钱,地骨皮五钱,白芍(酒炒)三钱,大熟地(九蒸)三钱,青蒿二钱,白茯苓一钱,黄柏(盐水浸炒)五分。

【用法】水煎分2次服,日1剂,经前经期服。

【功效】清热凉血,滋肾养阴。

【主治】用于血热型月经先期量多。症见月经先期,量多,色深红或紫,质黏稠,间有小血块,伴心胸烦躁,腰腹胀痛,面红唇干,大便燥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细数。原文指出:“妇人有先期经来者,其经甚多,人以为血热之极也,谁知是肾中水火太旺乎!夫火太旺则血热,水太旺则血多,此有余之病,非不足之症也……然而火不可任其有余,而水断不可使之不足。治之法但少清其热,不必泄其水也,方用清经散。”

【方解】方中牡丹皮清热凉血而泻血中伏火,黄柏主入肾经而善泻相火,两者共为君药;青蒿清透阴分伏热,地骨皮清热凉血生津,共为臣药;大熟地滋肾养阴,白芍柔肝养血,白茯苓行水泻热,又可宁心,共为佐使。全方清热降火,凉血养阴,清养并用,使热去而不伤阴血,血安则经水自调。清经散法在清火不伤水,对虚火实火均有效,可称之为“清火之良方,调经之妙法”。正如原文云:“此方虽是清火之品,然仍是滋水之味,火泄而水不与俱泄,损而益也。”

【辨证要点】本方是《傅青主女科》调经门的著名方剂。临床以月经先期,量多,色深红或紫红,质黏稠,舌质偏红,脉细数为辨证要点。

【加减化裁】经期出血量多时,需要去掉黄柏之苦寒留瘀及白茯苓之淡渗伤阴之品,酌加槐花、地榆、茜草等凉血止血;若经行腹痛,经行夹瘀块,酌加炒蒲黄、三七、五灵脂等活血化瘀止血;若肝肾阴虚明显,有手足心热、腰膝酸软等症状,加旱莲草、女贞子以滋肾阴、益冲任;若心悸失眠、多梦者,加酸枣仁、远志以养肝血、安心神;使用本方时,为增强清热之力,熟地也可改用生地,并加知母。

【使用禁忌】脾胃虚寒者忌用。

【异病同治】本方也可用于血热型崩漏、经期延长、经间期出血、月经过多、产后恶露不绝、产后盗汗、经行发热等病证。

【临床验案】

赵某,女,35岁。初诊:2016年9月10日。既往月经规律,经量中等,经期5~7日,无痛经,5年前开始出现月经周期缩短,20~23日一行,经期逐渐延长至8~10日,经量中等,色红,伴经行疲乏无力及腰酸,带下正常。G3P1A2。LMP:2016年9月1日。PMP:2016年8月10日,来诊时月经刚净,疲乏,短气,情绪烦躁,眠差易醒,纳可,大便干,小便调,舌质偏红,舌苔偏厚,脉细弦数。妇科检查:外阴,已婚式;阴道,畅;宫颈,光滑;子宫,后位,常大,质中,活动,无压痛;双侧附件未扪及明显异常。西医诊断:异常子宫出血。中医诊断:月经先期伴经期延长,辨证属阴虚血热。此为素体肝阳偏盛,血热致月经先期而经期延长。治宜滋阴凉血,拟方《傅青主女科》清经散加减:生地20g,熟地15g,牡丹皮10g,地骨皮10g,炒白芍15g,茯苓10g,女贞子15g,旱莲草15g,夜交藤15g,合欢皮15g。10剂,水煎服,日1剂。二诊:2016年10月5日。LMP:2016年9月27日,7日净,经量中等,色红,无痛经。仍有疲倦乏力,气短,纳眠可,二便调,此次月经周期为26日,效不更方,再予清经散加减方14剂。2017年2月电话随访,患者二诊后月经周期、经期均正常。

按:患者为“阳旺之躯”,肝阳亢盛,热扰冲任,冲气偏旺,热灼经血,经血妄行故而出现月经先期且经期延长。本病的关键在于辨证准确,患者两次就诊,均予清经散加减,滋养肝肾以固冲任,本案重用生地意在增强凉血养阴,合二至丸补益肝肾,滋阴止血,用于月经方净亦有防其点滴不净之意,以从月经周期的第5日开始服用为宜,原方有青蒿、黄柏,因本案无自觉发热、小便黄少等内热见症,故去之,加用夜交藤、合欢皮益肾养血,解郁安神。患者共服清经散20余剂,月经周期、经期均恢复正常。

女子以血为本,以肝为先天,女性经、带、胎、产的生理过程易耗伤阴精,中医又有肝肾同源、精血同源之说。清经散滋养肝肾以填精血,清热凉血以降肝火,加茯苓一味,引热邪从小便而解,使阴平阳秘,血海宁谧,月事循常,是一张药味精简、疗效显著的良方。

两地汤

【来源】《傅青主女科》。

【组成】大生地(酒炒)一两,玄参一两,白芍(酒炒)五钱,麦冬肉五钱,地骨皮三钱,阿胶三钱。

【用法】水煎分2次服,日1剂。

【功效】滋水养阴,清热调经。

【主治】因肾中阴阳不和而火旺水亏所致经水先期量少,有“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之意。正如原文中指出:“又有先期经来只一、二点者,人以为血热之极也,谁知肾中火旺而阴水亏乎!夫同是先期之来,何以分虚实之异?……先期者火气之冲,多寡者水气之验,故先期而来多者,火热而水有余也;先期而来少者,火热而水不足也。倘一见先期之来,俱以为有余之热,但泄火而不补水,或水火两泄之,有不更增其病者乎!治之法不必泄火,只专补水,水既足而火自消矣,亦既济之道也。方用两地汤。”

【方解】方中生地滋阴清热凉血,地骨皮泻肾火,清骨髓,两药合用除肾经之热,肾气自清,而又不损伤胃气,玄参、麦冬肉滋阴壮水,阿胶补血育阴,白芍敛阴和营。全方重在滋水,为纯补水之味,水盛而火自平,阴生而阳自秘,则经行如期。

【辨证要点】本方主要治疗阴虚内热,热扰血海,迫血妄行所致的月经先期,因水亏火旺而同时伴有月经量少,色红而质稠。故临床以月经先期量少而见阴虚火旺之象为辨证要点。治则以补肾中之水为主。

【加减化裁】阴虚阳亢,兼见头晕耳鸣者,可酌加白蒺藜、钩藤、石决明、夏枯草、牡蛎等;伴见经期延长者可加女贞子、旱莲草、黄芪、山茱萸等;手足心热、眠差多梦者,可加白薇、知母、酸枣仁、龟板等;伴有大便干结者可加重生地、玄参、麦冬肉剂量。

【使用禁忌】实热炽盛或脾胃虚寒者禁用。

【异病同治】本方还可用于治疗月经量多、经间期出血、经期延长、产后发热、围绝经期综合征等证属阴虚火旺者。

【临床验案】

张某,女,17岁。初诊:2018年6月15日。主诉:月经频发伴经期延长5个月余。11岁初潮,月经周期28~30日,5日净,量中等,无痛经。因高三学习压力大出现月经紊乱,15~20日一行,7~10日方净,量较既往减少近一半,色鲜红偶夹小血块,无腰腹痛,无头晕,口干喜饮凉水,纳眠可,二便调。形体娇小,面白唇红,舌质偏红,舌边尖赤,苔薄白少津,脉细数。曾服胶艾汤、归脾汤、固冲汤等不效,因父母忧其学业,且恐频繁失血引起贫血,常进乳鸽、乌鸡、元鱼等肥甘厚味,就诊时症状有进一步加重趋势。LMP:2018年5月28日,经行15日始净。患者尚处青春期,肾气未充,长期熬夜高强度学习,容易耗气伤阴,营阴亏虚,郁热内生,迫血妄行,出现月经先期量少且淋漓难净。此时若用温补收涩,反助长内火,再损真阴。治宜选用滋肾养阴的两地汤加减:生地20g,地骨皮10g,炒白芍20g,阿胶珠10g,玄参10g,麦冬10g,山茱萸10g,熟地20g,淮山药15g,牡丹皮10g,茯苓15g,女贞子12g,旱莲草15g,生藕节15g,连服7剂。同时嘱清淡营养饮食,调整作息,忌辛辣温燥之品。二诊诉口干减轻,偶有便溏,刻诊舌红稍减,苔薄白,脉细数,因值经前,在上方基础上去熟地、山药、生藕节、山茱萸,加菟丝子10g,柴胡10g,炒白术15g,当归10g,薄荷6g,川牛膝10g,再服7日,经期不停。服药后2018年7月13日再次行经,较上次提前2日,经量增多,7日净。以上方思路继续调理善后3个周期,行经渐佳。

按:青春期女孩禀赋真阴未充,癸水不足,且学业繁重,常致营阴暗耗,气血失调。此时治疗不能仅以止血为目的,应使脏腑阴阳、气血冲任协调,逐渐建立正常的月经周期。女子本为阴血不足之体,常使木失涵养,郁火内蕴,加之大量进食滋补厚味,助长热邪,逼血离经,冲任失守。施治时,当标本兼顾,塞流之际,同澄其源,方用两地汤加减,诸药合用使热得清、肾得补、冲任得固、气血调和。经后期酌加滋阴补肾之味以助阴长,经前期合用逍遥散疏肝健脾,调助冲任,稍加少量川牛膝引血下行。两地汤药仅6味,配伍得当,紧扣病机,养阴不泥隔,清热不伤正,执简驭繁,辨证准确可收立竿见影之效。

先期汤

【来源】《证治准绳·女科》。

【组成】生地、当归、白芍各二钱,黄柏、知母各一钱,条芩、黄连、川芎、阿胶(炒)各八分,艾叶、香附、炙甘草各七分。

【用法】水煎分2次服,日1剂,于经净后5日开始服药,若经血量多,经期亦可服。

【功效】清热凉血固经。

【主治】月经先期,色鲜量多,或经行血多如崩者。《证治准绳·女科》指出:“治经水先期而来,宜凉血固经。”

【方解】本方以芩连四物汤为基础,加入知母、黄柏以清热凉血泻火,合胶艾汤以固经,佐入香附以调经。条芩、黄连、黄柏、生地、知母清热凉营,当归、白芍、阿胶、炙甘草养血止血,香附调气,川芎调血。艾叶性温,有暖宫之能,此处乃为反佐而用,以防寒凉过度,合当归、香附,更有调经排瘀之意,防止留患。炙甘草调和诸药,且有调理中州脾胃的作用。全方配伍精当,既凉血清热固经,又不影响正常经血的排泄,防止寒凉凝血致瘀的弊端。

【辨证要点】本方为清热凉血常用方剂。临床以月经先期,月经量多,经色鲜红,质稠有小血块为辨证要点。

【加减化裁】出血过多者,加入藕节炭、生地炭、地榆炭、仙鹤草、侧柏叶;服后胃脘不适或大便溏者,宜减少寒凉药物剂量,酌加陈皮、木香、炮姜、砂仁等调理脾胃气机;气虚血亏者,加女贞子、旱莲草、桑葚子。

【使用禁忌】阳虚寒盛、舌淡苔白者忌用,脾胃虚弱者慎用。

【异病同治】本方还用于月经过多、先兆流产、产后恶露不绝、经间期出血等症。

【临床验案】

江某,22岁,未婚,学生。初潮11岁,既往月经周期28~30日,经量中等,轻微痛经。近一年月经常提前7~10日而至,经量如前,经色紫红有块,无明显腰腹痛。患者自青春期起面部遍发痤疮,常自服清热排毒类胶囊,喜辛辣刺激食物,喜冷饮,眠差易醒,自觉口鼻燥热,大便秘结,小便偏黄,舌质光红少苔,根部可见少许白苔,舌尖点刺明显,脉象滑数。此辨证属典型阴虚血热所致月经先期。张景岳谓:“血热者经期常早,此营血流利及未甚亏者多有之……治宜清火滋阴。”方用先期汤加减:当归10g、白芍15g,黄柏10g,知母10g,黄芩10g,黄连10g,川芎6g,阿胶10g,艾叶6g,香附6g,甘草5g,生地20g,皂角刺20g,白蒺藜15g,夜交藤15g,百合15g。从经净后开始服,连服14剂,同时嘱其忌食温燥油腻及寒凉食物,宜食清淡且富含纤维素食物,并调节情绪,适当运动。服药后当月月经仅提前3日,经色转暗红,面部痤疮减少,大便通畅,睡眠亦有所改善。守原方继续调理2个周期,痊愈收功。

按:该患者禀赋阴虚内热,青春期起即痤疮不断,且其饮食不慎,嗜食辛辣,不避寒凉,肝失濡养,郁热迫血而致月经先期而至,见一派咽干鼻燥,溲黄便干等郁热内生之象。予以先期汤加减,黄芩、黄连、知母、黄柏、生地、白芍乃凉血清热固经之主药部分,当归、白芍、生地、川芎取四物汤之意,滋阴养血,顾其本源,阿胶养血止血,艾叶反佐防寒凉太过,香附为调经要药,佐以皂角刺、白蒺藜化痰排脓消痘,百合、夜交藤清心安神助眠。如此调治,标本兼顾,月经渐调。 BUtxWM+heiiLm6kOl4ts151CUAYX+MfmZVnbkWEtEPaeprB7LnTm84+t7euaPtt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