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月经病

正常月经的产生,是女子逐渐发育成熟后,脏腑、经络、天癸、气血协调作用于胞宫的生理现象。在肾气充盛、肾精充足、天癸泌至、冲任通盛的情况下,气血作用于胞宫,使血海满溢,月经方可来潮。月经的正常与否,反映了女子生理、病理的具体变化。

月经病是指月经的周期、经期、经量、经色、经质异常,或伴随月经周期,或于绝经前后出现明显不适症状的疾病。主要包括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月经过多、月经过少、经期延长、经间期出血、闭经、崩漏、痛经、经行乳房胀痛、经行泄泻、经行水肿、经行头痛、经行感冒、经行口糜、经行风疹块、经行吐衄、绝经前后诸证等。月经病是妇科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被列为妇科病之首。月经病的治疗不仅意味着症状的缓解、疾病的预判,也意味着女性生活质量的提高。

月经病的病因病机主要是七情所伤,或外感六淫,或先天肾气不足,饮食失宜,房劳多产,劳倦过度,使脏气受损,肝脾肾功能失常,气血不和,直接或间接地损伤冲、任、督、带和胞宫,导致肾-天癸-冲任-胞宫轴失调。同时,体质因素对月经病的发生和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影响。

调经二字蕴含着“疏解、调养”之意,女性以血为本,经、孕、产、乳以血为用,其病性以虚证为主,虚实夹杂较为多见。因此,在临证时,既应遵循《黄帝内经》“谨守病机”及“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的宗旨,又时时不忘顾护女性在生理上有“有余于气,不足于血”的特点。肝藏血而主疏泄,肾藏精而为水火之脏,肝肾二脏精血相生,为冲任二脉所系;脾主运化,主统血,为气血生化之源,因此,调经要注重肝、脾、肾及冲任二脉的调节。疏肝要结合肝体阴而用阳,肝阴易亏,肝阳易亢的特点,疏中有养,养中蕴疏,以条达肝气、柔肝养血为要,不宜过用辛香燥烈之品,以免劫阴伤血;补肾以填补精血为主,并佐以助阳之品,取“滋水更当养火”之意,肾藏精而为阴阳之根,水火之脏,精血相生,用药时应注意补阴配阳,补阳配阴,体现阴阳的互根互用;扶脾重在益血之源,以健脾升阳为主,脾居中州而主运化,上输心肺,下达肝肾,外灌四旁,为气血生化之源,脾主统血,以升为健,治疗上不宜过用辛燥或甘润之品,以免耗伤脾阴或困阻脾阳。此外,临证中还应注意分清先病和后病,正如《女科经纶·月经门》云:“妇人有先病而后致经不调者,有因经不调而生诸病者。如先因病而后经不调,当先治病,病去则经自调。若因经不调而后生病,当先调经,经调则病自除”。同时,月经病的治疗要顺应自然规律,顺应月经周期中阴阳转化和气血盈亏的变化,顺应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掌握虚实补泻方法。由于疾病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所致,临床必须四诊合参,详细搜集资料,分清寒、热、虚、实,审慎选方用药。

中医对治疗月经病的认识由来已久,许多医著对月经病有专门的论述,涌现出许多调经的经典方剂,临床疗效卓著,使中医在月经病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在临证选方时仍应恪守中医辨证施治原则,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切不可生搬硬套,贻误病情。 1K2njTqDj0M3q6VlHBJwbftN2GOWG17jhioHsutqZFwPHwInSM0CZbAvCQHlKyz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