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3 市域绿地系统规划

随着我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实践工作不断地深入发展,业内普遍认为,城市绿地系统建设不仅要关注城市内部的绿地,更要关注城市外围大环境地区的绿化生态建设。与之相对应,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必然包括市域和城区两个空间层次的内容。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试行)》(建城〔2002〕240号)和《城市绿地规划标准》(GB/T 51346—2019)中,都明确规定了市域绿地系统规划是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3.3.1 市域绿地的内涵与特点

1.市域绿地的内涵

目前,我国对于“市域绿地”的定义和分类,尚无相关标准及规范作出明确的解说。《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试行)》(建城〔2002〕240号)在规定市域绿地系统规划的内容时,只是明确了需要“阐明市域绿地系统规划结构布局和分类发展规划,构筑以中心城区为核心,覆盖整个市域,城乡一体化的绿地系统”,并没有对“市域绿地”的范围、定义和分类给出具体解释。

根据国家标准《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GB/T 50280—1998)的规定,“市域”指城市行政管辖的全部地域。学术界一般认为,“市域绿地”指在整个市域范围内所有自然、人工绿化的区域,包括森林、水域、湿地、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和以农业生产为主的耕地、园地、林地、果园、牧草地等。它覆盖了广大市域范围内所有非城镇建设用地,即城市行政管辖区域内“城市规划区”范围以外的全部绿地。

在《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 85—2017)中提出了“区域绿地”的概念,其定义为“位于城市建设用地之外,具有城乡生态环境及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保护、游憩健身、安全防护隔离、物种保护、园林苗木生产等功能的绿地”,包括风景游憩绿地(如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郊野公园、其他风景游憩绿地)、生态保育绿地、区域设施防护绿地、生产绿地等(不包括耕地)。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区域绿地已经突破了传统的城市用地范围,所包含的内容延伸到了整个市域范围内的各种大型绿地、湿地、林地等,且与学术界对“市域绿地”的讨论较为一致,因此可将区域绿地理解为市域绿地。这种绿地在改善城市大生态环境、维系城市生态安全格局、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作用。

2.市域绿地的特点

与城区绿地相比,市域绿地具有以下明显的特点。

1)面积大

市域绿地分布于城市建成区的外围地带,大多不纳入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就整体而言,市域绿地单块绿地的面积及绿地的总面积均比城区绿地大得多。

2)类型多

市域绿地包括森林、水域、湿地、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以及以农业生产为主的耕地、园地、林地、果园、牧草地等,类型较为复杂。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城区绿地无法与之相比。

3)生态效益突出

面积巨大的森林是城市的“肺”,大面积的湿地是自然的“肾”,市域绿地的状况对城市气候有着直接影响,是整个市域的生态支撑体系及安全屏障。

4)产业效益明显

市域绿地内可开展农业、林业、旅游业等各类生产活动,它担负着为社会提供农副产品的生产任务。通常情况下,城区绿地在产业效益上不作过多要求。

3.3.2 市域绿地的功能与规划建设意义

1.市域绿地的功能

与城区绿地相比较,市域绿地表现出特有的功能,特别是在维系城市生态安全格局、保护生物多样性及绿地生产功能的发挥等方面,具有城区绿地不可比拟的优势。具体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生态安全功能

市域绿地的主体是各类天然和人工植被,以及各类水体和湿地,它们对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固碳释氧,缓解温室效应,吸纳噪声,降尘,降解有害物质,提供野生生物栖息地和迁徙廊道,保护生物多样性,抵御洪、涝、旱、风灾及其他灾害对城市的破坏,提供城乡发展的缓冲和隔离空间,调控城市的拓展形态等,均具有极为重要的功能。

2)产业经济功能

园地、林地和草地是市域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数目巨大,产业经济功能是它们的首要功能,它们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为人类提供衣食住行所需的产品或原材料。例如,植树造林的林地可以为人类提供大量的木材和燃料。

另外,市域绿地的产业经济功能还表现在通过改善投资环境带动周边土地增值上。绿地创造的良好空间环境能带动绿地周边土地普遍升值,这种升值甚至超过了绿地植物本身所产生的经济效益。

3)游憩活动功能

随着社会的进步,回归自然、营造天人合一的人居环境已成为现代都市人追求的时尚,城市居民越来越需要多样的游憩活动及空间。

随着城市用地的日益紧张,考虑到现代人出行休闲需求以及游憩行为规律,单一的城市公园绿地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城市居民不仅仅需要日常近距离的活动场所,同时也需要较远距离的多种选择和多样体验。将市域绿地或绿地周边开辟成能为居民提供游憩类活动的绿地(如风景名胜区、郊野公园、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已经成为许多城市在进行绿地规划建设过程中,对城市游憩绿地资源的最佳补充和完善。

通过在市域范围内进行总体布局,形成从社区到城区,再延伸到近郊区的三层游憩绿地布局模式,构建多元化及多层次的游憩绿地格局,可为城乡居民提供内容多样、功能齐全、生态良好、环境优美的绿地,满足城乡居民在绿地中游览、休闲、运动、娱乐、保健、学习的需要,形成多元景观特色以适应居民不同的游憩活动要求。

2.市域绿地的规划建设意义

市域绿地的规划建设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维系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合理的生态网络

做好市域绿地系统的规划建设,有利于维系区域内在长期历史岁月中形成的地貌骨架和山水格局,构建安全稳定的生态网络,促进城乡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的有机协调。

2)优化城乡空间结构,塑造合理的发展形态

市域绿地的规划与建设,可以有效地阻隔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的城市无序扩展、恶性蔓延和环境的不断退化。通过大型绿地的合理布局,可逐步引导城乡空间形态向合理化方向转变,促进城市的集约发展。

3)提升区域环境质量,实现城乡的可持续发展

市域绿地是区域性基础设施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做好市域绿地系统的规划建设,有利于形成一个分布合理、相互联系、永久保持的绿色开敞空间系统,有利于提升区域环境质量,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和城乡的可持续发展。

4)利于实施区域管控,落实强制性内容

在市域绿地系统的规划与建设中,“绿线”的严格控制和保护,有利于将规划管理的重点从项目引向区域空间管制工作的落实;从而把城市规划管理的范围从“狭小”的城市延伸到周边“巨大”的市域,突出地体现了规划的宏观调控作用。

3.3.3 市域绿地系统规划的主要内容

根据《城市绿地规划标准》(GB/T 51346—2019),市域绿地系统规划的主要内容如下。

①明确市域绿地系统的规划原则与目标。

②确定市域绿地系统布局。

③构建兼有生态保育、风景游憩和安全防护功能的市域绿色生态网络。

④明确市域绿色生态空间管控措施。

⑤提出重要区域绿地规划指引,以及下一级行政单元的绿地系统规划重点。

3.3.4 市域绿地系统的规划原则与规划目标

1.市域绿地系统的规划原则

根据市域环境和用地的实际状况,为实现上述规划目标,改善城乡环境,实现城乡可持续发展,市域绿地系统规划应突出以下基本原则。

1)生态优先原则

市域绿地不同于城区绿地,其规划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在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对区域环境的整体调控、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等方面给予足够重视。

2)公平合理原则

城市以外广大的市域面临着多层面、多系统、多渠道的利益平衡问题,且问题错综复杂,其绿地系统的规划必须兼顾社会、经济和环境的整体效益,必须公平地满足城乡之间的发展需求。

3)城乡一体原则

城乡同属一个大循环系统,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农村的支撑,“三农”问题的解决依赖于城市的发展。因此,市域绿地系统的规划应改变只重视城市发展的传统观念,应重视城乡整体功能的完善和协调,确保二者平衡发展。

2.市域绿地系统的规划目标

市域绿地系统规划的总体目标是通过主导市域空间结构的构建,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理想境界。从宏观上说,市域绿地系统的规划目标大致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修复废弃退化土地

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修复退化和被破坏的自然环境,实现城乡良性循环,促进人类聚居环境和自然的共生,保障、促进、引导城乡可持续发展。

2)构建绿地网络体系,优化城镇空间结构

通过市域绿地系统规划,达到在市域范围内形成统一的绿地生态网络系统,并以此来优化和引导城镇空间形态的有序拓展,防止(特)大城市建成区的无序蔓延,阻止相邻的城镇连成一片。

3)创造宜人城乡环境,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利用乡村的环境优势,构建与城市建设体系相平衡的自然生态体系,改善城市环境,为市民提供高质量的文化休闲场所,为城市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通过市域绿地系统规划,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绿色产业,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把绿化和农民致富结合起来。

3.3.5 市域绿地系统的布局

市域范围内存在的不确定因素太多,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自然环境状况千差万别,市域绿地系统布局不可能也不应该有固定或现成的模式,具体布局应该视市域内的各种实际情况而定。

一般而言,市域绿地系统布局应该突出系统性、完整性与连续性,同时重点考虑:构建市域风景游憩体系应科学保护、合理利用自然与人文景观资源,构建绿地游憩网络;构建市域生态保育系统体系应尊重自然地理特征和生态本底,构建“基质—斑块—廊道”的绿地生态网络;构建城市安全防护体系应该统筹城镇外围和城镇间绿化隔离地区、区域通风廊道和区域设施防护绿地,建立城乡一体的绿地防护网络。

1.影响布局的因素

夏祖华等(1997)认为,市域绿化系统的多元特征、动态特征及它同城市的交织特征,决定着它的结构布局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它涉及社会、经济、技术、地理、生态、人文等各个领域。在很大程度上与该城市的自然地理、城市形态、用地结构、经济结构等有关,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所以,研究影响布局的生态因子,是市域绿地科学布局的前提。

根据刘纯青(2008)的研究,有关市域绿地系统规划布局的影响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自然人文资源

自然环境因素是影响市域绿地结构布局的基础条件,它制约着城市的性质和规模,决定着城市的发展方向、形态、结构和功能,也孕育和塑造了城市的特色和魅力。每一个地区、每一座城市都存在着与周边地域不同的历史文化和人文精神,这是人们精神文化生活长期积淀的结果,是一个地方宝贵的精神财富。在高度发达的信息时代,保存地方文化特色显得弥足珍贵。因此,市域绿地系统规划要尊重并顺应城乡自然与人文的原有格局,分析影响格局的多种因素,或疏或导、或扬或弃,优化组合。

2)城市空间结构

城市空间结构指城市各功能区的地理位置及其分布特征的组合关系,它是城市功能组织在空间地域上的投影,也是千百年来各种城市活动作用力下物质环境演变的表现,是市域绿地系统规划必须尊重的基本要素。

市域绿地系统布局模式在诸多方面影响着城市形态的发展。因此规划前首先要考虑市域特有的地理环境、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城市自然风貌等,体现地区特色。同时,市域绿地系统的结构布局又受现有城市空间结构的制约,故而结构布局模式应符合城市空间布局形态。

3)城市发展方向

市域绿地系统规划的主要功能就是主导市域的空间结构,实现市域层面的有机空间组织优化布局,这种布局应该与城市发展战略方向保持一致。规划时应从宏观层面明确城市发展战略对市域绿地的定位和需求,绿地系统规划应如何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进而推动城市的环境建设,使城市发展与绿地规划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总之,绿地系统布局只有同时充分考虑与自然人文资源、城市发展方向和城市空间结构的有机融合,以绿地系统布局来引导城市规划与城市布局,将绿色空间作为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纳入规划体系,贯彻绿地系统主导城市空间布局的思想,才能真正体现城市的特色,引导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市域绿地系统规划的布局方法

刘纯青(2008)认为,市域绿地的布局可以根据某一主导因素来进行分类和总结,具体方法如下。

1)以自然空间为主导的布局方法

(1)概述

该布局方法以规划区的山、水、林、田、湖、草、海等限定的自然空间特征为主要依据,划定绿地范围,利用绿色廊道等规划手段将它们联系起来,成为绿色网络体系。

(2)实例

以《广州市绿地系统规划(2020—2035)》的布局为例,该规划从大市域出发,依托山、水、林、田、湖、海资源本底,整合优化自然保护地体系,保护南亚热带地区生物种质资源,充分保护和建设修复生态空间,建设“森林环城、绿廊织城、公园满城”的美丽绿色生态空间,构筑以自然资源集中分布区域为生态源地、以重要自然公园为生态节点、以生态廊道网络为纽带的“九片、六核、八廊”的市域绿色生态空间网络,共同构成多层次、多功能的复合型网络式生态廊道体系(见图3-1)。

图3-1 广州市市域绿地系统规划图

(3)特点

该布局方法能最大限度地与城市自然生态特征相协调,能以较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绿地综合效益,规划区的原有自然格局能得到较好的保护,适用于自然生态特征明显的城市。

2)以绿地功能为主导的布局方法

(1)概述

该布局方法以绿地的功能为依据,根据各类绿化要素在生态、景观、游憩、经济等方面的不同作用,有机组合、科学匹配,充分发挥不同功能类型绿地的合力,形成绿地系统的最佳结构。张晓佳(2006)根据不同类型绿地的功能差异,分别探讨了控制建设绿地、游憩活动绿地、生态保护绿地三种类型绿地的布局方式。控制建设绿地主要采用楔形控建绿地的形式,以形成引导城市发展的空间走向;游憩活动绿地的规模,根据距离城区的远近采用近小远大的布局模式,重点强调其相对城市的均匀分布,为居民提供就近的游憩活动空间;生态保护绿地的布局重点在于挖掘规划区内自然资源及可形成规模的线性空间,形成网络化结构。三者组合最终形成了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绿地系统的结构(见图3-2)。

图3-2 城市规划区绿地系统结构模式图

(2)实例

深圳的绿地系统布局就是采用的该布局方法。规划布局突破了传统绿地系统规划中的“点、线、面”布局方式,在市域和城区两个层面上,从绿地的生态性、景观性和人文性三大功能入手,将城市绿地系统分解为生态型绿地子系统、游憩型绿地子系统、人文型绿地子系统三大部分,构筑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市域绿地系统结构。其中,生态型绿地子系统由“区域绿地—生态廊道体系—城市绿化空间”所组成,游憩型绿地子系统由“郊野公园—城市公园—社区公园”等组成的公园体系为主,而人文型绿地子系统则由表现地区文化特色的人文景点、风景名胜、历史遗迹等组成。

(3)特点

该布局方法最大的特点是能促进绿化与土地使用在功能上的联系,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景观的最佳布局方式。

3)以城市发展模式为主导的布局方法

(1)概述

该布局方法是以城市发展形成的基本形态作为市域绿地系统结构布局的主要依据,在充分尊重城市基本格局的某些关键要素的组成及重大城市设施的空间分布形式的前提下,决定市域绿地系统的结构布局。

(2)实例

最有代表性的实例是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的手指状城市结构布局(见图3-3)。由于该市早在郊区实行了铁路电气化,为城市发展走廊的伸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城市由中心沿铁路交通线路向外进行轴向开拓,犹如五根“手指”由中心区向外延伸,形成手掌形城市布局。由于在轴间留有大片开放空间,于是绿地系统规划注重在“手指”与“手指间”楔入绿地及农田等绿色基础设施,形成指状绿地布局形态。

图3-3 哥本哈根城市手掌形布局

(3)特点

该布局方法能较好地顺应城市协调发展的需求,建设适应并促进城市发展的绿地系统,保证城市经济、社会的高效发展。这种布局方法适用于城市空间结构明显、城市建筑颇具特色的城市。该方法的运用应处理好城市发展与自然山水格局之间的关系。

4)以景观生态学为主导的布局方法

(1)概述

该布局方法强调景观生态学的运用,通过对绿地景观要素的组成及其功能的详细分析,形成“斑块—廊道—基质”的系统建设,构建绿色网络体系。

(2)特点

该布局方法充分遵循景观生态学的相关原理,对各景观要素进行分类,进行优化配比与构建,使城市绿地体系在空间布局上呈现均匀分布态势,形成完善的绿地服务体系,能较好地发挥各景观要素的生态效益。

3.3.6 市域绿地的分类规划

根据《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 85—2017),区域绿地(EG)包括风景游憩绿地(如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郊野公园、其他风景游憩绿地等)、生态保育绿地、区域设施防护绿地、生产绿地等(不包括耕地),并规定城镇开发边界内规划人均区域绿地的面积不小于20m 2 。上述类型绿地的规划要求如下。

1.风景游憩绿地(EG 1

构建风景游憩绿地体系是市域绿地系统规划的重要内容,依托各类自然和人文资源发展建设多元类型的郊野游憩空间,并通过绿道、绿廊整合联络。

市域风景游憩绿地体系的规划应整合风景名胜区、郊野公园、森林公园、湿地公园、野生动植物园等绿色空间,结合城镇和交通网络布局,提出风景旅游布局结构策略,优化区域绿道、绿廊及游憩网络体系。

风景游憩绿地选址应优先选择自然景观环境良好、历史人文资源丰富、适宜开展自然体验和休闲游憩活动,并与城区之间具有良好交通条件的区域。风景游憩绿地规划应遵循保护优先、合理利用的原则,协调与城镇发展建设的关系。

在规划指标方面,市域人均风景游憩绿地面积不应小于20m 2 ,其中城镇开发边界内不应小于10m 2

1)风景名胜区

风景名胜区选址和边界的确定应有利于风景名胜资源及其环境的完整性,便于保护管理和游憩利用。

2)森林公园

森林公园选址应有利于保护森林资源的自然状态和完整性,单个森林公园的规划面积不宜小于50 hm 2

3)湿地公园

湿地公园选址应有利于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湿地生物的多样性和湿地资源的稳定性,有稳定的水源补给保证,应充分利用自然、半自然水域,可与城市污水、雨水处理设施相结合。单个城市湿地公园的规划面积宜大于50hm 2 ,其中湿地系统面积不宜小于公园面积的50%。城市湿地公园规划应以湿地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为首要任务,兼顾科学、教育和游憩等综合功能。

4)郊野公园

郊野公园应选址于城区近郊公共交通条件便利的区域,并有利于保护和利用自然山水地貌,维护生物多样性。单个郊野公园的规划面积宜大于50hm 2 ;应规划配备必要的休闲游憩和户外科普教育设施,不得安排大规模的设施建设。

5)绿道体系

绿道体系规划应以自然要素为基础,串联风景名胜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旅游度假区、农业观光区、特色乡村等城乡休闲游憩空间,构建兼顾生态保育功能和风景游憩功能的城乡绿色廊道体系。

2.生态保育绿地(EG 2

生态保育绿地是市域中承担生态保育功能的核心区域,包含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区、生态公益林、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生态修复绿地、特有和珍稀生物物种栖息地等各类需要保护培育生态功能的区域。其规划应遵循以下规定。

①严格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维护生物多样性。

②不得缩小已有保护地的规模和范围。

③不得降低已有保护地的生态质量和生态效益。

④培育和修复生态脆弱区、生态退化区的生态功能。

3.区域设施防护绿地(EG 3

城区外的铁路和公路两侧应设置区域设施防护绿地,宽度不应小于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对外交通规划》(GB 50925—2013)规定的隔离带宽度,具体控制指标如下。

1)铁路

高速铁路两侧隔离带控制宽度从外侧轨道中心线向外不应小于50m,普通铁路干线两侧隔离带控制宽度从外侧轨道中心线向外不应小于20m,其他线路两侧隔离带控制宽度从外侧轨道中心线向外不应小于15m。

2)公路

公路两侧隔离带规划控制宽度根据城市规划、公路等级、车道数量、环境保护要求和建设用地条件合理确定。城镇建成区外公路红线宽度和两侧隔离带规划控制宽度应符合表3-7的要求。

表3-7 城镇建成区外公路红线宽度和两侧隔离带规划控制宽度

城外的公用设施外围、公用设施廊道沿线宜参照相关防护距离的要求,规划布置区域设施防护绿地。

4.生产绿地(EG 4

1)确定规划指标

近年来,生产绿地的发展呈现出市场化和郊区化的发展趋势。为了满足城市绿化对苗木的需求,政府相关部门需要从宏观层面在市域范围内对生产绿地进行统筹安排,积极引导生产绿地的良性发展,并根据城市绿化的用苗量合理配置苗木花草的生产、培育,以及引种、驯化试验的各类苗圃、花圃、草圃,优先保障城市园林绿化专用永久性苗圃。

在指标方面,要求生产绿地总面积不宜低于规划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的2%。生产绿地可以在建设用地范围之内布局,也可在建设用地范围之外布局。

2)明确选址要求

①生产绿地要求邻近苗木用地,交通方便,有足够的劳动力资源和电力供应,特别是要有良好的自然环境条件。

②圃地应当具有地势平坦、土壤疏松、排灌方便等特点。土壤以土层深厚的砂壤土、壤土或黏壤土为宜,PH以6~7.2为好。圃地要有充足的水源,排水良好。

③苗圃选址应避开风口、水淹及霜害严重的地方,病虫害蔓延之地更不宜。

④苗圃区划以能保证苗木质量、便于经营管理和操作为原则。

3)拟定发展计划

①拟定苗圃用地指标及分期建设指标。

②确定苗圃的规模和发展特色。

③规划苗木的数量、质量和种类(包括新品种的培育、引种、驯化等工作计划)。

④苗圃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渠道。

⑤苗圃建设项目的可行性分析。

⑥苗圃与科研、旅游产业等结合的发展设想。

3.3.7 市域绿地的规划实践

在我国许多城市的绿地系统规划中,均进行了市域绿地系统规划的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将上海、深圳两个城市的市域绿地系统规划简述如下。

1.上海市

为了满足上海市作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发展需求,上海市在2002年组织编制了《上海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2—2020)》。该规划中有关市域绿地系统规划的内容如下。

1)规划特点

①将市域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规划,而中心城和非城市化地区仅仅是整体中的一部分。

②根据绿化生态效应最优与城市主要风向频率的关系,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采取点状、环状、网状、楔状、放射状、带状相结合的布局形态,形成“主体”“网络”与“核心”相互作用的市域绿化大循环。

③按各类绿地的功能进行布局,包括生态保护功能、美化功能、观赏功能、教育功能、服务功能、生产功能等。

2)规划原则

①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强调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创建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

②体现大都市圈发展的思想,规划城乡一体的绿化体系。

③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提高居住环境质量和绿化水平,满足市民生活需求。

3)规划目标

根据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按照人与自然和谐的原则,规划上海城乡一体、各种绿地衔接合理、生态功能完善稳定的市域绿地系统。

4)市域绿地总体布局

城市化地区以各级公园绿地为核心,郊区以大型生态林地为主体,以沿“江、河、湖、海、路、岛、城”的绿地为网络,形成“主体”“网络”与“核心”相互作用的市域绿地大循环。市域绿地总体布局为“环、楔、廊、园、林”,使城在林中,人在绿中,为建设“林中上海、绿色上海”奠定基础(见图3-4、图3-5)。

图3-4 上海市绿地系统规划总图

图3-5 上海城市森林规划总图

①“环”——环形绿化:指市域范围内呈环状布置的城市功能性绿带,包括中心城环城绿带和郊区环线绿带,总面积约为242km 2

②“楔”——楔形绿地:指中心城外围向市中心楔形布置的绿地,共有8块,分别为桃浦、吴中路、三岔港、东沟、张家浜、北蔡、三林塘地区等,控制用地面积约为69.22km 2

③“廊”——防护绿廊:为沿城市道路、河道、高压线、铁路线、轨道线及重要市政管线等布置的防护绿廊,总面积约为320km 2

④“园”——公园绿地:指以公园绿地为主的集中绿地。它包括三部分,一是中心城公园绿地,二是近郊公园,三是郊区城镇公园绿地和环镇绿地,总面积约为221km 2

⑤“林”——大型林地:指非城市化地区对生态环境、城市景观、生物多样性保护有直接影响的大型片林生态保护区、旅游风景区及大型林带等,总面积约为671.1km 2

2.深圳市

为了适应深圳市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需求,深圳市组织编制了《深圳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4—2020)》。规划中有关市域绿地系统规划的内容如下。

1)市域环境存在的问题

①自然绿地的破碎度增加:伴随城市扩张、村镇建设、土地开发、高速公路的建设,城市迅速扩张,大型绿地被强制切割。

②生态通道联系的通达性降低:随着自然绿地破碎度的增加,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联系通道往往被割断破坏,如高速公路将自然栖息地一分为二,使得自然生态环境中断,生物多样性资源受损。

③区域性水土流失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善:截至2001年2月底,深圳全市已推未建土地总量为181.5km 2 ,接近全市建成区面积的40%,其中特区内有41km 2 ,特区外有140.5km 2 。大量的已推未建地造成了水土流失。

2)指导思想和原则

①保护城市生态安全的绿色屏障,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②形成控制城市发展的绿色界限,阻止大规模建成区的无限制蔓延,以及相邻的几个城镇连成一片。

③构筑连续绿地生态系统,提高生物多样性。

④为市民提供室外运动和康乐的场所与机会。

3)市域绿地总体布局:构筑连续绿地生态系统

规划以“斑块—廊道—基质”分析模式来建立和组织绿地系统的总体构架,即规划符合生态要求的绿色廊道,维持和提高建成区内各个公园及街头绿地等“孤立绿地”(自然残留斑块),以及作为生物主要栖息繁殖地的自然山地、大型植被、水系之间的联系,构筑“大型生物自然栖息地—大型生态绿廊—城市复合廊道—城市绿化用地”的市域绿地系统四级系统形态,形成多功能、共生型的生态绿地网络系统(见图3-6)。

图3-6 深圳市市域绿地系统规划总图

①大型区域绿地(大型生物自然栖息地)规划。城市绿带主要由自然山体、大面积水域和农地(园地)构成,是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主体骨架,属于城市生态系统中的最高层次。依据自然山体、大型水体、成片农业区的空间走向、分隔状况及类型的不同,在全市布局8个绿地。由西到东分别为:公明—光明—观澜大型区域绿地、凤凰山—羊台山—长岭皮大型区域绿地、塘朗山—梅林—银湖大型区域绿地、平湖东大型区域绿地、清林径水库—坪地东大型区域绿地、梧桐山大型区域绿地、三洲田—坝光大型区域绿地、西冲—大亚湾大型区域绿地(见图3-7)。

图3-7 深圳市市域绿地系统规划——森林公园、郊野公园控制图

②大型生态绿廊(生物通道和城市大型通风走廊)规划。为了保持绿地系统的整体连续性,规划建设18条大型生态绿廊和生物通道,包括:光明—松岗绿廊、公明—松岗绿廊、松岗—沙井绿廊、福永绿廊、西乡—新安绿廊、新安—南山绿廊、大沙河绿廊、竹子林绿化带、福田中心区绿廊、石岩—坂田北绿廊、观澜—公明绿廊、平湖—布吉绿廊、罗湖—布吉绿廊、平湖—横岗—龙岗绿廊、坪地—龙岗绿廊、坪山—龙岗绿廊、坪山—坑梓绿廊、大鹏—南澳绿廊。这些廊道宽度一般控制在1km以上,这些生态廊道与8块大型区域绿地一起,共同构成了深圳的绿色生态屏障主体(见图3-8)。

图3-8 深圳市市域绿地系统规划——大型生态廊道范围控制图

③城市复合绿廊规划。包括建设全市穿越自然植被区和具有生态意义的地区道路廊道、城市密集区空气通道的道路绿廊、全市河流水系绿色廊道。 RDX3ekzxZdrKBwh0DJCsOTA8x8JW9kr0w9mj35fdke70ZZM+R/girKDxrZA3o46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