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九节
崩漏

妇女不在行经期间阴道突然大量出血,或淋漓下血不断者,称为“崩漏”,前者称为“崩中”,后者称为“漏下”。经期延长达2周以上者,应属崩漏范畴,称为“经崩”或“经漏”。一般突然出血,来势急,血量多的叫崩;淋漓下血,来势缓,血量少的叫漏。崩与漏的出血情况虽不相同,但其发病机理是一致的,而且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常相互转化,如血崩日久,气血耗伤,可变成漏;久漏不止,病势日进,也能成崩,所以临床上常常崩漏并称。正如《济生方》说:“崩漏之病,本乎一证,轻者谓之漏下,甚者谓之崩中。”本病属常见病,常崩与漏交替,因果相干,致使病变缠绵难愈,成为妇科的疑难重症。本病相当于西医学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生殖器炎症和某些生殖器肿瘤引起的不规则阴道出血亦可参照本病辨证治疗。本病的主要病机是冲任损伤,不能制约经血。常见原因有肾虚、脾虚、血热和血瘀。肾虚者,先天肾气不足,少女肾气稚弱,围绝经期肾气渐衰,或早婚多产,房事不节,损伤肾气。若耗伤精血,则肾阴虚损,阴虚内热,热伏冲任,迫血妄行,以致经血非时而下;或命门火衰,肾阳虚损,封藏失职,冲任不固,不能制约经血,亦致经血非时而下,遂成崩漏。脾虚者,忧思过度,饮食劳倦,损伤脾气,中气下陷,冲任不固,血失统摄,非时而下,遂致崩漏。血热者,素体阳盛,或情志不遂,肝郁化火,或感受热邪,或过食辛辣助阳之品,火热内盛,热伤冲任,迫血妄行,非时而下,遂致崩漏。血瘀者,七情内伤,气滞血瘀,或感受寒、热之邪,寒凝或热灼致瘀,瘀阻冲任,血不循经,非时而下,发为崩漏。

本病以无周期性的阴道出血为辨证要点,临证时结合出血的量、色、质变化和全身证候辨明寒、热、虚、实。治疗应根据病情的缓急轻重、出血的久暂,采用“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灵活运用塞流、澄源、复旧三法。塞流即是止血。崩漏以失血为主,止血乃治疗本病的当务之急。具体运用止血方法时,还要注意崩与漏的不同点。治崩宜固摄升提,不宜辛温行血,以免失血过多导致阴竭阳脱;治漏宜养血行气,不可偏于固涩,以免血止成瘀。澄源即是求因治本。崩漏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针对引起崩漏的具体原因,采用补肾、健脾、清热、理气、化瘀等法,使崩漏得到根本上的治疗。塞流、澄源两法常常是同步进行的。复旧即是调理善后。崩漏在血止之后,应理脾益肾以善其后。历代诸家都认为崩漏之后应调理脾胃,化生气血,使之康复。近代研究指出,补益肾气,重建月经周期,才能使崩漏得到彻底的治愈。“经水出诸肾”,肾气盛,月事才能以时下,对青春期、育龄期的虚证患者,补肾调经则更为重要。当然复旧也需兼顾澄源。总之,塞流、澄源、复旧有分别,又有内在联系,必须结合具体病情灵活运用。

清热固经汤

【来源】《简明中医妇科学》。

【组成】炙龟板(研粗末,先煎)八钱,牡蛎粉(包煎)五钱,清阿胶(陈酒炖冲)五钱,生地五钱,地骨皮五钱,焦栀子三钱,生黄芩三钱,地榆片五钱,陈棕炭三钱,生藕节五钱,生甘草八分。

【功效】清热凉血,固冲止血。

【主治】血热型崩漏。症见经血非时而下,量多如崩,或淋漓不断,血色深红,质稠,心烦少寐,渴喜冷饮,头晕面赤,舌红,苔黄,脉滑数。

【方解】方中生黄芩、地骨皮、生地、清阿胶清热凉血益阴;炙龟板、牡蛎粉育阴潜阳,固摄冲任;焦栀子、地榆片清热凉血止血;生藕节、陈棕炭涩血止血;生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清热凉血、固冲止血之效。

【辨证要点】临床以经血非时而下,量多如崩,或淋漓不断,血色深红,质稠,心烦少寐,渴喜冷饮,头晕面赤,舌红,苔黄,脉滑数为辨证要点。

【加减化裁】如见经血夹瘀块,加益母草、茜草;肝火盛,加柴胡、夏枯草;少腹痛、苔黄腻,加黄柏、蚕沙;见神倦懒言等气虚症者,加沙参、黄芪;口渴者,加天花粉、麦冬。

【使用禁忌】阳虚患者不宜使用。

【异病同治】本方为《简明中医妇科学》中经典方,亦可用于血热型月经量多,经期延长,经间期出血等妇科疾病。

【临床验案】

曲某,女,46岁,已婚。初诊: 2019年9月10日。既往月经规律,经量中等,经期 5~7日,无痛经,1年前开始出现月经紊乱,1~2个月一行。LMP:2019年7月1日。G1P1A0,患者于2019年8月20日出现阴道出血,初出血少,色红,近一周出血增多如泉涌,血色深红,质稠,心烦少寐,渴喜冷饮,头晕面赤,舌红,苔黄,脉滑数。患者自述平素嗜食辛辣之品,且喜饮酒。血β-HCG阴性,血常规未见明显异常。性激素六项:FSH 12.56 mIU/mL,P 0.56pg/mL。妇科超声检查示子宫内膜厚度为1.0cm;子宫声像图未见明显异常。妇科检查:外阴,已婚式;阴道,畅;宫颈,光滑;子宫,后位,常大,质中,活动,无压痛;附件,未扪及明显异常。遂行诊断性刮宫并进行病理检查,病理诊断:送检子宫内膜呈增生性改变。西医诊断:异常子宫出血。中医诊断:崩漏,辨证属血热证。治宜清热凉血,固冲止血。拟方《简明中医妇科学》清热固经汤加减:生地12g,地骨皮12g,炙龟板10g,煅牡蛎30g,阿胶6g,黄芩9g,藕节12g,陈棕炭12g,甘草6g,焦栀子9g,生地榆12g。水煎服,7剂,日1剂。一周后复诊,诉出血已止3日,守上方去藕节、陈棕炭、焦栀子、生地榆,加川续断12g、桑寄生15g、当归12g、白芍12g。水煎服,14剂,日1剂。2个月后随访,月经恢复正常。

按:患者平素嗜食辛辣之品,且喜饮酒,致体质为“阳旺之躯”,肝阳亢盛,加之年逾六七,肾气衰退,经血妄行故而出现崩漏之证。热伤冲任,迫血妄行,故经血非时而下,量多如崩,或淋漓不断;血为热灼,故血色深红,质稠;邪热内炽,津液耗损,故口渴喜饮;热扰心神,故心烦少寐;邪热上扰,故头晕面赤。舌红,苔黄,脉滑数,为血热之象。方中黄芩、地骨皮、生地、阿胶清热凉血益阴;炙龟板、煅牡蛎育阴潜阳,固摄冲任;焦栀子、生地榆清热凉血止血;藕节、陈棕炭涩血止血;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清热凉血、固冲止血之效。

固本止崩汤

【来源】《傅青主女科》。

【组成】熟地(九蒸)一两,白术(土炒)一两,人参、黄芪各三钱,当归(酒洗)五钱,炮姜二钱。

【功效】健脾生血,固冲止血。

【主治】脾虚型崩漏。症见经血非时而下,量多如崩,或淋漓不断,色淡质稀,神疲体倦,气短懒言,不思饮食,四肢不温,或面浮肢肿,面色淡黄,舌淡胖,苔薄白,脉缓弱。

【方解】方中重用人参、黄芪益气摄血,白术健脾而统血,重用熟地配当归以养血滋阴,生化有形之血,俾气有所附,虚热自消。佐以炮姜入血分而温经止血。

【辨证要点】临床以经血非时而下,量多如崩,或淋漓不断,色淡质稀,神疲体倦,气短懒言,不思饮食,四肢不温,或面浮肢肿,面色淡黄,舌淡胖,苔薄白,脉缓弱为辨证要点。

【加减化裁】若出血量多,酌加阿胶、升麻;久漏不止者,酌加藕节、炒蒲黄。

【使用禁忌】血热阳亢及外感患者不宜使用。

【异病同治】本方为《傅青主女科》经典名方,亦可用于脾虚型月经量多,月经频发等妇科疾病。

【临床验案】

何某,女,45岁,已婚。初诊:2018年9月6日。13岁月经初潮,周期30日,量中等。近2年月经紊乱,20~60日一行。LMP:2018年4月26日。停经4个月后于8月26日阴道流血,开始时量多如崩,继则时多时少,以后血量渐次减少,色淡红,无瘀块,但淋漓不断。症见面色苍白,头晕目眩,心悸气短,腰膝酸软,形寒肢冷,纳呆便溏,舌淡胖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血常规:血红蛋白85g/L,血β-HCG(-)。性激素六项:FSH 22.76 mIU/mL,P 0.87pg/mL。妇科超声:子宫内膜厚度为1.2cm;子宫声像图未见明显异常。妇科检查:外阴,已婚式;阴道,畅;宫颈,光滑;子宫,后位,常大,质中,活动,无压痛;附件,未扪及明显异常。遂行诊断性刮宫并进行病理检查,病理诊断:送检子宫内膜呈增生性改变。西医诊断:异常子宫出血。中医诊断:崩漏,辨证属脾肾两虚兼气血不足。治则:健脾益气、补肾固冲止血。拟方《傅青主女科》固本止崩汤加减。人参15g,黄芪30g,白术15g,熟地15g,当归15g,炮姜15g,阿胶(烊化)10g,艾叶炭15g,桑寄生30g,女贞子15g,血余炭12g。7剂,日1剂,同时给予铁剂口服。一周后复诊,诉出血已止4日,守上方去艾叶炭、血余炭。28剂,日1剂。3个月后随访,月经恢复正常。

按:患者素体脾虚,又逢六七之年,后天无力以养先天,脾气虚陷,冲任不固,血失统摄,故经血非时而下,量多如崩,或淋漓不断;脾虚气血化源不足,故经色淡而质稀;脾虚中气不足,故神疲体倦,气短懒言;脾主四肢,脾虚则四肢失于温养,故四肢不温;脾虚中阳不振,运化失职,则不思饮食;脾失运化,水湿内停,水湿泛溢肌肤,故面浮肢肿。面色淡黄,舌淡胖,苔薄白,脉缓弱,也为脾虚之象。方中重用人参、黄芪益气摄血,白术健脾而统血,重用熟地、当归、阿胶以养血滋阴,生化有形之血,俾气有所附,虚热自消,桑寄生、女贞子固本培元,艾叶炭、血余炭、炮姜温经止血。如原文所云:“此方妙在全不去止血,而唯补血,又不只补血,而更补气,非唯补气,而更补火。盖血崩而至于黑暗昏晕,则血已尽去,仅存一线之气,以为护持,若不急补其气以生血,而先补其血而遗气,则有形之气恐不能遽生,而无形之气,必且至尽散。此所以不先补血而先补气也。然单补气则血又不易生,单补血而不补火,则血又必凝滞,而不能随气而速生。况黑姜引血归经,是补中又有收敛之妙,所以同补气补血之药并用之耳。”

上下相资汤

【来源】《石室秘录》。

【组成】熟地一两,山茱萸五钱,葳蕤五钱,人参三钱,玄参三钱,沙参五钱,当归五钱,麦冬一两,北五味二钱,牛膝五钱,车前子一钱。

【功效】滋阴养血,益气摄血。

【主治】肺肾阴虚型崩漏。

【方解】熟地、山茱萸、当归、北五味滋肾阴而填精血;人参益气摄血,葳蕤补五脏之阴,得人参之功给,乃阴阳既济之妙,玄参、沙参、麦冬养肺阴,子母相资,上下兼润,牛膝、车前子引热下行,全方共奏滋阴养血、益气摄血之效。

【辨证要点】临床以经血非时而下,出血量少或多,淋漓不断,血色鲜红,质稀,头晕耳鸣,腰酸膝软,口干,不能饮食,舌红,苔少,脉细数为辨证要点。

【加减化裁】经色紫红,质稠,脉滑数者,去牛膝、车前子,加乌贼骨、茜草根,易熟地为生地;失眠者,加夜交藤;心烦者,加牡丹皮、栀子。

【使用禁忌】阳虚及寒证不宜使用。

【异病同治】亦可用于肺肾阴虚型月经先期、月经量多及绝经前后诸证。

【临床验案】

王某,女,47岁,已婚。初诊:2019年8月6日。13岁月经初潮,周期30日,量中等。近1年月经紊乱,20~90日一行,LMP:2019年5月16日,停经3个月后于8月16日阴道流血,开始时量中等,继则时多时少,以后血量渐次减少,3日前出血猛然增多如泉涌,色鲜红,质稀,头晕耳鸣,腰酸膝软,口干,不能饮食,舌红,苔少,脉细数。血常规:血红蛋白75g/L。血β-HCG(-)。性激素六项:FSH 47.82 mIU/mL,P 0.16pg/mL。妇科超声:子宫内膜厚度为1.5cm;子宫声像图未见明显异常。妇科检查:外阴,已婚式;阴道,畅;宫颈,血染;子宫,后位,常大,质中,活动,无压痛;附件,未扪及明显异常。遂行诊断性刮宫并进行病理检查,病理诊断:送检子宫内膜呈增生性改变。西医诊断:异常子宫出血。中医诊断:崩漏,辨证属肾阴虚型。治则:滋阴养血,益气摄血。拟方《石室秘录》上下相资汤加减。生地12g,山茱萸15g,葳蕤10g,人参9g,玄参9g,沙参12g,当归12g,麦冬10g,北五味10g,牛膝12g,车前子9g,苎麻根12g,血余炭12g。7剂,水煎服,日1剂,同时给予铁剂口服。一周后复诊,诉出血已止4日,守上方去苎麻根、血余炭,28剂,日1剂。3个月后随访,月经恢复正常。

按:患者素体阴虚,现七七将至,肾精肾气进一步亏损,冲任不固,经血非时而下。本案重在辨证准确,如原文云“血崩之后,口舌燥裂,不能饮食者死。盖亡血自然无血以生精,精涸则津亦涸,必然之势也。欲使口舌之干者重润,必须使精血之竭者重生……此方补肾为君,而佐之补肺之药,子母相资,上下兼润,精生而液亦生,血生而津亦生。”子母相资,则月事得安。

当归补血汤

【来源】《内外伤辨惑论》。

【组成】黄芪30g,当归6g。

【用法】以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空腹时温服。

【功效】补气生血。

【主治】气虚型崩漏。

【方解】方中重用黄芪,其用量五倍于当归,用意有二:一是滋阴补血固里不及,阳气外亡,故重用黄芪补气而专固肌表;二是有形之血生于无形之气,故用黄芪大补脾肺之气,以资化源,使气旺血生。配以少量当归养血和营,则浮阳秘敛,阳生阴长,气旺血生。

【辨证要点】临床以经血非时而下,量多如崩,或淋漓不断,色淡质稀,神疲体倦,气短懒言,不思饮食,头晕发热,面色淡黄,舌淡,苔薄白,脉缓弱为辨证要点。

【加减化裁】若出血量多者,酌加人参、升麻、煅牡蛎、海螵蛸、血余炭;久漏不止者,酌加藕节、棕榈炭。

【使用禁忌】阴虚内热者禁用。

【异病同治】亦可用于妇女气虚型月经量多、经期发热等症。

【临床验案】

萧某,女,37岁,已婚。初诊:2019年4月16日。13岁月经初潮,周期30日,量中等。LMP:2019年3月16日。开始时量中等,继则时多时少,以后血量渐次减少,就诊前三日出血猛然增多如泉涌,色淡红,质稀,神疲体倦,气短懒言。不思饮食,头晕,自觉发热,面色淡黄,舌淡,苔薄白,脉缓弱。血常规:血红蛋白65g/L。血β-HCG(-)。性激素六项:FSH 12.82 mIU/mL,P 0.82pg/mL。妇科超声:子宫内膜厚度为1.2cm;子宫声像图未见明显异常。妇科检查:外阴,已婚式;阴道,畅;宫颈,血染;子宫,后位,常大,质中,活动,无压痛;附件,未扪及明显异常。体温:37.1℃。遂行诊断性刮宫并进行病理检查,病理诊断:送检子宫内膜呈增生性改变。西医诊断:异常子宫出血。中医诊断:崩漏,辨证为气虚型。治则:补气生血。拟方《内外伤辨惑论》当归补血汤加减。黄芪30g,当归6g,苎麻根12g,血余炭12g,海螵蛸12g,煅牡蛎30g。7剂,水煎服,日1剂,同时给予铁剂口服。一周后复诊,诉出血已止4日,守上方去苎麻根、血余炭,28剂,日1剂。3个月后随访,月经恢复正常。

按:患者素体脾气虚,脾气虚陷,冲任不固,血失统摄,故经血非时而下,量多如崩,或淋漓不断;脾虚气血化源不足,故经色淡而质稀;中气不足,故神疲体倦,气短懒言;中阳不振,运化失职,则不思饮食。面色淡黄,舌淡胖,苔薄白,脉缓弱,也为脾虚之象。本案重在辨证准确,在大量失血之后,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应当急固,有形之血生于无形之气,补气生血,故黄芪用量倍于当归(黄芪与当归用量5∶1)。黄芪大补肺脾之气,以滋生化之源,当归养血合营,共奏补气生血之功。

左归丸

【来源】《景岳全书》。

【组成】熟地八两,山药(炒)四两,枸杞子四两,山茱萸四两,川牛膝(酒洗,蒸熟)三两,菟丝子(制)四两,鹿角胶(敲碎,炒珠)四两,龟板胶(切碎,炒珠)四两。

【功效】滋肾益阴,固冲止血。

【主治】肾阴虚型崩漏。

【方解】方中重用熟地滋肾益精;枸杞子补肾益精、养肝明目;鹿龟二胶为血肉有情之品,峻补精髓,其中龟板胶偏于补阴,鹿角胶偏于补阳,在补阴之中配伍补阳药,意在“阳中求阴”;菟丝子性平补肾。以上为补肾药组。佐山茱萸养肝滋肾、涩精敛汗,山药补脾益阴、滋肾固精、川牛膝益肝肾、强腰膝、健筋骨、活血,既补肾又兼补肝脾。

【辨证要点】临床以经血非时而下,出血量少或多,淋漓不断,血色鲜红,质稠,头晕耳鸣,腰酸膝软,手足心热,颧赤唇红,舌红,苔少,脉细数为辨证要点。

【加减化裁】真阴失守,虚火上炎者,宜用纯阴至静之剂,于本方去枸杞子、鹿角胶,加女贞子三两,麦冬三两;火烁肺金,干枯多嗽者,加百合三两;如夜热骨蒸,加地骨皮三两;如小水不利、不清,加茯苓三两;如大便燥结,去菟丝子,加肉苁蓉三两;气虚者加人参三四两;如血虚微滞,加当归四两;如腰膝酸痛,加杜仲三两(盐水炒用);如脏平无火而肾气不充者,去龟板胶,加补骨脂(去心)三两,莲肉、胡桃肉各四两。

【使用禁忌】本方多阴柔滋腻之品,易滞脾碍胃,故脾虚便溏者慎用。

【异病同治】亦可用于肾阴虚型月经先期、月经量多及绝经前后诸证。

【临床验案】

方某,女,48岁,已婚。初诊:2020年7月16日。13岁月经初潮,周期30日,量中等。近1年月经紊乱,15~90日一行。LMP:2020年4月16日。停经2个月后于6月16日出现阴道流血,开始时量中等,继则时多时少,以后血量渐次减少,就诊前三日出血猛然增多如泉涌,色鲜红,质稠,头晕耳鸣,腰酸膝软,颧红,舌绛红,苔少,脉细数。血常规:血红蛋白95g/L。血β-HCG(-)。性激素六项:FSH 51.82 mIU/mL,P 0.10pg/mL。妇科超声:子宫内膜厚度为1.4cm;子宫声像图未见明显异常。妇科检查:外阴,已婚式;阴道,畅;宫颈,血染;子宫,后位,常大,质中,活动,无压痛;附件,未扪及明显异常。遂行诊断性刮宫并进行病理检查,病理诊断:送检子宫内膜呈增生性改变。西医诊断:异常子宫出血;中医诊断:崩漏,辨证属肾阴虚型。治则:滋阴养血,益气摄血。拟方《景岳全书》左归丸加减,熟地15g,山药12g,枸杞子12g,山茱萸12g,龟板胶12g,鹿角胶6g,苎麻根12g,血余炭12g,煅牡蛎30g。7剂,日1剂,同时给予铁剂口服。一周后复诊,诉出血已止2日,守上方去苎麻根、血余炭,水煎服,28剂,日1剂。3个月后随访,月经恢复正常。

按:患者素体肾阴不足,又近七七之年,肾阴不足之象愈发加重,肾阴不足,虚火内炽,热伏冲任,迫血妄行,故经血非时而下,出血量少或多,淋漓不断;阴虚内热,故血色鲜红,质稠;肾阴不足,精血衰少,不能上荣空窍,故头晕耳鸣;精亏血少,不能濡养外府,故腰腿酸软;阴虚内热,则手足心热;虚热上浮,则颧赤唇红。舌红,苔少,脉细数,也为肾阴虚之征。本案重在滋肾益阴,固冲止血。正如《何氏虚劳心传》云:“从纯补犹嫌不足,若加苓、泽渗利,未免减去补力,奏功为难,故群队补阴药中更加龟、鹿二胶,取其为血气之属,补之效捷尔。”

右归丸

【来源】《景岳全书》。

【组成】熟地八两,山药(炒)四两,山茱萸(微炒)三两,枸杞子(微炒)四两,鹿角胶(炒珠)四两,菟丝子(制)四两,杜仲(姜汤炒)四两,当归三两(便溏勿用),肉桂二两(渐可加至四两),制附子二两(渐可加至五六两)。

【功效】温肾助阳,固冲止血。

【主治】肾阳虚型崩漏。

【方解】方中以制附子、肉桂、鹿角胶为君药,温补肾阳,填精补髓。臣以熟地、枸杞子、山茱萸、山药滋阴益肾,养肝补脾。佐以菟丝子补阳益阴,固精缩尿;杜仲补益肝肾,强筋壮骨;当归养血和血,助鹿角胶以补养精血。诸药配合,共奏温补肾阳、填精止遗之功。

【辨证要点】临床以经血非时而下,出血量多,淋漓不尽,色淡质稀,腰痛如折,畏寒肢冷,小便清长,大便溏薄,面色晦暗,舌黯淡,苔薄白,脉沉弱为辨证要点。

【加减化裁】出血多者加艾叶炭、血余炭、仙鹤草;畏寒重者加补骨脂。

【使用禁忌】阴虚及热证患者不宜使用。

【异病同治】肾阳虚型痛经、闭经及绝经前后诸证亦可使用。

【临床验案】

陆某,女,48岁,已婚。初诊:2020年4月16日。13岁月经初潮,周期30日,量中等。LMP:2020年2月16日。月经量少,近两个月一直滴滴答答持续不尽,近三日出血猛然增多如泉涌,色淡质稀,腰痛如折,畏寒肢冷,小便清长,大便溏薄,面色晦暗,舌黯淡,苔薄白,脉沉弱。血常规:血红蛋白71g/L。血β-HCG(-)。性激素六项:FSH 31.67 mIU/mL,P 0.13pg/mL。妇科超声:子宫内膜厚度为1.0cm;子宫声像图未见明显异常。妇科检查:外阴,已婚式;阴道,畅;宫颈,血染;子宫,后位,常大,质中,活动,无压痛;附件,未扪及明显异常。遂行诊断性刮宫并进行病理检查,病理诊断:送检子宫内膜呈增生性改变。西医诊断:异常子宫出血。中医诊断:崩漏,辨证属肾阳虚型。治则:温肾助阳,固冲止血。拟方《景岳全书》右归丸加减:熟地15g,山药12g,枸杞子12g,山茱萸12g,杜仲12g,鹿角胶6g,肉桂3g,附子3g,艾叶炭10g,苎麻根12g,血余炭12g,煅牡蛎30g。水煎服,7剂,日1剂,同时给予铁剂口服。一周后复诊,诉出血已止2日,守上方去艾叶炭、血余炭、煅牡蛎,28剂,日1剂。3个月后随访,月经恢复正常。

按:患者素体肾阳不足,肾阳虚衰,冲任不固,血失封藏,故经乱无期,经血量多,淋漓不断;肾阳不足,经血失于温煦,故色淡质稀;肾阳虚衰,外府失荣,故腰痛如折,畏寒肢冷;膀胱失于温化,故小便清长;肾阳虚不能上温脾土,则大便溏薄。面色晦暗,舌黯淡,苔薄白,脉沉弱,也为肾阳不足之征。本案重在辨证准确,以右归丸治之,方中附子、肉桂、鹿角胶三药并用,培补肾中元阳,温里祛寒;熟地、山茱萸、枸杞子、山药滋阴益肾,养肝补脾,填精补髓;杜仲补肝肾。诸药合用,以温肾阳为主,而阴阳兼顾,肝脾肾并补。 yJcT1SzYSq/ON+5qdTbi8yzY56CRBBW8YRgw2ZrBAU9Q6wlwGGeQjKyfZew+Wsm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