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神经元上的受体感受到外界刺激后会发生什么呢?

一旦神经元上的受体感受到外界的刺激,神经系统的下一个任务就是将刺激信息传递到脑。自然演化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设计精巧的方案来解决这一难题。具体来说,信息在同一个神经元上才用电信号(动作电位)传导,在两个神经元之间则用化学信号(化学突触)传导

神经元的树突(分叉末梢)负责接收其他神经元传入的信息,并通过其轴突将信息传导到神经元的另一端。当信息到达轴突的远端末梢时,轴突释放出化学信号物质(自由扩散进入被称为“突触”的神经元之间的狭窄间隙中)。在突触结构中,信号传递链上的第二个神经元负责接收化学信号,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并沿着第二个神经元的轴突向远端传导,从而将化学信号传递到信号传递链上的第三个神经元的突触部位,被第三个神经元的树突所感受,如此重复进行。在电学上,神经元信息的传导通过动作电位的冲动形式来完成,其作用类似于“开/关”转换,相当于给神经元下达一个简单的指令:触发或不触发。尤其重要的是,这是一个全有或全无、是或否的“二进制”体系。

与体内其他细胞类型相类似,神经元被包裹在绝缘的生物膜中。受体或离子通道就镶嵌于这种脂质双分子层中。其中,一些离子通道是“电压门控”的,这意味着它们能被带电离子进出细胞膜的流动所激活。另一类离子通道则是“化学门控”的,这意味着它们能被细胞外的化学物质(包括神经递质等)所激活。在正常的静息状态下,神经元的细胞外带正电荷,细胞内带负电荷。这是一个很大的区别,细胞外的钠离子浓度是细胞内的10倍以上。但是,对于其他带电粒子(如钾离子等)而言,情况则完全相反:细胞内的钾离子浓度是细胞外的约20倍。

首先,当神经元接收到一个刺激信号(例如,作用在拇指上的机械压力或对酸敏感的树突接触到酸)时,细胞外的钠离子会通过电压门控钠通道涌入细胞内(现在已知有9种基因负责编码电压门控钠通道)。细胞外钠离子的突然流入会产生一种“去极化”现象,或者能逆转细胞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即出现细胞外带负电荷、细胞内带正电荷的情况。细胞会“认为”这是一种不自然的状态,并立即让细胞内的钾离子流出到细胞外来纠正这一状态。一旦这种情况发生,细胞内外电荷的平衡就又会恢复正常。

换句话说,钠通道充当电信号的分子“放大器”,将微小的电信号转换为可沿轴突长距离传导的、无衰减的动作电位的形式。细胞内外电荷的变化非常短暂,仅维持数毫秒,然后在轴突上分段地以步进的方式从上一节段传递到下一节段(也称为跳跃传导)。在许多轴突中,这些节段被髓鞘所包裹,但节段之间有微小的无髓鞘包裹的空隙(称为“节”),钠通道实际上便存在于这些“节”中。因此,当钠离子通过这些钠通道涌入细胞内时,电荷呈“跳跃式”变化着穿过空隙,并且产生足够的电荷使轴突的下一节段发生“去极化”,沿着轴突进行下一节段和再下一节段的“去极化”。用专业术语表述的话,这一现象被称为“去极化波”。值得一提的是,在没有髓鞘包裹的神经纤维中,由于电荷没有通过“节”发生跳跃式传导,所以电信号的传导速度就会比较慢。

接下来,当“去极化波”到达神经轴突的末梢时,信息传递的模式从电信号传递转变为化学信号传递。化学物质(神经递质)在轴突的末梢释放后,以自由扩散的方式作用到突触另一侧树突的相应受体上。一个神经元接着另一个神经元地进行突触传递,如此重复。但是,化学信号(神经递质)可能携带完全不同的信息(兴奋性或抑制性)。如果神经递质是所谓“兴奋性”的(如谷氨酸盐),那么所造成的结果是神经兴奋性增加,从而持续传递疼痛信号;另一方面,如果神经递质是所谓“抑制性”的,如具有抑制或镇静作用的神经递质(如γ-氨基丁酸),那么其结果就是神经兴奋性降低,从而抑制疼痛信号。

8

毫无疑问,这是非常深奥的理论知识,但是话说回来,这对我们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常识。试想一下,科学家们已经揭示了局部麻醉药是通过阻断钠通道而起镇痛作用的,如果你下次去看牙医,就会明白他们为什么给你使用局部麻醉药(如利多卡因),因为它们的镇痛效果是非常好的。局部麻醉药的镇痛原理就在于,一旦钠通道被阻断,神经元的“去极化波”就永远不会发生。因此,牙科钻头产生的疼痛信号也就不会向大脑发出,大脑自然就不会接收到疼痛信号。值得一提的是,目前研究人员正在研究阻断钠通道的新方法,其中包括使用一些来自海洋贝类的麻痹性神经毒素(它们在早期人体试验中显示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aOpcs75QgSJRUe1K1BoHQz07b6OuD+TNLShbeOt5nHFjZwGA+adUIwuwDl61nY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