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旅游学科框架体系

一、旅游学科课程体系

中国旅游高等教育始自1979年,迄今已形成专科、本科、研究生三个层次的合理结构。专业设置的门类比较齐全,近30个专业课程涉及旅游业的大部分领域,已形成自己的专业体系。专业体系涵盖基础研究、旅游管理、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景区(点)规划与建设、旅行社管理、饭店管理、会展管理、休闲与娱乐管理、烹饪与餐饮管理及旅游教育等。

这种迅速增长的状况一方面说明旅游对中国经济的重要性在增强,另一方面说明近些年来课程和学生的数量也在增长。

尽管课程和学生的数量增长很快,旅游依然只是专业课程而不是学科,然而建立旅游学科并不遥远,并且国际上相关研究刊物几乎每月新增加一种。

1985年,贾法里(Jafari)设计了一个图表,阐释了旅游课程是一门涉及多达16门不同学科的综合性课程(见图1-7)。

图1-7 旅游课程结构

尽管16门学科不能按照明显的顺序排列,但可以分成四类:①社会学、心理学和人类学,它们与旅游中的人的因素密切相关;②地理、生态、农业、公园和娱乐场所,它们与旅游的空间资源要素紧密相连;③商务、法律、营销、经济、交通和住宿,它们与旅游的商业性相关;④政治、城市和地区规划、教育,它们与旅游的管理和运作有关。尽管旅游学科的学生不必学习上述全部课程,但大部分旅游课程涵盖了上述学科的许多内容。

二、旅游学科理论框架

从全世界范围来看,旅游管理学科作为知识体系已经形成,并且相对独立。在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的旅游研究实践中,旅游知识开始出现且不断累积,截至目前已经形成了高度发达的知识体系。这些知识以“旅游”为核心,具有高度可识别性,其特殊性不断凸显。旅游学术期刊的发展是我们窥探旅游知识体系化、独立化的最好窗口。

在旅游学科发生、发展的几十年中,人们的旅游活动和旅游体验越来越多样化、复杂化、个性化,研究者对于旅游现象的范畴、形式、内容的认识也在变化,旅游研究议题所涉及的学科领域越来越多,其理论面向也越来越丰富。

学科理论的框架性整合始终是一个极其困难的问题,它不但应该反映对学科知识体系现状的认识,也需要反映对学科知识体系未来的愿景。因此,吴必虎和张骁鸣(2016)认为采取简单的体系胜过采取复杂的体系,因为体系越简单,通常越能达成共识,也越能体现出开放性、成长性。两位学者以事物本身的发生、发展、产生影响的时间顺序为基础,串联起了一种简单理论框架体系,即“发生学—本体(论)—(多元)效应”这样一个三位一体的视角,并尽量适应相应知识领域的发生、发展、成形的逻辑顺序(见图1-8)。

图1-8 旅游学科理论框架图

(资料来源:吴必虎,张骁鸣.旅游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基础[J].旅游学刊, 2016(10).)

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讨论了理解旅游的四个重要内容,首先,讲述了旅游及其相关概念;其次,考察了广义旅游的一般内容,如旅游和接待、休闲、娱乐的关系;再次,学习了旅游学的研究对象,诸如旅游产品、旅游业及旅游系统;最后,介绍了旅游学科框架体系,以及旅游课程等内容。

思考与练习

1.你认为一个完整的旅游定义至少应该包括哪几个基本要素?

2.为什么说旅游是一个系统?

案例分析

世界著名旅游院校的培养宗旨与目标

在西方各国的旅游院校教育中,以美国和瑞士的学校最负盛名,其均把培养既具备专业理论知识,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优秀行业管理人才作为目标,从而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见表1-2)。

表1-2 世界著名旅游院校培养宗旨与目标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旅游业“十一五”人才规划》整理。)

问题:

国外著名旅游院校的培养目标对我国旅游专业教育有什么启示? fIJuOEh43OfLU3KEC/J92zVmfLasnH30ryfpqHQsHc/w43akQpYJ9nOBaZKLNyc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