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四、研究思路、核心观点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思路

以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治理的实践探索和历史发展为研究对象,围绕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建立什么样的社会”以及“怎样进行社会治理”展开,紧紧扣住社会的“发展”及“探索”这两个重要特色主题,探究中国也是世界关注的一个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什么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为什么这样的社会治理能够团结人民,凝聚各种力量,让中华民族摆脱了积弱的历史,走向了伟大的复兴。

本书将从国家、市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角度,站在我国现代化建设顺利发展的高度,从宏观综合的视角,采用文献分析、理论研究和实践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以“大历史”的宏观视野,在对社会经济的变化、政治发展的逻辑、新型政治文化的形成和全球化冲击四个方面的综合考量中,全面梳理国内外有关社会治理的研究成果,探讨社会治理发展道路的历史选择,理清社会治理发展的基本脉络、内在规律和逻辑演进过程,就若干深层次的、内隐性的、间接关联性的问题,尝试做出具有新意的阐述论证,争取有较大程度的创新与突破,并试图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维角度寻求解决对策。

针对社会治理概念存在的分歧和纷争,把理论研究和社会治理的历史发展结合起来,在纵深方面,深入到两千年来的中华历史中,以宏观综合的方法,就若干深层次的、内隐性的、间接关联性的问题,挖掘社会治理发展的传统文化、制度、政治思想等本土资源。

理性分析西方国家在制度背景、政治文化、法律文化、基本国情以及面临的现实问题上与我国社会治理存在的诸多差异,然后以此为基础提供政策建议,提出一些具有前瞻性的思考和对策,以使有关政策建议建立在扎实的实践调研和理论分析基础上。

(二)核心观点

当代中国的社会治理发展史,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对社会经济变化、政治发展逻辑、新型政治文化形成和全球化冲击的综合考量下做出的历史选择,经历了一个从传统的社会管理到现代的社会治理的发展历程。

社会治理的发展围绕并服务于国家的中心任务,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发展重点,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全面深化社会治理改革,必须同我国根本政治经济制度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调动各种力量,实现社会治理能力和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

(三)研究方法

(1)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采用历史研究方法和辩证思维方法研究问题。坚持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立场,坚持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观点,坚持规范性研究与经验性实证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2)史论结合,实证研究与文献分析相结合。在广泛借鉴已有的优秀研究成果、大量收集和利用一手档案资料的基础上,坚持史论结合,论从史出,从事实出发去认识、理解和解释问题。

(3)坚持“兼收并蓄”。积极利用、吸收先进的相关科学研究方法和成果,力求将历史与现实、国内与国外、个案与通例等的多维比较、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方法和技术研究与理念创新和制度安排研究结合起来,努力实现历史学与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统计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的整合和互补,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治理体系积累智力成果和知识沉淀。

(四)创新之处

在理论上,针对社会治理的概念的分歧和纷争,把文献分析、理论研究和社会治理的历史发展结合起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理论上厘清社会治理的概念、范围、分类、功能等一系列问题。从与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角度,分析并提出社会体制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框架。

在研究内容上,对当代中国社会治理的发展演变作一宏观勾勒,在纵深方面,深入到两千年来的中华历史中,去挖掘社会治理发展的传统文化、制度、政治思想等本土资源。横向比较研究方面,理性分析西方国家在制度背景、政治文化、法律文化、基本国情以及面临的现实问题上与我国社会治理存在的诸多差异,充分考虑我国的特殊国情和政治法律文化背景,将各国制度的精华提取出来,为我们进行制度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制度借鉴。

在研究方法上,避免两种倾向:一是照搬西方的市民社会理论或“国家—社会”分析范式来研究中国的社会治理;二是一味强调中国的特殊国情。要采用文献分析、典型调查和政策分析相结合的手段,注重顶层设计和基层调研,由点到面、由具体到综合、由国外到国内、由基层基础到顶层设计,系统、全面、动态地研究当代中国社会治理的发展道路,努力实现历史学与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心理学、统计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的整合和互补,从中国社会及政治发展的整体历史规律出发,做到逻辑与历史的统一。 tpJNfYccfRhafZoXz07orXFpoV1ABo2QqznaUAbRQLP8uu3wO1t/yG+0UeULiP3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